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阴脾经 | 气血生化之源出问题了,会有什么表现?

 为什么73 2021-12-20

上海熙和堂中医门诊部 2021-12-20 07:53

图片

《黄帝内经》对于人能长久保持健康的质量有这样的描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人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的运作和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一个生生不息和环环相扣的闭环,当中也有来自先天父精母血的继承,还有后天的水谷精微,才能循环相生,维持整个生命。

若是生病了,肯定是其中一环出现了问题。这其中很重要,也非常容易出问题的一环,就是脾胃。尤其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外卖文化的兴起,脾胃受累的人越来越多。脾胃是“后天之本”,中焦枢纽,脾胃出现问题,身体就像流水线中段紊乱。长此以往,输出输入都要受到影响。

中医与西医中都有脾的概念,但两种医学中对脾的作用与内在属性的界定有着本质区别,不可以混为一谈。

西医的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结,属于免疫系统。医学界一直对将Spleen翻译成脾颇有微词,认为是一种极为错误的翻译方式,但由于沿用多年已经成为习惯,所以没有予以更改。在解剖上,西医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左侧与膈之间,相当左侧第9~第11肋的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方向基本一致。

图片

关于脏器,中医更重视其功能,而实质的脏器相对比较次要。可以说中医是站在活的生命里角度里来看待人整个身体的。

古往今来的中医大家都非常重视脾胃之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更强调“善治者,惟在调理脾胃”。中焦是人体上下气机的枢纽,气血生成的源头,所以一定要了解中焦胃和脾的功能。中医认为脾为主水谷运化之脏,位于腹腔上部,隔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图片

足太阴脾经09点-11点

我们先来了解下脾在中医里的生理功能。

脾第一位的功能是主运化。通过胃对食物的腐熟,把所生成的气血,或者说是气血里带有的精微物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营养,通过脾的功能运化到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这样我们的生命就能运作。

中医说胃气是下降的,把多余的不需要的垃圾和浊气从下面排出去。但是脾是要往上升发的,主升清,除了要把精微物质运化到心肺再而濡养全身,还有一种往上升发的功能,可以保持内脏不下垂。

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每个脏器都在它的正确位置,其实这也不是必然的,前提是脾的功能正常才行。一旦脾气受损,内脏器官很容易下垂,比如出现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和痔疮等情况。

古人也发现了脾脏和血液的关系,脾有统血的功能,统代表统摄,有收摄之功,这样脉管里面的血就不会往外溢,否则我们身体各部位都会容易出血,轻则经常发现皮肤上有淤青,稍微碰撞硬物就很容易有淤青,重则在一些脆弱的结缔组织上,比如眼睛、鼻子、鼻黏膜、口腔粘膜,都容易有出血的状况,女性月经也容易出现点滴不清、甚至崩漏的表现。

脾还有主肌肉和四肢的功能。我们的肌肉有没有力量,不只是我们有没有锻炼肌肉而已,更多的取决于脾脏是不是健康。即使没有太多的锻炼,如果脾脏是健康的,人的肌肉也会充实有力。脾主四肢,当肌肉有力以后,手脚的正常运作也就是正常的。

有一个病叫重症肌无力,西医认为是一种难治之症,还没有摸清楚发病的机理。因为只是关注到肌肉的部分,但不知道肌肉和脾有关联。通过中医的判断,能够看到疾病的本质,可以从脾来治,临床上通过中医的治疗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脾开窍于口。我们对五谷,比如小米、麦子、水稻,对这一类食物的味道的感觉也是有赖于脾的,如果一个人脾脏受损,或者是脾经的运行有障碍,人往往会感觉不到五谷的香味。脾脏健康与否也可以通过口唇的颜色来判别。口唇是淡红有光泽,代表脾运作正常,如果一个人嘴唇发青,绛红,甚至发白脱皮,代表脾脏有一定的损伤。

图片

那么,脾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足太阴脾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本经主要病症为:呕吐,胃脘痛,腹胀,嗳气,心烦,黄疸,腹中痞块,大便溏泄。

