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正华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颜正华,1920 年生,江苏省丹阳县人。中医教授。1934 8 月起拜本县秀才出身的内科医生戴雨三老先生为师,攻读中医书籍,为学医打下扎实的基础。1937 2 月又正式拜武进县名老中医杨博良先生为师,杨氏系清末名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精内外科,兼擅诗文。颜氏除在老师处临证外,还进一步攻读古今医著。1940 7 月完成学业后回乡开业行医。

1956 3 月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留校任教,任针灸巡回教学组组长、中药教研组组长等职。除为苏北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外,还为南京中医学院编写了《中药学》教材,摸索了教学经验,为中药课的开设奠定了基础。1958 8 月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曾任中药教研组组长、中药系副 主任、主任等职,曾任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

名誉所长。颜氏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 40 余年,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中药学》讲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用的《中药学》教材(副主编)、《临床实用中药学》(主编)、《药性歌诀》、《柬埔寨验方集》、《柬中常用草药》等,此外还在全国中医药杂志上发表过《药性理论》、《中药的合理使用》等论文多篇。

一、辨证治愈眩晕两例

例一 黄某,男,39岁。

主诉及病史∶近日犯病,头目眩晕,呕吐痰水,不能进食。

诊查∶脉弦苔腻。

辨证∶证属肝风夹痰浊上扰,胃失和降。

治法∶治以平肝和胃以降痰浊。

处方∶制半夏12g 生姜 10g 茯苓 30g陈皮 10g 天麻 10g 白菊花 10g 白蒺藜 10g 白术 6g 积壳 10g

二诊;药尽 3 剂后已不眩晕,呕吐亦止,渐能进食。平时左耳鸣如蝉,听力减退;腰酸、夜间多梦。脉弦细,苔薄白。体质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拟益肾平肝潜阳为治。

处方∶熟地12g 山药 10g 山萸肉 10g 茯苓 15g 泽泻 10g 丹皮 6g 磁石 30g(先下)柴胡 5g白芍12g五味子10g 石菖蒲 6g

三诊∶上方药服6 剂后药效平平,耳鸣稍减。治宗原意,再以原方加白菊花 10g,沙白蒺藜 10g10 剂。水煎3 次去渣,浓缩加蜂蜜半斤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 匙,温开水冲服。

【按语】初诊眩晕呕吐痰水、不能进食,脉弦苔腻,从肝风夹痰浊上扰、胃失和降论治,用小半夏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3 剂即不眩晕呕吐,已能进食。缘素体肝肾不足,肝阳偏亢,故左耳经常鸣响如蝉,听力减退,用耳聋左慈丸加味以益肾平肝,6 剂稍效。再用原方加菊花、沙白蒺藜,熬膏缓图。

例二 任某,女,38 岁。

主诉及病史;刮宫后气短、心慌乏力、面浮肢肿、头晕、腰酸、夜寐多梦。

诊查∶脉沉弦,舌红少苔。

辨证;气血亏虚,肝阳偏旺所致。

治法∶治以益气养血兼平肝阳。

处方∶生黄芪 15g 茯苓神各 10g 炒白术 10g当归6g 白芍 10g 炒枣仁15g珍珠母(先下)30g 夏枯草 10g 桑寄生 30g 白菊花 10g 钩藤15g 夜交藤 30g

二诊;药尽 6 剂后,头晕、腰酸、心慌均已减轻,唯面浮肢肿未消,仍气短少力,夜寐多梦,近曰纳可,便浦。脉沉,舌淡红少苔。肝阳渐平而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改用益气健腹,养心安神法。

处方∶炙黄芪 20g 党参 15g 炒白术 10g 茯苓神各 10g 炒枣仁 10g 炙远志 6g生龙牡各 24g 五味子 5g 龙眼肉 10g 炒苡仁 30g 赤小豆 30g 陈皮10g

三诊∶药尽6 剂,诸症续减,面浮肢肿亦见消退。原方药继服 6 剂。以后嘱服归脾丸,1 2 次,每服1丸,连服1个月而安。

【按语】本例气血两虚、肝阳偏旺,西医诊断为血压偏高。初诊用益气血、平肝阳法,药后肝阳渐平,改用益气健脾、养心安神法,诸症悉减,后服归脾丸巩,固疗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