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孝纯医案(八)

 一个大树 2021-12-21

十五、痰开窍、养心解郁法治愈郁证一例

某君,男,38 岁。

初诊1983 2 月。

主诉及病史∶该君素性沉默寡言,遇事则深愁善郁,久之遂积劳成疾,精神错乱。闻人言,

谓为骂已。见人疾行,谓将捕己。易地而医者数月罔效后赴某院诊治,中西药并投,已服中药近百剂矣。吾尽检阅其方,率皆滋腻碍病之药,其中虽有数味中病者,又皆杂于滋腻之中,未能生效。惟日以西药镇静而已。

诊查∶面色沉暗,舌质淡胖,苔白滑腻,脉右寸关滑而微数,左寸缓而弱,关部郁涩,双尺俱微。食便尚可。

辨证∶盖此纯属忧郁之疾,湿盛痰深,蒙蔽心窍,非霹雳当空 ,阴霾不散。治法∶大剂化痰开窍、解郁养心安神之法以治。

处方;朱茯神、胆南星、天竺黄、炙远志、建菖蒲、云苓、法夏、白术、陈皮、枣仁、柏仁、枳实、朱麦冬、川贝母、知母、川连、当归、地黄、阿胶、龙眼肉、龙骨、牡蛎、炙甘草。

上药加减进退为治,服至 30 余剂,其精神逐渐清爽。又逾月,便能治家作,并能授课,疾即寻愈矣。

【按语】七情之疾,忧思郁结,气机不畅,痰湿由此而生,机窍由此蒙蔽,是以神思恍惚,妄听妄见。不舒其郁滞,条畅气机,而反妄投滋腻,敷衍塞责,非医者所为。今化痰开窍、养心解郁、审因论治,用极其平常之法而治之见效,实属意料之事。不过病由七情而起,故积极开导、循循善诱乃必不可少。吾治此案,投药之先,已畅怀开导之力,则又非医案所能尽述。

十六、调理肝脾法愈不孕症一例

张某,女,39岁。

初诊19633 月。

主诉及病史;患者婚后 20 年未育,爱人经检查无。后天失调,易感冒咳嗽。食纳欠佳,精神不振,经常腹痛便泻,白带如注,汛尚如期。

诊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滑弱。

辨证∶属肝之疏泄过甚,脾湿下陷,病久及肾,带脉不能约束。治法∶治当先和肝健脾、渗湿止带为主。

处方;北柴胡 9g 白芍 9g 木瓜 9g 车前仁 9g 香附 9g 扁豆12g 芡实 12g 莲米 12g砂仁二 6g 陈皮6g 牡蛎12g 楂曲各 9g

二诊∶初服药 2 剂,自觉甚适。再续服6 剂。仍宗原法,去木瓜,香附,加白果 9g、白芷 9g,续服药 4 剂。

三诊∶之后 2 个月,觉有恶心厌食,然以廿载未育,不以为受孕。审其脉缓和流利,颇疑已受孕,姑以安胎和气为是。

处方∶焦白术 9g 云苓 9g 黄芩 9g 白芍 9g 枳壳 9g 砂仁 6g 竹茹 9g 佩兰 9g苏梗 9g 陈皮 6g 炙甘草4.5g

嘱进服药 4 剂。

四诊3 个月后,偶触风寒咳嗽,并兼头昏腰痛。询症凭脉,果已麟珠暗结。疏方轻宣疏表,仍兼固胎。

处方∶荆芥 9g 杏仁12g 蒌皮 9g 枳壳 9g 桑寄生 9g 白术 9g 茯苓 9g 陈皮4.5g炙甘草4.5g

2 剂而安,又逾 2个月,孕已五越月矣,始自觉腹中胎动。乃赴产科检查,证实为胎。不胜其喜。届期足月顺产一男婴。

【按语】 陈修园《妇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若经水既调,身无他病而亦不孕者,一则身体过于肥盛脂满子宫而不纳精也。一则身体过于羸瘦子宫无血而精不聚也。"临床不孕症确由经不调者为多,则调经即治不孕。除此而外,则多由阴阳气血偏盛偏衰而致不孕,并无一定成法可循,全在辨证求因。此例肝脾不调较为典型,用药亦本寻常调治肝脾之方,不意竟一举解决其廿载之心病,亦足见中医治病确有其优越之处。

【编者评注】 关于不孕症的治疗,多数医家都以调补肝肾为主,宗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之说,临床上确有疗效。但有些患者虽用此法而无效,说明另有他因,因此还须另辟 门径。张老治疗此例不孕症从辨证出发,审为肝之疏泄过甚,脾湿下陷,治以和肝健脾渗湿之法,使 20 年之不孕短期治愈,可见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高妙之处,也可见张老之医道精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