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怀安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1-12-21

例三陈某,男,42岁。

初诊1979422日。

主诉及病史∶双眼患"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已4年,经外院用大量激素、抗生素、维生素、扩瞳等治疗,暂时缓解。近10天来左眼红痛、视蒙。

诊查∶视力∶右眼1.0,左眼0.5。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虹膜368点方位有后粘连;左眼睫状充血(+),角膜后壁有数颗大小不-一尘状沉着物,虹膜纹理不清,颜色变暗,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患者双眼内于涩不舒,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虚烦少寐;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为双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左眼急性发作)。

辨证∶为瞳神紧小症(双眼)———肝肾阴亏、虚火上炎型。

治法∶宜滋阴降火、清肝明目。方用滋阴地黄汤(经验方)。

处方∶生地20g玄参15g知母10g黄柏10g丹皮10g茺蔚子10g赤芍10g柴胡10g决明子15g青箱子15g外用1%阿托品液滴左眼。

连服药14剂,左眼红痛消失,视力提高到0.9。续用原方,先后加石决明、当归、枸杞、菊花,服药35剂。1979612日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双眼瞳孔欠圆整,余无不适。嘱服杞菊地黄丸2个月,巩固疗效。

【按语】瞳神紧小症,是指瞳仁缩小,失去正常的展缩功能,甚则瞳仁边缘参差不齐,呈锯

齿、花瓣样等病理改变。其病因复杂,变化较多,且易反复发作。若治疗失当,往往并发他症而导致失明。病例一彭某,发病急,证属肝经风热上攻所致,故治以疏风清热为主。病例二齐某,为肝胆火炽,腑气不通,故宜泻肝通腑,清热解毒。病例三陈某,证见眼疾反复发作,久病伤阴,虚火上炎,故宜滋阴降火,清肝明目。三则例,病到后期。邪今虽很。但肝肾虚。均视物欠明,故都改为滋补肝肾法固其本,以利窍明日,防止复发。三则病例在内服中药的同时,还配合必要的局部用药及时扩瞳,这样既可防止瞳神缺,又可提高治疗效果。

二、搜肝清热、清肝泻火等法治愈绿风内障两例

例一黄某,女,58岁。

初诊197626日。

主诉及病史∶右眼胀伴偏头痛,视力锐减3天。

诊查∶视力∶右眼0.1,左眼1.0。眼压∶右眼53.61mmHg,左眼20.55mmHg。右眼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前房浅,瞳孔散大呈椭圆形,对光反射消失。患者眼珠胀痛,牵连眼眶、头额、鼻颊作痛,视灯火有彩色圈,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滑。西医诊断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右眼)。

辨证;为绿风内障(右眼)——肝经风热、湿痰上扰型。

治法∶宜搜肝清热、利湿化痰。方用回光汤(经验方)。

处方;玄参15g知母10g龙胆草10g羚羊角lg(先煎)荆芥10g防风10g僵蚕6g菊花10g细辛3g川芎5g半夏10g茯苓20g车前子20g

外用1%毛果芸香碱液滴右眼。

二诊2l1日。服药5剂,呕止痛减,视物较明,右眼眼压28.01mmHg。续服药10剂,右眼红肿全消,视力0.7,惟精神委靡,郁闷不乐,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细。此为病久生郁,气机不畅,当疏肝解郁。改服开郁汤(经验方)。

处方∶香附10g青皮10g荆芥10g防风10g川芎5g栀子10g柴胡10g车前子10g当归10g白芍10g丹皮10g夏枯草10g甘草5g

服药15剂,1976310日复查,俱症悉除,精神爽快,视力右眼1.0,左眼1.2。为巩固疗效,嘱服明目地黄丸2个月,每晚滴1%毛果芸香碱液1次,坚持半年。随访3年,未见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