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苏记】黄州女王城:得交新友

 真友书屋 2021-12-20

苏轼初到黄州时举目无亲,再加上他为了避祸,初期不愿意与一些官员交往。苏轼天性随和,他很快跟当地的一些百姓打成一片。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轼还没有治愈乌台诗案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同时他也为了不给亲朋故友带来麻烦,所以他不愿意与旧交通问,反而与那些完全不相识的当地人交往的亲密无间。《避暑录话》中载:

子瞻在黄州……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后去,设一日无客则歉然若有疾。

苏轼天性诙谐豪放,长时间不与人交往,令其心情得不到舒缓,故他只要有空就会找人来聊天,如果没人来,他就出外去访客,所见不论何人,只要能谈得来就好。如果对方谈不出什么见解之语,他就强令对方给他讲鬼故事,有的人实在没故事可讲,苏轼就强令对方胡编,只要说得开心,就尽欢而去。

经过一段时间,苏轼还是在当地找到了几位谈得来的人,其中有潘丙、古耕道和郭遘三位,苏轼在《东坡八首之东》中写道: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

家有一亩竹,无时容叩门。

我穷交旧绝,三子独见存。

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

可怜杜拾遗,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诗中的“潘”字是潘丙,此人是当地的一位文人,因为考运不佳,于是在黄州城内开了个小酒馆于此卖酒。郭生乃是指郭遘,据说此人是唐代名将郭子仪之后,他在黄州开药店卖药。古生就是古耕道,此人侠义热肠,苏轼戏称他是唐代侠士古押牙之后。

宋代有较强的等级观念,苏轼的这几位朋友可谓都是乡野村夫,但是苏轼跟他们关系很密切,他们时常去看望和帮助苏轼。当时苏轼在东坡通过朋友得到了一处废弃营垒,将生地开垦为熟地绝非易事,这三人只要有空就去帮忙,可见他们并不因为苏轼被贬为低级官员而与之疏远。这正如明代诗人曹学佺所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关于苏轼与潘丙的交往,他在所作《子姑神记》中讲到这样的故事:

元丰三年正月朔日,予始去京师来黄州。二月朔至郡。至之明年,进士潘丙谓予曰:“异哉,公之始受命,黄人未知也。有神降于州之侨人郭氏之第,与人言如响,且善赋诗,曰:'苏公将至,而吾不及见也。’已而,公以是日至,而神以是日去。”其明年正月,丙又曰:“神复降于郭氏。”予往观之,则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二小童子扶焉。

苏轼到达黄州后一年,潘丙跟他说了件奇异之事: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前,当地人并没有听到信息。某天有个神降到了黄州郭氏家,此神善于吟诗作赋,他告诉郭氏,苏轼将来到黄州,可惜我来不及见他。果然,他说完不久,苏轼就到达了黄州。

潘丙的所言引起了苏轼的好奇心,他很想见见这位神,恰好他到达黄州整一年的时候,那个神又降到了郭氏家,于是苏轼前往观看。这个神不说话,她的交谈方式乃是用筷子画字,她告诉苏轼自己叫何媚,原本是艺人妻。唐垂拱年间,寿阳刺史杀其夫而纳她为妾,但这位寿阳刺史的正妻凶悍善妒,将何媚杀于厕所内。

此冤情被天使看到了,为其伸冤,于是何媚被封为子姑神,也就是俗称的厕神。虽然子姑掌管污秽之地,但她却很有文采,她当场给苏轼写了十几篇诗作。苏轼看后认为其所作“皆有妙思”。而后子姑神还给苏轼跳了一段舞,跳完之后,她向苏轼提出:“公文名于天下,何惜方寸之纸,不使世人知有妾乎?”

子姑早闻苏轼文名满天下,她希望苏轼能给自己写篇传记,以此让世人知道天下还有个子姑。对于紫姑的遭遇,苏轼深表同情,于是他写出了这篇文章,同时在文章中感慨说:“余观何氏之生,见掠于酷吏,而遇害于悍妻,其怨深矣。而终不指言刺史之姓名,似有礼者。客至逆知其平生,而终不言人之阴私与休咎,可谓知矣。又知好文字而耻无闻于世,皆可贤者。”

虽然子姑被正妻所害,但她在讲述这个哀怨故事时,始终不点出刺史之名,在苏轼看来,子姑懂得儒家之礼。她虽然对别人的问题有问必答,但绝不提及他人隐私之事,这乃是儒家所讲的智。子姑喜好吟诗作赋,以天下人不闻其名为耻,在苏轼看来这是贤的表现。苏轼通过短短的交往,就看到了子姑身上至少具备此三个优点。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在此文中没有提到子姑当时向他求诗之事。对此,宋孔平仲在《孔氏谈苑》卷二“厕神”中有记载:

