分享

人人都笑话小丑,其实人人都是小丑。

 北堂陌人 2021-12-19

 BEIMO

  BEIMO 

 BEIMO 

 BEIMO 

东狐

我不是来自地狱而是人间

人人都笑话小丑

其实人人都是小丑。

如果说起DC宇宙最疯狂最极端的反派,我们的脑海里最先浮现的,一定是小丑的面容。

小丑因为极高的犯罪智商,以及最纯粹的反人类的犯罪动机被无数观众紧紧牢记。

但我们今天说起的小丑,不是《黑暗骑士》中的极端分子,而是《小丑》中爆发的底层恶魔。

有人说,如果《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代表了极度的疯狂,那么《小丑》中杰昆扮演的小丑则代表了极度的压抑。

《小丑》极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地让我们看着主角亚瑟被推入深渊的过程,以至于当疯狂的小丑降世时,我们竟无法把控对他的情感,是厌恶、怜悯还是说大快人心。

我已久经现实之苦

《小丑》可以被称为史诗级别的电影,因为它拥有和所有史诗级电影相同的特征:耐心的,有条不紊的,完整的叙事。

小丑并非一开始就是十恶不赦的小丑。故事的开始,小丑仅仅是只是一位靠卖笑为生的街头小丑,是以出卖廉价劳动力还不停被压榨的哥谭市的底层平民。

亚瑟不仅出生底层,还拥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总是会不合时宜的大笑,所以笑哈哈的老板会称他为怪胎。

也正是那不合时宜的大笑,将亚瑟置于一次次困境之中。

亚瑟首先是受到街头混混的欺负,又在公交车逗乐小孩时遭受孩子母亲的嘲讽,并遭受老板不分青红皂白的克扣工资。

如果打开电影的弹幕,我们会看到很多类似的评论——我们内心也住着一个小丑。

因为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与小丑类似的苦难,比如在学校被霸凌,比如帮人捡起红包反倒被误认为是小偷,又比如几乎所有刚出社会的年轻人都遇到过的克扣工资的事情。

我们都可能是小丑,我们只是没有爆发。当亚瑟拥有了武器(来自同事的赠予,或是说利用),也就加速了他坠入深渊的进程。

当亚瑟被辞退时得知受到了同事的出卖,亚瑟几乎心如纸灰。正是当晚,他在受到欺凌时,被迫杀死了三个华尔街的精英。小丑已初现原型。

我们会发现,许多观众并不会像厌恶现实中杀人犯那般去厌恶亚瑟,反倒从这一画面获得片刻的释放。

并非说观众都是恶毒的害人主义者,而是说,大部门观众可以真正沉浸在亚瑟前面经历之中,也遇到过如同亚瑟此刻一般的困境。

是亚瑟代替他们完成了一场挣脱困境的幻想——用一种极端疯狂的方式。

但我们知道使亚瑟真正沉沦的不是肉体上的磨难,而是亲情和理想的双重破灭。有句话十分经典:想要催毁一个人,就毁掉他最重要的东西。

当亚瑟被莫里嘲笑时,电影使用了一种剧作的程序,我们可以称它为灵魂的黑暗,让亚瑟以及观影的观众们的心落入了谷底。

这样的亚瑟,再次受到来自亲情真相的摧残——不仅大名鼎鼎的韦恩不是他的亲生父亲,母亲也不是生母,同时还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因为母亲对前男友的放任,导致亚瑟留下了影响终生的精神疾病。

亚瑟在杀死莫里之前,曾说过他已一无所有。他本该自由地死去,而莫里的态度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让小丑得以降临人间。

但是面对这种十恶不赦的坏蛋,我们又很难站在他的对立面,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同样经历小丑一般的苦难之后,自己仍能心存善念。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我曾向往理想之都

亚瑟虽然久经苦难,现实生活中也从未快乐过,但他的心灵深处仍然有一片净土,一片浪漫的栖息地。

当然这块净土,这片栖息地人人都会有——因为它是一个人臆想的世界,人人都会有臆想。

也许有人会认为亚瑟的全部臆想镜头全被删除丝毫不会影响电影的剧情和主旨。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一点,优秀电影的每一个镜头的存在都必有所依据。

亚瑟臆想对于观众的意义有二:避免全程的压抑,保留适当的观影体验;了解亚瑟的真正期待,制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更饱满地呈现亚瑟所受之苦。

