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二陵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1-12-21

五、表里双解法愈伏一例

孙某,女,52岁。

主诉及病史∶形寒发热,神倦力乏,头昏目花。诊查∶咽红且痛,脉形滑数,舌红苔黄。

辨证;秋邪外侵,引动蕴伏暑湿,太阳阳明同病。温邪暑湿抑于里,既不能外达,又不能从下而解。

治法∶拟予疏泄达邪,清热化湿,表里双解法。

处方;清水豆卷15g黑山栀5g玉桔梗4.5g生甘草3g金银花9g净连翘9g炒牛蒡子9g香青蒿9g鲜佩兰9g冬瓜子12g鸡苏散12g(包)鲜荷叶1角芦根1

二诊;形寒发热已除,头昏亦减,神倦乏力如故。大便清泄,邪有出路。脉弦,苔薄黄。续予清热解暑,和中化湿,仍宗太阳阳明同治之。

处方∶川石斛12g清豆卷12g金银花9g净连翘9g炒黄芩5g扁豆衣6g生竹茹9g冬瓜皮9g生谷芽12g朱茯苓9g青蒿梗9g干芦根15g

【按语】此例用辛凉疏解清热,化湿则热退而自安。

六、扶正清解法治愈秋温一例

葛某,男,40岁。

主诉及病史;曾患咯血,时届秋分以后,原有暑湿内伏,复感新邪,导致寒热纷争,继而伯热无寒,半月不解,胸闷体痛,烦渴不已。

诊香;胸前有白瘩,脉象弦数带滑,舌质光绛起刺。

辨证;素体阴虚,木火过盛,势必刑金,系正虚邪盛,胃阴大伤,夹痰蕴结,虚实相同。治法∶急拟扶正清解,兼化痰热。

处方;粉沙参9g大麦冬9g扁金斛9g陈蒿梗9g京元参9g肥知母9g生蛤壳15g生竹茹9g天花粉9g冬瓜子9g鲜藿梗9g鲜芦根1

二诊;药后热势减,津液渐复,瘩点晶明,邪从外达,胃气初复,稍入稀粥。脉弦数转缓,舌质转润而光。午后热象较高,口干唇燥,头昏耳鸣。再以清滋肺肾,佐入和胃。

处方,北沙参12g大麦冬9g生地12g扁金解斛9g京元参9g川【贝母6g制首乌12g怀山药12g生龟版15g(先煎)生白芍5g陈青蒿6g生熟谷芽各9g

三诊;里虚邪伏已减,元气不能抵御,一时难以肃清,热减津回。舌光如前,脉缓。再予原法出入之。

处方;西洋参5g(另煎服)大麦冬9g生地12g京元参9g扁金斛9g生角版(先煎)12g怀山药9g大玉竹9g青蒿梗9g茯苓12g生谷芽15g茅芦根各30g

【按语】此例秋温晚发,阴虚体质,适值燥气当令,又加伏,均阴液伤甚,乃致正虚邪实之候。

七、桑杏加减愈温燥一

张某,男,31岁。

主诉及病史∶入秋以来,燥气凌之,少有寒热。

诊查;咳嗽频频,痰中带血。脉象弦细,舌苔中黄边白。

辨证;肝阳素盛,木火内炽,上刑干肺,阴液内伤。燥气偏生,邪在肌表。治法;治宜辛凉透泄,宗桑杏汤加味。

处方∶霜桑叶5g光杏仁12g黑豆卷6g焦山栀5g生竹茹6g冬瓜子12g南沙参9g象贝母9g大玉竹12g天花粉9g旱莲草12g生梨1

二诊∶寒热已退,咳嗽早晚尤甚。脉弦细,苔薄质红。肝肾阴虚,水不涵木,燥热灼金,血络内伤。当戢肝阳,佐以清燥润金。

处方;白滁菊6g甜杏仁6gI【贝母9g大玉竹9g天花粉12g白石英24g粉丹皮5g生白芍5g女贞子15g早莲草12g冬瓜子12g清炙枇杷叶12g(包)

【按语】本例素体阴虚,复感秋燥之邪,遵"先表后里"原则,一诊治以辛凉透泄,而再诊重在滋阴潜阳,以固其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