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雪满天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2-21

我的老家府城村,冬至吃扁食,源远流长。很小的时候,每年冬至前夕,母亲总会说,“冬至不吃扁,冻掉半个脸。”

上世纪六十年代,尽管农村的生活比较艰苦,但是每年冬至的这天中午,我们还是要吃扁食的。三毛钱买上半斤猪肉,切上几个大白萝卜,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在说说笑笑之间,月牙儿似的扁食很快就摆满了几锅盘。我从小不爱吃猪肉。母亲本着“不能委屈每一个孩子”的理念,每次都要单独为我做鸡蛋豆腐馅扁食。或许母亲担心,我若冬至这天不吃扁食真会冻坏半个脸。在吃扁食前,我会约上小伙伴儿去逮野兔。

那个时候村外的草丛里、河堤上、大坑边,到处可见野兔的踪迹。村里是人人见而逮之,得而诛之。我们这些个七八岁的小孩子,见得多了,就跟大人们学到了逮野兔的办法。

那年的冬至是个星期天。头一天傍晚时分,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冬至早上起来,雪已停,院子里的积雪足足有半尺多厚。因为星期六下午放学时与班里的小楞约好了,今天上午一块儿去逮野兔的。此时看着厚厚的积雪,我正犹豫着,小楞却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我俩一人带着一根齐身高、鸽子蛋粗细的木棍,咯吱吱咯吱吱,伴随着清脆的踩雪声,朝村子西北方向几百米外的城圪陵(即国家文保单位府城早商遗圵)走去。这里因为常年无人耕种,属于撂荒地,所以秋收时生产队的玉米杆儿,几乎全都围着那棵生长多年的老榆树,堆放于此。昨夜的大雪,使得老榆树成了“玉树”,虬枝也变成了“琼枝”。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玉米杆儿堆,则变成为一个庞大的雪堆。我们先绕着它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痕迹,就来到古城墙边上。

平日里荒芜的古城墙此时冰雕玉砌般,洁白无瑕。很快,我们发现这里有一行菊花瓣似的小脚印,凭经验知道,那是野兔外出觅食时留下的。沿着脚印倒查,我们找到了洞口。从积雪下面薅来一团草,紧紧地将洞口塞住。又用手中的木棍轻轻地抹平了我们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躲在一边静静地等待着。

不一会儿,看到几十米外的地方,一只灰色野兔,一蹦一跳,在深厚的积雪上面艰难行进着。快到洞口时,狡猾的野兔似乎发现了什么,停下来,红红的小鼻子一嗅一嗅的。就在它将要掉头逃跑时,小楞一跃而起,向野兔扑去。岂料那野兔反应更快,两只后腿用力一蹬,嗖地一声窜出两三尺远,厚厚的积雪被砸了一个坑,迅速爬起来又跑。就这样,空旷辽寂的银色世界里,上演着两人一兔的精彩追逃大片。

那时候,我们这个年纪的农村孩子,大都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粗布棉袄棉裤。尤其是那棉裤,都是大腰的。多数人都是在肚脐上方随意将宽大的裤腰卷起来即可,哪里有什么腰带啊。而且,全身只有这两件衣服,根本就不知道内衣内裤为何物。宽宽松松,空空荡荡的,全身上下,通风良好。

七八岁的农村男孩子,从不知什么叫苦和累。此刻我们宽大的棉裤腿儿虽然早已结了冰,影响了追击速度。但是我们毕竟是腿长远远超过野兔,两腿的频率也够快。深厚的雪地里,野兔的速度更受影响,它只能是蹦一下停一下。眼看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胜利在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小楞的棉裤掉下来了,他急忙一手提着棉裤,一手拿着木棍,继续追赶。但是,追赶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前面十几米处就是那个玉米杆儿堆,一旦这只野兔钻了进去,今天就很难逮住它了。经验丰富的小楞心一横,顾不得多想,松开了提着裤腰的手,已学三年武术的他,随即纵身一跃,双手抡起木棍,向野兔打去。腿部受伤的野兔一个趔趄,正欲爬起来再跑,被紧追而来的我,又是一棍子给打倒了。直到把这只始终不服气的野兔给捆结实了,小楞和我才忽然想起来,他的棉裤还在十几米外的雪地里。好在目之所及,不见他人。

许是刚刚发生的这场战斗有点惊心动魄吧,随着窸窸窣窣声,从玉米秆堆里钻出一个灰色的小脑袋,圆圆的眼睛四下张望着。

我与它四目相对,瞬间都明白了对方是干什么的。就在这只没事找事出来看稀罕的家伙将要缩回去时,我手中的木棍闪电般将自寻烦恼的野兔给打翻在地。

重新穿好大棉裤的小楞跑过来,高兴地说,人家都是搂草打兔子。咱俩今天却是雪地撵兔子,顺带着一个,真够奇怪了。

我指了指他的大棉裤说,这个也够奇怪了吧。

那时候的大雪真够慷慨大方的,绝对不像如今这样吝啬。就在我俩说笑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满世界都似柳絮在飞,芦花在舞。

院子里,那个用几块土坯垒成的锅台里,红彤彤柴火正旺。 热气腾腾中,一大铁锅翻滚不止的扁食该出锅了。母亲像往年一样,用竹笊篱先盛了一粗瓷碗扁食,又夹了一块红烧野兔肉,让我送给村里的“五保户”王奶奶。

那年冬至雪满天,

城圪陵上有遗篇。

恰逢时代舞台阔,

村野狂少任蹁跹。

作者:王新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