亚瑟的每一个幻想镜头都能看到灿烂的笑脸,东狐第一次观看《小丑》时,甚至有几次真的误以为亚瑟已经时来运转。

东狐心里的满足感来自于共情:连亚瑟都能时来运转,那么意味着我不那么完美的生活,某天也会时来运转。

到了影片的末尾,我们知道这一切美好皆为虚幻:亚瑟从来没有过一个异性的陪伴,没有过一个人认同他的看法,没有成功的脱口秀表演,更没有得到过自己偶像的认可。

渴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冰冷的。《小丑》并非“虚构”,它讲的是每一个人的故事,讲我们人生那部分求而不得之苦。

有一个男孩,小时候就迷恋武侠小说,有一个武侠梦。于是立志以后要写武侠小说,做梦都梦见过有人在讨论他和古龙谁更强。

但梦醒后,是被他的父亲撕毁所有的武侠小说,并被命令永远不要再碰这些糟糕的东西。那个可怜的小男孩,其实就是我自己。

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小女孩,听着我给她讲的上学的故事,立志一定要好好上学,准备交好多的朋友。听着我给她讲的外面城市,她也嚷嚷着要去大城市生活。

但是因为患上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无缘前往学校,甚至后续已经接近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的她,每天望向前方一片狭小的空间,小脑袋里究竟会想些什么呢。

我们虽然爱看《小丑》,也和小丑相似,但并不表示我们应该支持小丑。

这里收集到许多反对小丑的声音:地铁里的三个年轻人的确该受到惩罚,但罪不至死;他的小丑同事仅仅只是一个趋利避害的骗子,更不该死;莫里不该死,因为他所谓的“嘲弄”只不过是职业需求,并非出于恶意,除了心态不正的亚瑟,其他人眼里的莫里彬彬有礼。

这群人最清醒。这部电影为了提醒我们看完后变成下一个小丑,而是让我们看完后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就好像我们去看太宰治并不是为了消沉和自杀,而是为了透过太宰治与世界和解。

我想起《洛奇》的一段台词:你必须乐意承受挨打,而不是没能实现目标时,却指着别人说,是他或她的原因。懦夫才会那么做,你远比那个出色。

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如何去压制内心深处的小丑,主动去掌控能掌控的部分,我们能够继续做得更好。

比如,现在已不再受约束的我依旧有机会去写写武侠小说;而那位不能上学的小妹妹,依旧可以通过观察生活找到乐趣。

舞蹈和光影

CELL 1
PHOTO REEL 1A
































CELL 1

看小丑除了剧情,最不得不提的就是主角的舞蹈和导演对光线的运用。

亚瑟在整部剧中一共有五场重要的舞蹈,我们从中看到亚瑟向小丑的变迁。

第一场舞:影片的开端,亚瑟工作时的跳舞,那时候的舞蹈伴随着的仍是欢快的旋律,动作也显得朝气蓬勃。

第二场舞:亚瑟被街头混混欺负过后,又被老板克扣了工资,这是亚瑟带着刚拿到手的手枪起舞,伴随着自言自语的舞蹈,放不开手脚,既拘谨又病态,最终在一声意外的枪声中收尾。

第三场舞:亚瑟在地铁里杀死三位“精英”之后,躲在一间公共厕所里缓缓起舞,这场舞慢得很优雅。既像是在舒缓杀人后的不适,又像是在迎接新的人生。

第四场舞:前往莫里节目的路上,好像回到了开场时的欢快氛围,但当亚瑟跳起那段像是狂欢一般的舞蹈时,我们知道这是亚瑟最快乐的时光。此刻他已一无所有了,也不必再担心会失去什么了。

最后一场舞:当小丑从昏迷中醒来,看到了无数小丑在破坏城市和秩序,他为了迎接这一盛世,禁不住庆祝地舞动起来。

每一场舞都契合那个阶段的亚瑟的心境,而这一段段舞则是在提醒我们,小丑不是来自深渊,而是从人间一步步被推入了深渊。

我们再看看各个场合下的用光:受压迫后的亚瑟,幻想中的亚瑟,做出重大决定后的亚瑟。

受压迫后的亚瑟面对的光线永远是较为昏暗的冷色调或者是无法露出整个面部的侧光;幻想中的亚瑟,永远不缺的就是铺满整个面部的柔光。

做出重大决定时的亚瑟,比如被辞退后踹开公司楼道门时的亚瑟,为准备前往莫里节目而精心化妆时的亚瑟,面对的都是灿烂耀眼的阳光,甚至这片光有些过度耀眼。

这些光线帮助观众有效接收信息,让观众能清醒意识到现在处于什么时刻。对于电影学习者或是工作者来说,《小丑》更是一个值得反复拉片研究的光影教材。

愿你所念皆星河

ALL MY LOVERS

作者简介|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