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玉如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1-12-21

四、疏肝理气法为主治愈胁痛两例

例一 李某,男,63 岁。

初诊19851119日。

主诉及病史∶近半年来,胸胁肩背作痛,走窜不定,时作时休;胃脘胀满,嗳气颇多,自觉有气上冲。1985 7 月份曾在解放军某医院作上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B型超声波诊断,发现"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曾经耳针治疗,但症状如故。

诊查∶舌苔黄,脉沉小。

辨证∶证属肝气横逆,木土不和。

治法;拟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胀为法。

处方;柴胡10g 枳壳10g 郁金10g 白芍12g 甘草 10g 青陈皮各8g 香橼皮8g厚朴 10g 炒山栀 10g旋覆花 10g 生赭石 10g 法夏 10g 全瓜蒌 15g 荷梗 3g 片姜黄10g

二诊12 3 日。上方药服12 剂,诸症近平。舌黄已退,脉仍同前。续进上方药,巩固疗效。

【按语】此例胃脘胀满、嗳气诸症,虽病位在胃,而走窜不定,气逆上冲乃为风木之象,正所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邪之地。故治疗当以疏肝为主;盖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虽有横逆,乃本于郁滞,故方以四逆散、青陈皮、香橼皮、片姜黄疏其气血,令其条达,再以旋覆花、生赭石平其冲逆,则郁滞得疏,气循常道,不复横逆。更用瓜蒌、山栀解其郁热,厚朴、荷梗升降气机,故诸症得平矣。

例二 陈某,女,46岁。

初诊198596日。

主诉及病史;平素性情急躁,情志不舒,近又兼左胁痛楚、走窜肩背,腰酸体乏;大便不实,日行2 ;纳物欠香,眠亦不美。

诊查;舌苔白腻,脉沉弦小。

辨证∶证属肝郁脾虚。

治法∶拟疏肝理气,健脾利湿。

处方∶柴胡10g 枳壳10g 郁金 10g 佛手10g 白芍12g 炙草10g 太子参15g白术 10g 茯苓 16g陈皮 10g法夏10g浮小麦 30g大枣 8枚  合欢皮10g

二诊;9 15 日。上方药连进 8 剂,诸症缓而未除,大便仍不实,伴有嗳气。舌脉同前。上方加旋覆花 10g、生赭石10g、枇杷叶 10g、冬瓜皮 30g、代代花 4g,续进药8剂。

三诊9 24 日。上方药服后,诸症几平,惟偶感胃脘不适,嗳气。乃嘱其用丸药调理,予金佛手丸 30 丸久服,以资巩固。

【按语】此例显属肝郁脾虚之证,根据病史、脉症不难辨识,故初诊之方以四逆散加郁金、佛手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以六君子汤健运脾胃、扶土抑木;用甘麦大枣汤者,即《内经》所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也。合欢皮能解郁宁神。二诊加旋覆花、生赭石、枇杷叶和胃降逆、镇降肝气,代代花以加强疏肝之力,冬瓜皮能利湿健脾。"金佛手丸"是根据步老经验方配成的丸药,组成药物较多,作用全面,对许多慢性脾胃病均有良效。

五、消食杀虫、理气止痛法治愈腹痛一例

孙某,男,4岁。初诊∶1985920日。

主诉及病史;发作性脐周作痛 1 年余,发则痛甚;喜静卧。化验每见白细胞增高,移时则缓,一如常人,只是饮食欠佳,易上火便燥。曾在市内许多医院诊治,每按"肠痉挛"处理,暂时可缓,迄未根治。

诊查∶舌质略红,脉弦数。

辨证∶证属虫积腹痛。

治法∶拟消食杀虫,理气止疼。

处方;炒山栀 8g炒内金 5g木香 6g槟榔10g 榧子肉 8g 雷丸 6g 酒军 3g甘草 6g

外用∶炒使君子 60g,每晚嚼服 4 个。

复诊;9 27 日。上方药服 4 剂后,大便泻多量粘液,味极腥臭,未见虫排虫。腹痛已止,未再发作,但饮食不适时则院腹不舒。脉舌同前。

处方;太子参 8g 茯苓 10g 法夏 8g 陈皮 8g 甘草 5g 槟榔 6g 乌药 6g 焦六曲 8g 大枣5

续进药 4剂以善其后。2 个月后又因外感来诊,其母告曰;从前 1 周之内,脐周必反复作痛,今已 2 个月余安然无恙,纳物极好,身体渐强,精神倍加。

【按语】此患儿脐周作痛,时作时止,且饮食不佳,即所谓虫积腹痛。虫每生于食积与湿热,故方中以榧子肉 、雷丸、使君子杀虫止痛,以木香、棺榔、炒内金消食导滞,复以山栀、酒军清泄内热,以绝生虫之源。更以甘草调和诸药,顾护牌胃,全方共奏杀虫消积止痛之功。药后见泻下腥秽粘液者,乃积滞外出也。初读医书,见有类似描述每不可解,曾怀疑古人乃故弄玄虚,及临证时亲眼见到,方悟古人之言,信不我欺。二诊之方乃六君汤加减而成,旨在杀虫消食之后强脾胃、增饮食,以善其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