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人身之阴符,炼太极之道

 CeizhuPan 2021-12-20

修练太极拳,首先要入道,虚静下来,神归其所,则可习太极拳。而后,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体会恒常之大道,体会阴阳、开阖、动静变化,如天地之一呼一吸,全身一气,浑然为一。

这是以大道为宗,锚定于大道。在具体修炼太极拳时,虚静下来之后,要执人身之阴符,与天地合气。何谓阴符?阴,是不显露的意思。符,是指大道之象。阴符合起来,就是指无法显露的大道之象。我们在上两篇文章中讲过至静至虚的大道,那么这个大道之象是什么呢?

老子《道德经》里,说大道之象: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既然大道的象,是听不见、看不见和摸不到的。只有与道为一,才能体察到它。那么,我们在修炼太极拳的时候,有没有更具体的操作,以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与道合一的状态呢?

当然是有的,就是执人身之阴符,与天地合气。这个阴符就是我们的两肾。在修炼太极拳时,我们要虚静下来,神归其所,收敛于心,而后把神放在两肾上,刻刻留心在两肾,神作功气使之。此身即大道,执人身之阴符与天地合气,日日炼之,人的气脉循行与天地合德,周身混沌,水不求而自生,火不求而自出,时措咸宜,自然合拍,任督之升降顺逆,佐中气以成功。

为什么说两肾是可执之阴符?

因为,气,动由肾而生,静归宿于肾,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此。气原、气海尽在此寰。勤而习之,如修于卧龙之地,造化于天地之间。

那么,修习太极拳的状态是什么呢?

是至静,貌似木鸡,而内里微妙玄同,深不可识,披褐怀玉。这么讲,还是很抽象,我们来看一则故事,大家便能体会了。

在先秦周朝的时候,周宣王非常喜爱斗鸡,每次在斗鸡当中都能享受到很多乐趣。他听说有一位叫纪渻子的高人,驯养斗鸡的道术非常高明,他所驯养出来的斗鸡,从来没有失败过,可谓是斗鸡中的“常胜将军”。

于是,周宣王就派人把纪渻子请来,请他为自己驯养常胜不败的斗鸡将军。纪渻子答应了周宣王,但是,却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请求周宣王同意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驯养斗鸡,在驯养过程中,不可以探视斗鸡,等到斗鸡将军驯养好了,他会来向王禀报。周宣王答应了。

纪渻子挑出来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眼睛炯炯有神,头顶的大鸡冠红彤彤的,体形非常强健,头昂得高高的,傲气逼人。让人看了,都想上去和它比划两下。

过了十天,周宣王派人去问纪渻子,“斗鸡驯养得如何了?”纪渻子说,“还需要一段时间,斗鸡现在还有傲气。”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派人去问纪渻子,“斗鸡驯养得如何了?”纪渻子说,“还没好,斗鸡现在还会对鸡鸣,以及周围的动静变化做出反应。”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心里非常好奇,他想:这个纪渻子有什么高明的道术,已经快过去一个月了,斗鸡到底驯养得如何了?但是,由于之前答应过纪渻子的条件,王也不好召见纪渻子,只得再派人去问询。纪渻子这次回答说,“请王再稍等时日,斗鸡现在眼神里还有盛气。”

等到又过了十天,这一日,纪渻子抱着大公鸡来拜见宣王。宣王只见大公鸡端坐在纪渻子怀中,似木鸡一般。大吃一惊,问:“斗鸡已成?”纪渻子从容答道:“斗鸡已成。王,可试之。”

于是一行众人来到斗鸡场,将常将军放入圃中,与宣王的另几只上乘的斗鸡比试。只见常将军站在圃中,一动不动,其他的鸡在他的周围来回走动,对他嘶鸣,常将军毫无任何反应,好似木鸡一般。他稳稳地站在那里,隐隐有种深不可识之气。其他的斗鸡见了此状,不敢再上前,而往后返走掉了。

众人见此,觉得很是神奇。纪渻子说:“常将军已经成功了。其他的斗鸡虽然嘶鸣,常将军已不为所动。望之似木鸡,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王,拍手称赞。

这则故事记载于《列子》黄帝篇。

文章图片1

似若木鸡,指全德的样子,托幽而不可见、不可识,以静制动。很多人却对此误解了,被一些浅薄的解读诱导,以为是一副毫无生机的样子。其中最甚的,有以搞怪擅长的无厘头的港片,电影中突出过一个被点了穴的鸡如木头一般呆坐的镜头,让人们以为呆若木鸡是这种全身冒着傻气。电影里也常常故意让人以为装疯卖傻才是圣人的样子。名为搞怪搞笑,实则,在这些庸俗不堪的低俗电影里,无形之中给人们灌输了无厘头的精神毒药,颠倒抹黑低俗化华夏文化,用审丑取代审美,让妖、怪、异霸屏,让我们以为妖、怪、异才是创新的样子,让我们看不起自己原本的华夏文化,让我们在沉沦于低俗之中忘记自己的高贵的华夏文化本来美好的样子,在无节操无底线的装疯卖傻中,离道失道。

丑人多作妖,低俗的流行文化对于青年的污染,已在废乱中让世人有目共睹了。低俗文化不是让人变成精神贵族,而是让人变渣变废,变得行尸走肉,这些低俗阴暗的污秽,必将湮灭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之下。绵延繁衍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必将重新光于天下,给这个世界带来正气与美好。

习太极拳者必有浩然正气,同天合德。通过《列子·黄帝》篇的这则故事,大家对于修炼太极拳的全德状态有了较为具体的感受了。在上两篇文章《为什么说虚静是太极拳入道法宝?》里,阐述了守气全神的义理和具体操作;在《为什么说天道酬勤是太极拳出神入化的法宝?》中,阐述了天道酬勤的真正奥义。本篇文章,我们讲了如何执人身之阴符,修太极之道,增益功夫。

我们华夏文化是经世济民的文化,以养人生人,繁衍民族,昌盛国家,国泰民安为要义。道易儒法兵医,本为一体,合则为道,散则成器。太极拳根在华夏天道文明之中,生于天地之间,是华夏道术的体现和结晶。指穷于为薪,火传,不尽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研学华夏经典、修习华夏道术中,不断精进,修齐治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文章图片2

在此摘录太极拳学拳须知,习练太极拳者,谨记于心。

学拳须知:

一、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二、学太极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

三、学太极拳,不可满,满则招损。俗语云:天外还有天。能谦则虚心受教,人谁不乐告之以善哉?积众善以为善,善斯大矣。

四、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启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五、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六、学太极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阴阳开合,非教者所能增损也。复其本然,教者即止(教者教以规矩,即大中至正之理)。

七、学太极拳,强身保国。有心者,勿以刍荛之言弃之。

八、学太极拳,不可借以为盗窃抢夺之资。如借以抢夺,是天夺之魄,鬼神弗佑,而况人乎,天下孰能容之!

九、学太极拳,不可凌厉欺压人。一凌厉欺压即犯众怒,罪之魁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