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组织培育的操作指引(案例版),建议收藏~

 社工客 2021-12-20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谢小

    单位 | 都博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宜宾市总人口551.5万,社会组织2174家,每万人社会组织拥有量3.94个;叙州区常住人口约101万人,社会组织338家(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数量约为3.35个,叙州区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低于宜宾市平均水平。

从社会组织总体数量及规模上看,截至2020年10月,在叙州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338家。按照目前政策把社会组织分为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3大类,叙州区有民办非企业单位195家、社会团体143家、基金会0家。登记注册的338家社会组织,其中联系不到的社会组织38家,名存实亡的社会组织8家,幼儿园129家,学校50家,俱乐部2家,从事社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111家。通过对叙州区社会组织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叙州区社会组织主要存在社会组织数量不足社会组织质量不高社会组织结构不全社会组织支持不好四大问题。

根据叙州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需求,就优化叙州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建构一个支持充足的发展土壤,宜宾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宜宾市、叙州区共建宜宾·叙州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引进成都博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专业运营,运用“四化四动”工作法,开启了“外引内育、以社孵社”的社会组织培育新征程。 

“一体化”推动,厚植孵化土壤

从单轮驱动向多轮驱动转变,顶层谋划,聚集资源。

1.出台政策

由市委组织部、市民局牵头出台了《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10条措施》《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施意见》《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为社会组织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

2.搭建平台

由市委组织、市民政局指导,叙州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联合建立宜宾·叙州社会服务资源对接中心,通过线上网站、线下空间相结合的方式,汇聚宜宾市内社会服务资源,为社会服务项目供应方及需求方搭建社会服务资源互通平台。

3.深化认知

通过对各级部门领导、乡镇(街道)主要干部、村(社区)书记开展社会工作、社区治理工作相关培训,全面提升各级政府部门官员及基层干部对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工作的认知;通过组织开展社工周系列活动,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扩大社会工作知名度。

4.强化引领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助力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建立“四同时、三同步”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党组织通过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每月组织开展1次党建专题讲座、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各类学习、服务活动,提升社会组织党员党性修养,截至20218,已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13次,直接服务309人次;通过建立中心功能型党委,创新“党员+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联合社区居民党员、志愿者、社工,在开展公益服务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党性、提升队伍,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专业化”驱动,搭建孵化平台

引入专业的枢纽型组织成都博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运营宜宾·叙州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设立“开创探索、完善提升、拓展深化”3年目标,围绕社会组织培育,提供“党建引领、孵化培育、人才实训、督导陪伴、资源对接、宣传展示、理念传播”7大功能服务。

1.专业化运营,做好平台建设及推广

从优化阵地建设及氛围营造,制定涵盖运营机制、工作机制、规章制度等在内的《中心管理运营方案》,赋能培育在地运营团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切实保障中心日常高效运营通过线上创建“社创宜宾”微信公众平台,线下设计制作《社创宜宾》双月刊、中心宣传折页、中心形象标识产品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中心工作,截至20218累计发布微信推文217篇,制作周边产品2736双月刊6期,形成了良好的宣传展示氛围

2.开展专业化调研,了解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需求

通过行政助力、一对一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社会组织沙龙等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对叙州区从事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的111个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撰写完成《叙州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并依据调研分析结果,制定后续组织培育工作计划。

3.开展专业化培训,切实提升组织专业水平

根据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需求,制定社会组织、社区主要负责人能力提升计划。线上通过“社创宜宾”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社工人才训练营”“社会组织CEO研修班”线上培训,发布“社区营造的45种办法、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传播管理、项目管理”等10个课程,切实提升社会组织管理者、社工人才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线下针对社会组织中层及以上管理者,开设“宜宾·叙州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研修班”,以“项目财务管理、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案例撰写”为主要培训内容,同时组织开展社区治理沙龙10场,直接服务社会组织从业人员392人次,有效促进了各组织项目核心能力的提升,使其能更为有效的开展社会服务;针对叙州区42名区街道和社区干部,开设“党建引领·'双社’同行—叙州区社区'领头羊’训练营”,以“社区治理、社区动员、居民自治以及社工室建设”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让各基层工作者获取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的方法技巧,从而提升社区治理实效。

4.开展专业化研究,为叙州区社会组织培育提供助力

邀请15位国内社会组织、社区治理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发挥智囊支持作用,为培育中心培育社会组织建言献策、提供助力;制定《叙州区公益服务项目评估体系》,采用专业方法进行项目效果评价;根据宜宾、叙州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实用社会组织扶持政策,撰写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类政策文件草案,提供给市区两级进行参考。

 

“项目化”牵动,助力孵化成长

市、区整合1000余万项目资金,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以项目购买给100余家社会组织“真金白银”的输血支持,实施公益项目200余个,覆盖200个村(社区),惠及50余万居民,让社会组织在“在干中学,在事上练”。如外引“童萌亲子园”“E修就好”项目,由成都童萌早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螺丝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由宜宾本地社会组织、社会企业负责运营执行,通过购买服务给予运营机构资金支持,并为项目落地提供免费的场地支持,促使各机构成长且更好的服务于民;

如叙州区民政局整合省级补助资金、区级财政资金540万元,结合四川省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以及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包装策划社区治理试点项目、社会组织培育项目、社工站建设运营等社会服务项目28个,通过策划举办“红色引擎·宜人宜宾—宜宾·叙州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业大赛”“柏+益行公益创投行动”以及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引入成都市、宜宾市16家专业社会组织,执行28个社会服务项目,并在各组织执行项目期间,通过开展1对1辅导、集体督导、专业评估、赋能培训等形式,对项目实施全程做监督管理,切实以项目为着力点,助力社会组织成长,助推城乡社区治理以及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区域化”联动,拓展孵化效应

在中心支持下,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扶贫帮困、养老助残、儿童关爱等领域中,成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2020年,宜宾市内叙州区被确定为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中心联动宜宾蓝梦、酒都义工、戎和社工等14家社会组织,以中心为督导评估方、以社会组织为项目执行方,在叙州区内实施“向阳小屋”关爱儿童项目、“红色金江·微光计划”特殊人群关爱、“有爱无碍”助残救孤服务项目、“叙州银龄”老年关爱项目等多个社会服务项目。

这一党委领导、专业协助、共同参与的项目执行模式,促使此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项目取得了良好实效,获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如潮。除此之外,中心以叙州区为试点,辐射宜宾全市,深入到宜宾市翠屏区、兴文县、珙县、高县等多个区县,为各区县的社会工作、社区治理工作出谋划策,为各区县链接社会组织资源,指导各区县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建构了宜宾市社会组织互助支持网络,达成了区域化联动的良好效益。

在“四化四动”工作法的推动下,叙州区社会组织培育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取得良好实效,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累计接待省、市、区等各级参访82场,发布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报道12篇,获得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社会组织也朝着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众多有特色、有亮点的社会组织取得累累硕果,众多有爱的公益人士一批一批的涌现,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其中,以金江社工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与社区、街道、企业携手,承接三社联动、百镇千村、社工站等30余个公益项目,获得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疫情防控先进组织等荣誉;以“中国好人”顾永琼为代表的公益人士,不断发扬助人为乐的优秀传统。她曾远赴云南、甘孜支教拥军,也曾前往汶川、武汉、河南抗震救灾、战斗疫线、抗击洪水。她的事迹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感召千余市民加入志愿服务。

社会组织花开满地,党建引领红遍酒都。宜宾·叙州将持续发挥宜宾·叙州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之力,以当标兵、立潮头的姿态,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为全国社会组织培育提供更多叙州解法、宜宾样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