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桂枝汤加味治疗夏日感冒一例 赵某,女,38岁。 初诊∶1989年7月4日。 主诉及病史∶5天前发热、头痛,自服扑热息痛,汗出热退,头痛止。第二天症状如故,去医院检查,胸透及血象均正常,诊为"流感",经输液、抗菌治疗,症状略有减轻,后又加重。 诊查∶发热已5天,现体温39.6℃,头胀痛,周身酸痛,汗出较多,阵阵恶寒,一受风吹即寒战,虽时已盛夏,身穿毛线背心、春秋衫,犹有寒冷感。咳嗽气逆,唾白色泡沫痰,无胸闷胸痛,口干不欲饮,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浮。 辨证∶暑月感寒,营卫不和,肺失宣降,痰浊内阳。 治法∶调和营卫,宣肺化痰。 处方∶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4g、光杏仁12g、川厚朴4g、法半夏10g、生姜3片、大枣4枚,2剂 二诊∶1989年7月6日。体温下降至37.4℃,头痛消失,汗出减少,周身酸痛明显减轻,恶风寒感觉不明显。早晨起床时稍有咳嗽,痰沫很少;神倦乏力,纳食不香,纳后脘部如堵;苔、脉如前。属外邪已解,营卫未和,胃气不苏,脾运不健。再当调和营卫,佐以运脾醒胃。 处方∶川桂枝10g、炒白芍10g、炙甘草4g、生姜3片、大枣4枚、光杏仁12g、炒谷麦芽各12g,3剂 上方药服2剂后,一切症状消失,休息数日,即恢复如常。 【按语】前人曾有"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用之,无不应验,而江淮间惟冬及春初可行"之说。据此,时值炎夏。且又高热,桂枝汤似不可用。但患者发热虽高而舌苔薄白,且舌质正常,口虽干而并不渴饮,再结合症状分析,确系外感风寒而致营卫不和,故用桂技加厚朴杏子汤法,此舍时从证也。 七、葛根汤加味治疗颈椎病一例 陆某,男,56岁。 初诊∶1990年11月18日。 主诉及病史∶近2年来头晕头痛,时轻时重,时发时止,曾作"眩晕"、"神经性头痛"治,症未减轻,最近颈椎摄片∶第三至第七颈椎骨质增生。 诊查∶头昏晕,头转动稍快则颈部骨节咯咯作响,且昏晕更甚;头痛无固定部位,痛剧则伴有恶心感;血压正常;肩臂疼痛,尤以右侧为甚,抬举不利,手指发麻;大小便、饮食如常,苔薄白,脉息正常。 辨证∶寒客太阳,经脉不利。 治法∶驱散外寒,温通经脉。 处方∶葛根12g麻黄8g桂枝10g赤白芍各10g炙甘草5g川芎10g鸡血藤12g片姜黄8g桑枝12g,7剂 二诊∶1990年11月25日。各种症状均减轻,治法、方药悉循原意,服用一个月余,症状消失。 【按语】颈肩为太阳经脉所过之地。《伤寒论》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余常借用葛根汤以治颈椎病之属寒客太阳经脉者,取其能驱散太阳经风寒而温通血脉。临床运用时,如头痛者,加川芎以活血止痛;手臂凉冷者,可加细辛或制川、草乌以温经祛寒;肩臂痛剧者,加酒地龙以祛风通络止痛;手指发麻者,加当归、鸡血藤以养血活血。如能避免颈部受寒,并适度活动肩颈,一般两三个疗程都能改善症状,乃至无自觉症状,但有退行性变化的颈椎能否恢复正常,有待进一步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