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巅峰一战,曹操吓得安排后事,却仍然瞧不起玄德

 梦想童年594 2021-12-20

刘备的巅峰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尤其是《三国志》中“威震华夏”这四个字用的比较凶猛,大家都认为关羽做了了不起的大事。但事实上,当时所说的华夏只不过是河南地区,即曹操所在的许都、洛阳,因为距离关羽所在的荆州比较近,而首都人们因为安定惯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战火感到恐惧,是正常的,对国家大局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关羽的军队从人数和战斗力上来看,距离消灭魏国还是有着相当大差距的,果然不久之后徐晃带了点军队,很轻易的就挡住了关羽军队。关羽不久之后也被东吴所杀,全军覆没,蜀国失去荆州,由此引发的夷陵之战,导致刘备一生功业尽丧,身死白帝城。如果说关羽水淹七军是刘备巅峰,倒不如说是蜀汉的回光返照。

刘备真正迎来巅峰的一战实际上是夺取汉中的战斗,这一战刘备在劣势局面下扭转局势,斩杀夏侯渊,自立汉中王,达到了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霸前的成就。曹操听到夏侯渊被杀后的第一反应是“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三国志·发正传》)”,也就是说曹操认为,刘备根本没有这样的谋略,一定是有高人指点。

曹操为什么这么认为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当时的刘备虽然占据荆州和成都,情况却不乐观,而且曹操一直以来对刘备都具有着实力和心理上的巨大优势,瞧不起对方也在情理中。

二十二年,曹操消灭了汉中的张鲁,拥有了从汉中本直接攻打蜀国的条件。而且当时刘备刚刚和刘璋完成火并,立足不稳,曹操大军兵锋所向,刘氏十分担忧,这段时间蜀国对东吴非常忌惮,甚至有些卑躬屈膝,让出了长沙三郡。刘备的情况危险到什么程度?东吴大将吕蒙围攻零陵,欺骗零陵太守郝普说“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包围,生死未卜”,郝普就相信了,向吕蒙投降。可见刘备当时的情况,连自己人都没信心。

此外曹操对于刘备有着绝对的心理优势,最初刘备跟公孙瓒、袁术、吕布、陶谦等人一伙,共同对抗曹操和袁绍,结果被曹操抓到后还跟着曹操打工了一段时间。“衣带诏事件”后,刘备恰巧得到机会从曹操手下逃走,但是此后一直都被曹操追赶的犹如丧家之犬,走到荆州被刘表排挤,赤壁之后被孙权惦记,好不容易骗了刘璋一块地盘,曹操大军就到了家门口。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曹操突然决定撤军,让张颌、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回到许都。曹操为什么放过刘备,难道真的瞧不起他吗?实际上曹操对于刘备一直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却高度重视。《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建安五年,曹操面对刘备和袁绍两面夹击的危局,宁可放任东部防线裸露给实力强大的袁绍,而要去下邳进攻刘备。群臣除了郭嘉以外全都认为不妥,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于是首先猛攻下邳,活捉了刘备妻儿还有关羽,这才回身与更强的袁绍对峙。可见曹操眼中,刘备的重要性。

曹操从汉中退走的真实原因很复杂,是非常无奈的举动。建安二十二年,就在曹操准备顺势攻取刘备的时候,自己的后方发生了大事:首先是汉献帝、太医吉本等人在许都发动动乱;原本与自己商量好共同瓜分刘备的东吴突然得到了蜀国的长沙三郡后,放弃了继续进攻,在东吴大都督鲁肃的提议下,准备继续把曹魏当作第一目标。

曹操匆匆从汉中赶回去,却传来了夏侯渊被杀,汉中丢失的消息。曹公感到大为震惊,因为过往的历史上,军阀自汉中出函谷关,没有失败的。他赶紧的将生前的愿望安排了下,逼迫汉献帝让他佩戴十二旒,用金银车,一律使用帝王的礼仪,让后立曹丕为魏国太子,就赶紧带兵去西安准备跟刘备决一死战。结合他立太子等一系列行为,根据当时的情况考虑,曹操显然是在安排身后事。由此可见,在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曹操慌张到什么程度,而曹操对刘备的态度,也开始变得非常复杂。

其实曹操还是要比刘备略高一筹的,早在他退出汉中的时候,就曾经考虑到刘备可能会夺取汉中这个龙兴之地,所以讲当地大量人口迁出,这也使得刘备后来虽然夺取汉中,却不能够以此发达,无法成为刘邦第二。但是曹操依然凭借他对刘备的了解,认为刘备不敢进攻汉中,没有这份见识。事实证明,曹操确实了解刘备。

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从汉中撤军后,法正告诉刘备“曹操一举降张鲁,不图巴、蜀,必有内忧。”然后法正陪着刘备进攻汉中,指挥军队进攻,取得了汉中之战最后胜利。法正虽然在历史上活跃的时间不长,然而却是绝对的王佐之才,这也就难怪诸葛亮在刘备兵败白帝城后说“法孝直若在,必不倾危”,法正也是真正出乎曹操意料的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