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雄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七、清热利湿、化石通淋法治愈石淋一例

鲁某,女,38岁。

初诊∶1976218日。

主诉及病史右腰部阵发性绞痛,痛时尿中带血,反复发作已有半年余。X线摄片发现右侧第4腰椎旁0.8cm×0.6cm阴影,西医诊断为右侧输尿管结石。

诊查苔薄腻,脉弦细数。

辨证证属湿热蕴结。

治法治拟清热化湿,通淋消石。

处方金钱草30g炙鸡金9g白金丸6g(吞)夏枯草9g黄芪6g木通3g瞿麦12g木贼草9g苍术9g槟榔9g

二诊服上方药10剂后,右腰突然剧烈绞痛,肌注杜冷丁后才缓解。伴有血尿,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头昏乏力,胃纳不馨,脉来弦细数,苔薄腻。仍守原意出入。

处方白金丸6g(吞)金钱草30g炙鸡金9g黄芩6g大小蓟各9g虎杖13g滑石9g木通3g焦米仁9g竹茹6g木贼草9g

三诊;7剂药后诸症缓解,X线复查;右有侧输尿管结石阴影消失,在膀胱三角处发现结石沉着。原方药续进7剂。

【按语】本例输尿管结石,按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可归属于"石淋"范围,由于湿热久蕴,尿受煎熬,杂质停滞,日积月累,结为砂石。在投以金钱草等清热化湿药的同时,使用白金丸(白矾、郁金)、鸡内金等消石通淋。服药10剂,结石移动,产生右腰剧烈绞痛和血尿,后经X线检查证实输尿管结石已下移膀胱。辨证结合辨病,清热化湿结合消石通淋,值得进一步研究。

八、塞因塞用治愈气淋一例

杨某,男,66岁。

初诊∶1976223日。

主诉及病史尿频,溺后余沥不尽,少腹坠胀,腰酸膝软,神疲乏力,纳呆失眠,病起已有半年。

诊查脉虚大无力,苔薄白质胖。

辨证证属中气不足。

治法治拟调补中气,升清降浊。

处方炙黄芪9g党参9g炙升麻9g乌药9g桑螵蛸6g怀山药9g防己9g川断12g大枣10滋肾通关丸9g(吞)14

二诊药后纳香睡安,小便次数减少,少腹坠胀亦减,余症如前,脉舌同前。原方加夏枯草9g,再服药14

三诊投药28剂,诸症明显好转。苔薄,脉濡。仍守前意,改用丸剂,以善其后。

处方补中益气丸120g;日服3次,每次6g(吞服)。滋肾通关丸90g,日服2次,每次6g(吞服)。

【按语】本例曾在外科做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液镜检脓细胞4050/HP,西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气淋"范畴。气淋多因厥少两经气化失。膀胱气不利而致。而本例则因年迈久病,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故久治无效。张老审其证而明其因,不从厥少而从太阴,不一味通淋而重在益气,此乃"塞因塞用"之反治法。

九、益肾化独法治愈膏淋一例

朱某,男,58岁。

初诊∶1975926日。

主诉及病史膏淋2年,小便如米泔,尿道有灼热感,溺后余沥不尽,时有腰酸痛,久治不愈。

诊查脉滑细,苔白腻质红。

辨证证属湿热下注。

治法治拟益肾化气,分清泌浊,拟萆薢分清饮化裁。

处方萆薢12g茵陈9g车前子9g(包)泽泻9g乌药9g茯苓9g细生地12g

丹皮6g黄芩6g焦米仁9g滋肾通关丸6g(包煎)7

【按语】患者2年前曾患血丝虫病,经用西药海群生等治疗,而后小便常见乳白色.,有滑腻之物,尿道灼热疼痛,经西医检查诊断为乳糜尿,属于中医学的膏淋证。经使用萆薢分清饮化裁治疗,分清泌浊,随证加减,始终以益肾为主,从根本着手,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