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头向上顶,意识上顶百会穴,神贯于顶,项部直立松竖。 具体操作方法: 头顶天,项松竖,眼睛平视,后脖颈贴衣领,这样就形成了。 这是静态的孤立的单说的头部,盘起拳架来,就要同其他“要领”相互连成一体动作。就联系直接的明显的方面来说,在“虚灵顶劲”的同时,要“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时,相应“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这时,有顶有沉,上下之势,得以相称,脊椎松竖了,身躯正直了,此时此际,就会出现一种松空的感觉。 这里,有一个难点,即在习惯上随着头向上顶劲,身躯相应一上俱上. 而此处头向上顶,身躯却要随沉气与头上下反向对拉拨长。 这在太极“力道”上讲是力在上与下的对称,要达到这层意思,须相应地克服日常生活习惯上的拙力。 之所以说这是拙力,因为“一上俱上”拔了底劲,立身不稳,易于倒地。“虚灵顶劲”,是太极拳要领中排次居首的一个,在整个“要领”中是个“纲”,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沉肩垂肘 从字面上看就清楚了,是指肩要松开下沉,肘要松开下垂,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肩也不能沉,气也沉不下去;肘要翘起,肩也会随之耸起来,就同内家拳相悖了。 肩易沉,但着意于肩的下沉,则会在往下伸拉下,肩有不舒适的感觉,因此,转意于肘,后来逐渐地觉得只要肘能下屈松垂,肩自然就会沉下去,且很顺应。 睡眠不好可以试试这款香 肩与肘的关系,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但要注意,沉肩时,还要虚腋。腋下“如同夹着两个热馒头”,空度大了,紧防要掉,空度小了,又怕烫着。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有分寸感,非常贴切,说拢住实则无物,道无有意念存在,这种寓虚与实、合与开于无限想象的高度集中的空间里,使身体出现一种腾挪飘逸劲势。 可见,肩与腋的关系,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腋能虚,“沉肩垂肘”才能正确,才能到位。 三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的。尤其在动态中,“沉肩垂肘”与“含胸拔背”相辅相成,使气沉于丹田,沉劲守住,顶劲相对称地顶起,随着拳架的盘转,内气会在两肩、两臂通畅地运行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