紫姑者,厕神也。金陵有能致其神者,沈遘尝就问之。即画粉为字,曰:“文通万福!”遘问三姑姓,答云:“姓竺,《南史》竺法明,乃吾祖也。”亦有诗赠遘。近黄州郭殿直家有此神,颇黠捷。每岁率以正月一日来,二月二日去。苏轼与之甚狎。常问轼乞诗。轼曰:“轼不善作诗。”姑画炭云:“犹里.犹里!”轼云:“轼非不善,但不欲作尔。”姑云:“但不要及他新法便得也。”

此书所记与苏轼所写的子姑姓氏有差异,也许子姑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按照孔平仲的记载,苏轼在《子姑神记》中记载的郭氏乃是指郭殿直,当时苏轼与子姑聊天很融洽,所以子姑向苏轼提出求诗之请,不知何故,苏轼找借口推辞,而后又直说自己不想写。这位子姑马上点到了苏轼的痛处,她劝苏轼写文作诗不要涉及到王安石主持的新法。可见这位子姑对时政很关心。

关于苏轼与潘丙、古耕道等人的交往,他在《祭任师中文》中也有提及:“年月日,眉阳陈慥、苏轼,犍为王齐愈、弟齐万,黄州进士潘丙、古耕道致祭于故泸州太守任大夫师中之灵。”

在这里苏轼首先提到了陈季常,他二人在岐亭重逢后,季常多次到黄州来看望苏轼,想来苏轼会介绍潘丙、古耕道等朋友与季常相识。

某年,苏轼准备前往岐亭去看望陈季常,潘两、古耕道、郭遘三人闻讯后一同把苏轼送出城,他们把苏轼送出城,为此苏轼写了首诗纪念此事: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此时虽然已是立春时节,但寒风料峭,苏轼已经连续十日没有出门。这对于喜欢热闹的他,肯定感到很憋屈。而今来到女王城一带,他看到小草已返绿,隐约听到泉流的水声,都让他十分欣喜。几位朋友在禅院内摆酒席为他饯行,朋友的热情让苏轼想到,他去年今日冒着雨走在贬谪之路上的凄凉之景。

元丰三年(1080),苏轼前往黄州贬所,他度过春风岭时,正赶上梅花凋谢的时段,为此,他作了《梅花》二首,好在过岐亭时偶遇故友陈慥,方让他体味到了患难之时朋友的可贵。而今距那时已隔一年,他将再往岐亭,此刻却有如此热情的朋友相送,这令他感慨万千。

正因这次饯行,使得苏轼喜欢上了女王城的景致,后来他多次到这一带游玩,之后他又写过一首自和之诗,名为《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此次陪苏轼游春之人乃是潘丙和郭遘,苏轼在诗中自称东风迟迟没有吹进黄州的东城门,所以他只好到去年去过的地方去欣赏春景。其实人的足迹就如同秋天的大雁一样,只要交往就有痕迹可寻。但有些经历也会如同一场春梦一般,转眼就没有了痕迹。所以他觉得只有到江边的酒家喝上几杯酒,跟老乡亲们聊几句天,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他跟当地的几位朋友约定,每年的春天他们都要到女王城一带踏青。

因为有这么多朋友的陪伴,使得他再也不想返回京城,所以他在结尾处嘱托当年的同僚:不要以为我在黄州过得很痛苦,而向皇帝求情把我召回京城,如今我在黄州城内有这么多好友,他们年年都会游春喝酒,我再也没有返回去的打算了。

苏轼到女王城主要是喝酒寻春,但他毕竟是大文人,故他犯了考据癖,他打听了女王城的历史,之后写了篇《黄州隋永安郡》:

昨日读《隋书·地理志》,黄州乃永安郡。今黄州东十五里许有永安城,而俗谓之“女王城”,其说甚鄙野。而《图经》以为春申君故城,亦非是。春申君所都,乃故吴国,今无锡惠山上有春申庙,庶几是乎。

苏轼翻阅了《隋书·地理志》,此书说黄州以前叫永安郡,其旧址就是城东十五里左右的永安城遗址,当地百姓俗称永安城为女王城,苏轼觉得这种说法鄙陋粗俗。《图经》中认为黄州在以往是春申君的管辖之地,苏轼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可靠。因为春申君的管辖地在吴国,苏轼想到无锡惠山上有座春申庙,以此说明他的辖地在那一带。

但是按照董子孺在《禹王城遗址》中的考证,苏轼的推论不正确,《齐安志》载:“初,春申君相楚,受淮北十二县之封,以其地介于蕲春、申、息之间,故曰春申。”

另外,黄州原本确实有春申君之后,宋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五中称:“楚灭黄,其族遂仕楚,春申君黄歇,即其后。”北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亦说:“永安郡即楚相黄歇所都。”因此,董子孺认为:“从苏轼的记述来看,他忽视了黄歇封十二县在淮北这一史实,文中只注重无锡惠山上的春申庙似乎有失片面。”

