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斯炽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三、宣泄湿热、透表通利法治愈心悸一例

董某,男,15岁。

初诊19721128日。

主诉及病史∶病员心累心跳,痰中带血,大小便欠通畅,食少,口干,腹胀。发病已1年余,西医诊为心包炎,经多方治疗未见效果,且病情日益加重。

诊查∶脉象浮数,舌苔黄腻。

治法;治当宣泄湿热为主,兼以透表通利,且顾及阴分。

处方∶银花9g花粉12g知母9g芦根9g冬瓜仁12g茯苓9g泽泻6g木通6g神曲9g厚朴9g甘草3g枳实9g

二诊122日。病员服上方药3剂后,大小便均较前通畅,尿色深黄,心悸大减,痰中已不带血,但胸问欲呕。脉舌同前。此,宜疏肝开泄,淡渗通腑,养阴益胃之法。

处方;刺蒺藜12g金铃炭12g芦根9g花粉12g茯苓9g竹茹12g莲子12g山药12g麦冬9g厚朴9g枳实9g莱菔子12g甘草3g

病员服上方药3剂后,已无心累心跳现象,饮食大有好转,每天能吃1斤左右米饭,胸部腹部均不胀,小便已趋正常,大便日解2次,舌上腻苔渐退。后以养心益胃之法而收全功。经西医检香,心句炎已排除。随访至19781月,虽从事较重劳动,亦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症状,系湿热久蕴、弥漫三焦、复加外风所致。湿热伤于上焦、干及心脏则心累心跳,损及肺脏则痰中带血;伤于中焦则发为口干、食少、腹胀;伤于下焦则大小便均欠畅通。且湿热蕴积过久,最易损及阴分,阴分受损则心累心跳,痰中带血,口中乏津等症更会增剧,病情亦由是愈演愈烈。其舌苔黄腻,亦符湿热内蕴之象,脉象浮数为热证兼风之征。风邪外束,则三焦闭阻愈甚,腑气不通则阴分耗损愈烈。故用银花以辛凉透表;用芦根、冬瓜仁、茯芩、泽泻、木通等甘淡甘凉之品渗利湿热而不损阴,以引邪火从小便出;用厚朴、枳实以通腑气,引邪从大便出;加神曲、甘草健胃消食且能补中;加花粉、知母养阴清热而不碍湿。

四、敛肝解郁、通腑涤痰为主治愈狂证一例

杨某,男,29岁。

初诊1974510日。

主诉及病史∶病员因失恋遭受刺激而神志错乱,整天叫骂不休,将家中家具杂物全部打碎,并将墙壁推倒,其誉力乏大非常人所能及。不能有片时安静,晚上也通宵不能入睡。曾由其家属将其送某精神病医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大剂量安眠药,也,只能暂时抑制,以后仍复发如故。

诊查;病员服神外露,日中胡乱,言语。脉象浮滑而数,舌质深红,苔黄微腻而有滑液。数日无大便,小便发黄。

治法∶拟用敛肝解郁、通腑涤热、行水化痰、开窍安神之法。

处方∶法半夏9g茯苓9g竹茹12g枳实9g大黄9g枯黄芩9g郁金9g白芍12g石菖蒲6g琥珀末4.5g(冲服)牡蛎12g焦栀子9g甘草3g

二诊;517日。病员服上方药数剂后,大便已通,近几日保持11次大便,但酸臭难闻;并叶出大量稠痰,小便黄色,亦转淡。服药至7剂时,已自觉清醒,情绪逐渐安定,虽能入睡,但时间不长。表情抑郁,有时尚说错话。舌苔黄腻,脉浮而滑。上方已见效果,痰热已有出路,心窍亦渐开豁。仍本前方用意,略为增损。因其病起于思想遭受刺激,日目前抑郁寡欢,故增入刺蒺藜、丹皮以增强疏肝之,力;并去掉酸敛之白芍;用茯神代茯苓,以增进安神作用。因其舌苔黄腻,故加入冬瓜仁以除湿热,去掉枯黄芩、焦栀子;用黄连直接清心涤热。

处方∶法半夏9g茯神9g竹茹12g枳实9g大黄6g郁金9g石菖蒲9g刺蒺藜12g丹皮9g牡蛎12g黄连6g冬瓜仁12g甘草3g琥珀末4.5g(冲服)

三诊513日。服上方药10剂后,每日排软便1次,小便仍带黄色,,痰质转为清稀,渐趋正常。说话已不错乱,4自觉思想不集中,心力差,胸闷易怒舌质红舌苔黄,象浮弦细。痰热之象续减,肝经郁火之象已明显暴露。仍本前方,去法半夏、大黄牡蛎,黄连,冬瓜仁,还用白芍以敛横逆之肝气;加龙草、枯黄芩以清肝火;用瓜壳以宽胸膈;以积壳代枳实,以茯苓代茯神。

处方;刺蒺藜12g丹皮9g郁金9g枯黄芩9g白芍9g竹茹12g瓜壳12g石菖蒲9g龙胆草9g甘草3g茯苓9g琥珀末4.5g(冲服)

四诊64日。服上方药4剂后,病员神志、睡眠、大小便均已正常。自觉有燥象,有时心烦,神散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舌质干红,脉象浮大。此由长期有郁热伤阴所致。用养随潜阳、安神开窍法以善其后;用二至丸、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女贞子12g旱莲草12g白芍12g牡蛎12g石菖蒲9g五味子6g龙骨12g甘草3g山药12g茯神9g浮小麦24g大枣3枚琥珀末4.5g(冲服)

上方加减服药至10余剂后即恢复正常。观察至9月,未见异常,已返回工作岗位。

按语】本例综合脉症分析,舌黄微腻为内有湿热。因失恋情志不舒,导致肝郁化火,火热聚于阳明胃腑,则出现便秘、尿黄、舌红、脉象浮数有力等症。阳明热盛则妄言骂景,不避亲疏,其力亦非其素所能及。阳气盛则眼神外露,夜不能略眠。且火热炼湿成痰,出现脉象滑利、舌苔滑润之象。热痰上蒙心窍,使神志昏聩错乱,即所谓"重阳则狂"之证。故用白芍以敛肝;郁金以解郁;枳实、大黄、枯黄芩、焦栀子以通腑涤热;茯芩、法半夏、竹茹以行水化痰;石莒蒲以开窍;琥珀、牡蛎以镇心安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