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雄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六、犀角地黄汤加减治愈缠腰丹一例

李某,男,53 岁。

初诊1983 2 22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干 2 周前开始右侧胸胁部发红疹,痛痒,继则发为疱疹,并自右向左漫延,缠绕左胸胁肋及左侧背部,痒痛难忍,恐近衣被,恶热。

诊查;患者痛苦面容,胸胁疱疹红肿痒痛,疮面有黄水,心烦,口渴,溲黄。脉细数,舌暗红,苔薄黄微浊。

辨证∶此血中热毒,乘春令升发之气而发。

治法;主以清解血分热毒,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处方∶旱犀角 6g细生地 15g 荆芥穗 6g紫荆皮 10g川黄连 6g丹皮 10g地肤子 10g 刺蒺藜 10g 赤芍药 10g 土茯苓 30g 白鲜皮 10g 连翘15g 粉甘草 3g

2 25日。根盘仍,疱疹未扩展。毒未清,最防余毒内攻。仍与

热解毒,佐活血凉血,并内外同治。

内服方;旱犀角 6g细生地 20g 川黄连 10g连翘壳 30g枯黄芩 10g桔梗 6g金铃炭 6g 炒黄柏6g 丹皮 10g 毛银花 30g 刺蒺藜 10g 丹参 10g 炒延胡 10g 生甘草3g

外用方∶绿升麻 6g 黄芩 10g 黄连 10g 生大黄 20g 当归 10g 川芎 15g 龙胆草 10g 芒硝 20g 黄柏10g 川羌活10g

上方药以水浓煎,加入纱布 1 条,药成,将纱布取出拧干,热敷患处,外加干纱布包扎。三诊∶3 1 日。疮面已干,痒痛减轻,近又咳嗽。脉略数而浮,弦象已退,古红,苔润。改予解毒宜肺,佐清热解毒。

处方∶全瓜蒌 12g 桔梗 6g 生麻绒 6g 金铃炭 6g 连翘 15g 信前胡 10g 蒲公英 30g 防风 6g 苦杏仁 10g 毛银花 15g 刺蒺藜 10g 大力子 10g 生甘草 3g

四诊3 4 日。咳嗽止,疱疹已愈。

【按语】 此案血热丹毒发于胸胁部分,胸胁为肝经所布之地,且疹发于春季,正值肝主之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证为心肝二经之郁热。血热则应凉之散之,故用犀角地黄汤;火郁则发之,故用荆芥;火涌于内,治以苦寒,故用三黄;热毒则解之,故用银翘、土茯苓;肝郁则疏之故之,故用刺蒺藜、延胡、金铃。而外用之升麻,据朱肱《活人书》载,升麻可代犀角,本品升发火郁,凉血解毒,其效尤佳。三诊时,其未尽之血热上熏于肺,又兼感春令之寒邪,内夕外雍,肺气不利,发为咳嗽,故治以解表宣肺,并续清热毒,肺气清肃,皮毛郁滞亦透,疱疹即愈。

七、消痰肺、通补阳明为主治愈肉瘿一例

叶某,女,24 岁。

初诊197682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 1周前因粪毒感染引起双下肢浮肿,瘙痒,继而双手第2、第3、第4指端麻木,发软,双足不能站立,故于1976 717日来院就诊。719日在观察室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而作气管切开,并保留套管。经过详细查体,诊断为"急性多发性感染性神经炎",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四肢软瘫仍未好转。故于 1976 82日请中医会诊。

诊查∶四肢肌肉萎缩干瘦,上肢不能上举,下肢不能站立,痰多、气促。脉弱、舌质红、苔薄少略涎。

辨证∶属肉痿,乃由于湿热郁遏,脾肾气伤所致。

治法∶目前症状以痰喘为主,先以消痰定喘,佐养阳明,并养血通络为治。

处方∶明沙参 25g 炙远志 10g 全瓜蒌 12g 粉葛根 10g 二冬各 10g 生麻绒 6g干地黄15g胆南星 10g炒白术 10g瓦楞子 30g川桂枝 5g炒白芍 10g 淡竹茄10g

上方加减服药至 9 20日后,痰涎减少,肌肉渐生,神情好转,上肢稍能活动,下肢时觉筋掣,不能立起。改用清养阳明,益润强筋,滋润奇经法。

处方∶腹龟板15g 锁阳 10g 焦黄柏 10g 炒杜仲 20g 苍术 10g 竹沥水 30g 木鳖子 3g 云苓 12g 宁枸杞12g  杭巴戟12g

上方加减服药至 11 15 日(其中木鳖子因有小毒,仅用数次),症情更见好转,两手逐渐能据碗签。自进饮食,但下下肢仍不能站立。11 20 日出院回家,继服下方药。

处方∶炒白术 60g陈皮 15g豹胫骨 60g酒炒地黄 45g 炒白芍 25g 锁阳 30g川当归 45g 酒炒牛膝 30g 五味 6g 制龟板 30g 宁枸杞 30g 云苓 30g 炙甘草 6g木冬 25g 石斛 30g 干姜15g

猪脑髓 1副蒸熟,合上药共为蜜丸,每服12g,早晚各服 1次。

1977 9 月家属来信说;病员回家后服上方药至今,现已能操持家务,能走到井边洗衣服,但步履尚不稳,肌肉尚不丰满。再予下方善后。

处方;炒白术 60g云茯苓 45g陈皮 15g炒菟丝 60g干姜 10g腹角板 30g干地黄 60g  锁阳 30g 钗石斛 60g 酒炒牛膝 30g 当归 45g 宁枸杞 30g 炒杜仲 60g酒炒白芍 24g 五味子 10g 炙甘草 10g 炙黄精 60g 木瓜 30g

【按语】患者病发于炎署之季,湿热交蒸,且以水为事,两因相凑,疫毒侵淫,始发疱疹,经脉痹阻,肌肉濡渍,渐至瘗软筋弛,此属肉痿之列。痿证之本不外乎肝肾肺脾,本案温邪 上受,灼伤肺络;湿中伏热,沉著下焦;阳明脉虚,奇经不固,故用苦胜湿、辛通气分、宣透络热为先;继以甘温、甘淡通补阳明,以实奇经;滋肾养血以壮筋骨,并采用血肉有情之品,以丸守方缓图而获良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