关于黄州的沿革史,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载:“黄州……本春秋时邾国之地,后又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黄州,因古黄国为名也,……黄冈,故邾国也,后为楚国所灭汉以为县。”为此,黄新国、王萍、洪刚在《黄州禹王城遗址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一文中说:“战国中期,楚灭掉今山东省邹县境内的诸侯国——邾国,按照楚国对被灭国实行灭国不灭祀、亡国有怀柔的既定国策,将邾国国君及王室贵族成员,迁于今黄州禹王城进行安置,名为邾城。”

三国时期,邾城是东吴军事重镇,东吴丞相陆逊在吴赤乌四年(241)派兵三万守卫邾城,到咸康五年(339),邾城为后赵大将夔安攻陷,邾城变为废墟。

对于此地名称的演变,黄新国等在文中简述说:“禹王城先后八易其名,战国至东晋,名为邾城:隋唐至明清,正式名称多称永安城,其间,唐末称作黄州城,宋代称作女王城,明代称作黄歇垒、吕阳城、汝王城;民国至今称禹王城。”由此可知,女王城到民国年间讹音为禹王城,此称呼沿用至今。

那么,在宋代之前,为什么当地把邾城称为女王城呢?明弘治版《黄州府志》的解释是:“楚王封其女之地,遂城而居之,乃楚所先筑也。城中多土堆,俗呼女王城。”

可见苏轼所说的女王城就是邾城遗址,董子孺在其文中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在黄州时,黄州人称禹王城为'永安城’,俗称'女王城’。”

Image

牌坊及邾城路牌

2021年10月12日,乘陈先生之车,我们探访完鄂州西山遗迹后,接着去找禹王城。陈先生是当地人,他说经常路过禹王城,故未经导航,我们直接奔这里而去。因为城区的扩张,使得我们驶出黄冈后不久,就看到了禹王城牌楼。此牌楼横跨在一条窄窄的水泥路上,旁边的路名牌明确写着,这条路是邾城路。历史延续至今,一眼跨越两千多年,那种奇异之感难以用语言形容。

Image

牌坊背面

围着这个牌坊前看后观,发现其两边文字和式样完全一致,接着在两边的田地内探看,未能找到任何古墓。按照董子孺在文中的所言:“1991年冬,黄州市决定在黄州、团风间修建一条直达公路,在修路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破坏禹王城遗址,公路纵贯了禹王城遗址外的汪家冲、龙王山、曹家岗三处地段。工程破土动工后发现大批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组织有省、地、市三级文物部门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时间自1992年3月至5月,共发掘墓葬96座。”

Image

拐上一条小路

Image

未看到寺名

但是,我眼前却看不到任何古墓在,陈先生说他也没有在这一带看到过古墓,他向旁边的两位修车人打问,对方说不了解,建议到村内去打听。于是我们穿过牌坊,沿着水泥路向前开行了约一公里,远远看到路的右侧有一座寺院,于是立即开往该处。

Image

寺庙前是大片田地

Image

仅修复了一座大雄宝殿

此寺院仅一座大雄宝殿,侧旁还有一些简易房,我很希望此寺乃是当年苏轼的几位朋友为其饯行之地,但因这里没有山门,我一时找不到寺名。此刻大雄宝殿内正做法事,我原本想走进去了解细节,但里面的几位僧人均用眼光制止了我的行为,我只好打消念头,在院中东转西看。我在右侧的简易板房门前看到了“邾城寺包保责任联系表”,想来这是寺名。

Image

于此看到邾城寺字样

Image

大殿前的配房

关于邾城寺的历史,我未能查得详尽史料,仅见清陈诗在《湖北旧闻录》载说:“堵城(即邾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有邾城寺)”。邾城寺是不是苏轼在诗题中提到的女王城东阐庄院,无法确认,我看到旁边有位妇女用纸折祭祀用的金条,趁她干活的间歇,我向她打问禹王城一带是否还有另外的寺庙,她明确地告诉我仅此一座。看来大概率邾城寺就是在东坡所说的旧址上盖起来的。

Image

香炉上有邾城寺

Image

折金条的妇女

但是此程看不到其他旧物,终究令我有些遗憾,陈先生走上前与妇女仔细攀谈,他想了解这一带还有没有古碑,对方向他讲述一番,此时恰好有一位老太太来上香,折纸妇女转述了陈先生提到的问题,那位老太太说在牌坊附近有一块方形碑,她边说边用手比划,我觉得那是文保牌的形象,于是谢过二人的指点,上车后原路返回。停在牌坊附近仔细查看,最终还是未能找到,陈先生劝我不要急,他之后还会继续打听,等下次我再到黄冈时,他一定让我看到所看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