如果是脾经受邪,是动则病,首先会出现“舌本强”,因为脾经运行受阻,营气不能升清,滋养不了舌头,舌根部出现僵硬,甚至对整个舌头的活动度也会造成干扰。这个时候讲话容易口齿不清。

中焦脾胃一旦受邪气侵犯,尤其是寒气,会直接侵犯到脾脏或者脾经,因为寒主收引,一下子脏腑经络就被冻住了,失去运化的能力,气血的流通性变差。出现食则呕,胃脘痛,腹胀等症状。这样的人会容易嗳气,内经里面说的,“善噫,频频嗳气”。嗳气通过排便或者矢气就容易解。

因为脾主肌肉,脾脏喜燥恶湿,如果因为饮食不洁,湿气容易困于脾土,出现身体皆重,全身会感觉到酸胀疼痛。尤其举手抬腿都觉得艰难,整个人精神萎靡不振。

图片

如果是脾脏自发的问题,它的病理变化就是所谓的所生病,出现舌本痛,这时候不只是僵硬而已,还出现舌根部疼痛。是因为脾经气拥堵太盛,郁而化热,舌根部产生气血堵塞,导致疼痛。还可以出现体不能动摇动弹。这也是脾主四肢和肌肉的原因,身体沉重到都不能抬起。

如果脾气过度虚弱,一般是久病所致,病太久,没有及时治疗,慢慢形成一些顽疾,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这样的症状。不想吃东西,因为脾太虚弱,不能把足够的气血运化到上焦心肺。心烦,甚至出现心下急痛,痛得很突然。这是脾阳不足,很多时候是因为冰饮料喝得太多,导致脾阳受损,出现长时间便溏,甚至大便出现血块,就是所谓的溏瘕泄,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导致小便不通。

出现黄疸。黄疸是因为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导致水气积聚,郁而化热,出现黄疸症状。黄疸有阴黄和阳黄,阴黄的皮肤颜色比较暗淡,阳黄的皮肤颜色比较光亮,这种是属于阴黄,是阴太盛的表现。

不能卧,是因为中焦运化受阻,胃不和则卧不得安,人在躺下来的时候觉得不舒服,腹壁会紧绷。最后出“强立骨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这关联到脾经经过的地方,在膝内侧,如果出现肿痛兼厥冷,有凉冰冰的感觉,是因为脾经受阻的关系。还有因为经络受阻,营血不能滋养大脚趾,会出现麻木,甚至不能动的表现。
图片

记得有一次来了一个女病人,中等身材,整体的阴分尚可,不显得太过干瘪,但脸色蜡黄,脉细,舌体胖大有齿痕,手脚冰冷。自觉精神萎靡不振,胃部一直有下垂感,兼有痔疮。这一种是典型阳气运行受阻,脾失健运的情况。我就重点在她脾经和胃经上的穴位上针灸,最后再加了百会穴通督脉,升提阳气。又让患者回家多按脾经,两周后过来情况都好转了。

在脾胃调理中,脾经最容易堵塞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段在小腿部内侧中线上。


这一段比较难找,根据经络运行的描述,脾经在胫骨后,推拿疏通的时候需要把手指抠往凹陷里面去揉按,这时候会感觉到脾经的畅通和堵塞的状况,建议大家先在这一段找到堵塞点,会以块状或者结节呈现出来,按下去会疼痛,这一段要经常疏通,这样可以保障脾脏有一个正常的运作。有关脾经的推拿手法可以参考下方视频。

钟鹰扬 | 如何促进脾胃消化,缓解慢性腹泻▲

- The End -

🍁



好课推荐

太极桩道训练营
启觉知,行自在
十八期,1月1日开课


太极养生班
伸筋拔骨、站桩、太极拳基础套路

常年招生,随到随学


作者简介


图片

钟鹰扬

自道精舍武术总教练,上海自道精舍、上海熙和堂中医门诊部联合创办人,执业中医师。自小好武,研习武术已达27年。并于2003年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18年来拜访海内外二十多位中医外治法明师,对推拿、针灸、正骨有多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尤其是通过内家拳练习提升个人修为,对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和外治手法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并总结出一套结合中医和武术的实用而有效的中医外治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