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滋阴养血法治愈脱发一例 陈某,男,26 岁。 初诊∶1978年 6月 20日。 主诉及病史∶2 周前,一夜之间头发突然大片脱落,原因不明,经某部队医院诊断为"斑秃"。患者精神紧张、忧虑,近1个月来经常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多梦,疲乏无力,食差。 诊查;脱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脱发分布不均,面积大小不等,脱发处皮肤光滑。舌质,苔少。脉细弱略数,二便正常。 辨证∶四诊合参,证属肾阴偏虚,肝而血不足。 治法∶治以滋养肾阴,调补肝血。 处方∶制首乌 31g 黄芪 24g 当归10g 枸杞15g 菟丝子15g 熟地 24g 女贞子 15g 旱莲草 15g 黑芝麻 15g 黑豆 31g 另嘱患者每日早晚用热水洗头 1 次,并用生姜切成薄片擦涂脱发处之皮肤,直至局部有发热感,每日擦 2~3 次。在治疗中配合热水洗头和局剂生姜擦涂,均可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改善毛囊球部之血液供应,促进头发再生的作用。同时生姜还有祛风及局部杀菌作用。 经以上治疗 2 周,患者脱发处已长出新发,其他症状亦有改善。嘱患者继续上述治疗 2 周再来复诊。2 周后患者头发全部长出,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明显好转。 【按语】笔者以后又遇到 2 例脱发病人,其证候与本病例类似,仍按此法治疗,均获满意效果。据观察,此法对长期慢性脱发者亦有效。 本例根据中医理论∶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由于血虚、肾虚,故头发脱落,因此在治疗上针对病因,以滋养肾阴,调补肝血常获满意疗效。 八、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法治愈白疤一例 张某,女,15 岁。初诊∶1982年8月9日。 主诉及病史∶1981 年1月,全身泛发大小不等之红点,形如疹疥,瘙痒难耐,抓之则翻起白色皮屑。经当地医院予青、链霉素、维丁胶性钙等治疗,后改服激素至今,其间曾服藏药,但治均无效。 诊查∶症见颜面红赤,形如满月,右脸颊尤胖大。躯干、四肢浮肿,皮损发红如朵朵丹云,高出皮肤,扪之碍手,奇痒。红色褪处,皮肤屑起。如是反复发作,无休无止。头上脱屑最多,如片片雪花纷纷落下,每晚落屑一合手之多。患者两手震颤,时发痉挛,几致不能握管,膝以下肤色紫红,小腿常牵引掣痛。肘、膝关节部因用力搔痒而抓伤,以致影响关节屈伸。兼见头昏心烦,性急易怒,饮食减少。舌质红,中后部苔黄,脉象沉细。 辨证∶舌脉从症,按血分热毒论治。 治法∶予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法。 处方;菊花 30g 银花 30g 红花 5g 蒲公英 30g 防风 12g 白芷 9g 地肤子 30g泽泻 15g 酒军 9g 楂炭 9g 夜交藤 24g 珍珠母 24g 外用方∶地肤子30g蛇床子30g防风 15g白芷 15g丹皮 15g赤芍 15g黄柏 15g花椒 10g 煎水外洗。忌食肥甘腥燥之品。 二诊∶头面、胸背皮屑显著减少,瘙痒顿止,腰以上疹疥基本消失。颜面及全身浮肿消退,皮肤色泽渐趋正常。手颤、痉挛、小腿拘急、关节屈伸不利诸恙告平,心中烦躁亦减,但腕关节至指端皮肤干红,迭起白屑,伴有枯痛。上方加黄柏 9g 再进 4 剂。 三诊;肢端枯痛消失,皮屑减少,唯膝下肤色未变,背部尚有少量散在皮损点。原方药再进 4 剂。 四诊;诸症痊愈,与初诊时判若两人。患者自述;于就诊前一天曾吃青椒炒肉,致下肢出现皮损点,屑起,瘙痒。本除邪务尽原则,增大养血活血,凉血散血之剂以巩固疗效。 处方∶丹皮 9g 栀子9g 当归 15g 冬瓜皮 24g 白芍 15g 豆卷 24g 茯苓皮 24g菊花 9g银花藤 60g 红花5g 防风 9g白芷 9g黄柏 9g 泽泻 9g楂炭 9g 甘草 10g 香附 9g 佩兰 9g 4 剂 【按语】本例予祛风活血、清热解毒药上下同治,表里分消,所以疗效显著。其中酒军一味,用之以降泄亢盛之阳,应手取效。酒军清解血分流毒,古人有"亢感之阳,非此莫抑"之举,信甚。患者长期服用激素,心烦性,急而躁,用夜交藤、珍珠母养之平之。夜交藤甘平养心安神,煎水洗疥癣及皮肤瘙痒有效;珍珠母咸寒平肝潜阳,其体富含碳酸钙,有抗敏抗痉的功 用。干此可见病员能在短期内获效,与选药精当亦 不无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