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花雅集】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内含折扣预告)

 860277 2021-12-20

图片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三期《史记》,“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千年时空,见证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用一生成就“史家之绝唱”。

图片

节目呈现出《史记》中约三千年的“英雄群像”,也让观众更加懂得我们读史的原因——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民族的根与魂。

图片
“炎黄子孙”源自《史记》

通过《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很多观众了解到“炎黄子孙”的说法也源自《史记》。

《史记》首篇《五帝本纪》,把中华民族的源头追溯到黄帝,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生平,以及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为中国上古五帝之首,其他四帝颛顼、帝喾、尧、舜,一直到夏、商、周等帝王,都相传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后世的帝王也多声称他们是黄帝的后裔。中国几乎所有的姓氏都将自己的远祖追溯到炎帝、黄帝或他们的臣子。

甚至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周边地区的人们,也有声称自己是黄帝后裔、炎黄子孙。

图片

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创者,史书上有很多记载。相传,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以怡民情,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人们感谢炎帝的恩德,尊称他为神农。

黄帝不仅有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且他还有许多发明创造,贡献极大。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撰写医书。正是由于黄帝及其部下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恩泽后世,所以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和黄帝并列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为中华民族告别蒙昧、开启文明奠定了基础。中华儿女为了世世代代纪念他们,就自称是“炎黄子孙”。

图片

与炎黄有关的两次战争

谈到炎黄联盟,就绕不开炎帝、黄帝及蚩尤“三巨头”之间的两次战争——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

正是这两次战争,促进了各部落的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基础。

01
阪泉之战

阪泉之战,是一场距今4000多年历史的上古之战。

武力强大的黄帝部落用暴力征服不顺从者,根据“以力为雄”的原则,成为享有很高威望的强大部落,很多比较弱小的部落纷纷前来投靠,以求得保护。

与此同时,炎帝部落也在四方征讨,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也想占有雄者的地位。为此,两强相争,黄帝、炎帝间发生了阪泉之战。

据史书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经过三场激烈的战斗,黄帝部落终于获胜。

图片

黄帝战胜炎帝后,并没有对炎帝不利。黄帝因为欣赏炎帝的医药之术和农耕技术,与炎帝协手创建了中华文明。炎帝和黄帝之间,从原本的相斗相杀,变为互让互尊、共和共荣。

自此,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的雏形——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后人也因此自称“炎黄子孙”。

02
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以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蚩尤,率部在向西发展中与华夏族发生冲突。炎帝抵挡不住蚩尤的进攻,一路向北溃败,一直退到了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炎帝被迫向黄帝求救。于是炎黄联手共同抵抗蚩尤。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在初战阶段,黄帝族处境不利,曾经九战而九败。

不久,天气放晴,黄帝又重新组织力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终于一举将其击败,并在冀州之野擒杀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

图片

蚩尤战败,九黎氏族部落也分崩离析。大部分人融入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族的祖先来源,他们也是当今汉族的先民。

涿鹿之战后,黄帝率领部众进入到九黎地区,继续收服蚩尤的残余势力,继而占领了整个地区。至此,整个中原和华夏族才真正完成了统一大业,奠定了后世中华的基础。

了解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正是在数千年来不断融合、吸收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这也赋予了中国人多元包容、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基因。

图片
图片

时至今日,每到清明节,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会到黄帝陵、炎帝陵祭拜祖先。“炎黄子孙”不仅成为世界各地华人引以为豪的称谓,还蕴涵着凝聚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