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下的个人思维

 新用户8719ag3P 2021-12-21

  

  这篇文章不是谈做互联网创业或产品需要什么样的思维,而更多的是谈在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下,哪些好的互联网方法可以应用到个人思维里面去。

  对于原来文章已经谈得很多的敏捷方法和短周期迭代,可视化等思维方法本身并不是属于互联网所特有,因此在这篇文章也不再做详细的说明和分析。这篇文章更多的还是想谈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等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思维应该有哪些进化和转变。

  自我颠覆,我觉得是互联网发展下带给我比较多的一个思考,很多时候是要革自己的命,要勇于自我颠覆,往往才能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新工具,新技术,新人,你不自己颠覆自己那么就只有被别人所颠覆,往往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当初腾讯做微信的时候始终都在考虑抢占了自己QQ的流量,那么就不会有当前微信的巨大成功。因此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不能只是简单地如何改进和提升,而是彻底的颠覆,否则我们就很难真正地跳出盒子去思考问题。

  

  流量思维,我们原来谈免费和烧钱谈得很多,这些都可以总结为流量思维,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免费和烧钱来增加用户和流量,然后再通过用户粘性和流量来进一步发展各种增值服务以获取盈利。有流量往往就有钱,有巨大的流量或占据了用户入口的流量,往往就会形成超级垄断平台。即使到现在通过烧钱等方式获取流量不一定行得通,但是流量本身仍然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对应到我们每个人,往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过各种社交活动积累人脉,通过各种自媒体工具和运营积累粉丝,这些本质都是流量,而流量最终往往是变现的最佳工具。

  免费思维,免费本身也是一种自我颠覆,而免费的东西往往又是最贵的。免费的核心逻辑仍然是通过免费获取流量,基于巨大的流量再提供各种增值服务。QQ免费并不影响巨大长尾理论下用户购买QQ会员或皮肤,周鸿祎将360杀毒软件免费最终占领了巨大的杀毒市场和用户群体,反而基于巨大的用户流量拓展了诸多增值盈利服务。

  

  去中心化思维,是互联网相对重要的一个思维,并不是当前区块链技术火热大家比较关注去中心化,而是去中心化这个概念一直都存在,并且已经在各种分布式平台和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去中心化最大的一个重要就是没有中心这个瓶颈,也不容易由于中心引起各种故障。去中心化带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思考就是我们团队应该是一个去中心和高度自适应的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高度自治的独立单元,这样的团队往往才是最高效的团队运作模式。这个在《失控》里面我们也经常谈到去中心化和自我控制的内容。

  平台思维是互联网时代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思维方式,即自己本身不提供原生服务,不产生内容,而是真正的衔接各种服务和资源,衔接各类服务提供商和最终用户,通过平台来解决传统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问题等。那么这样的平台就有价值,平台本身作用更多是链接,而不是自己要产生多少内容。各种社群的建设和运营往往就是平台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对于企业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平台,企业内的团队或员工依托企业的品牌,市场渠道等进行服务并创造价值,同时企业自身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跨界思维,创新在很多时候,就是发现两个原有事物的内在关联,并把它们连接起来,创新出新的事物形态。跨界就是连接两个领域,创造出全新的东西。或者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当前的互联网+都是跨界思维,各种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后都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要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正如科学和艺术本身就不可分一样,应该多开放的接受各种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以去考虑能够产生的新的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