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二钱某,男,58岁。 初诊∶1984年3月5日。 主诉及病史∶1978年患左肾结石,经服中药后于1979年已排出。此后常服金钱草茶,每年定期检查均无结石。1982年初停服金钱草茶,于1983年12月份左腰胀痛,小便色红,某医院B超检查∶左肾盂结石,黄豆大小1枚,左肾集合系统分离,积水1.2cm。 诊查∶左腰酸胀隐痛,精神较差,面浮。下肢浮肿,小便色清,怕冷。苔薄向,质淡。脉细软。小便常规∶蛋白(少)。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 辨证∶脾肾阳虚气弱,气不化水,水不行石。 治法∶补脾温肾,行水排石。 处方∶生黄芪20g炒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杜仲15g川续断10g金钱草30g炒熟地黄15g杞子12g仙灵脾15g鹿角片10g 琥珀粉1.5g,鸡内金粉1.5g。1日两次,蜂蜜水调服。 二诊∶3月20日。药后精神好转,左腰隐痛减轻,犹觉酸胀不舒。下肢浮肿已退,面部尚有浮意,怕冷。苔脉如前。原方黄芪改30g,加制附片8g。 上方连续服用两个月,怕冷已减,面浮退,色转红。5月23日因活动较多,腰痛加剧,痛及小腹、睾丸,小便时有中断现象。自服金钱草茶3杯,配合跳跃运动,待膀胱内尿液充盈胀满时用力排尿以冲击结石,结石排出,小便畅行,诸症缓解。B超检查;左肾结石及积水均已消失。嘱长期用金钱草代茶,吞服金匮肾气丸巩固治疗三个月停药。 【按语】本例为石淋的虚证。5年前排石后停服金钱草茶未及1年复又生成,症状所示脾肾阳虚证候。阳失温胞。气不化水,更不能推动结石,石停水行不畅。蓄积于肾。故治疗以补益脾肾之气,温阳化气以行水,使水能载石下行。在大队补益脾肾阳气药物之中配熟地、杞子滋补肾阴,取其阴中求阳之意;佐金钱草排不行气,琥珀、鸡金化石排石,调治不足3月结石排出。 十、通涩并进治愈尿浊一例 尹某,女,36岁。 初诊∶1984年10月30日。 主诉及病史∶1980年起患乳糜血尿,经服中药已愈。今从1984年6月份因劳累复发,再次服中药,乳糜血尿时轻时重。 诊查∶小便红混,夹有白色絮状物及小血块,排尿欠畅。食欲正常,但吃动植物油及蛋白质类食物症状均可加重。形体消瘦,精神疲倦,腰酸。舌苔薄白,脉细。尿常规∶蛋白(++++)、红血球(++++)。乙醚试验阳性。 辨证∶脾肾两虚,中气下陷,精微失固。 治法∶健脾益肾,补气摄血。 处方∶炙黄芪12g炒党参10g炒白术10g柴胡3g升麻5g怀山药12g藕节炭12g阿胶珠10g当归10g蒲黄炭10g 二诊∶11月7日。药后尿红混稍淡,絮状物及血块均已减少。原方有效,续进。上药加炒熟地黄12g。 三诊∶12月5日。服药4周,尿中絮状物已消失,尚有小血块不断排出,尿液暗红而混,精神好转。苔薄白,质淡红,脉细。病久气虚血瘀,络损失和。转从益气摄血、化瘀和络、固涩止血法。 处方∶炙黄芪15g炒党参12g炒白术10g当归10g丹参15g炒熟地黄15g阿胶12g(烊化冲)仙鹤草15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怀山药12g升麻10g震灵丹5g 1日2次,开水吞服。 四诊∶12月20日。服药1周,血尿止,小血块未见。原方续服。 上药调治两周,乳糜血尿已止,尿常规正常,乳糜脂(乙醚)试验阴性。原方去蒲黄、五灵脂、震灵丹,加杞子10g、茯苓10g,善后调理月余,病情稳定,并嘱进食少量脂肪、蛋白质食物,无不良反应,渐增加油脂、瘦肉、鸡蛋等食品,尿常规正常而停药。 【按语】尿浊有赤浊、白浊、赤白浊之分,本病属赤白浊。治疗分虚实,实者以分清泄浊、凉血止血法进治;虚者多在脾肾,区分脾肾主次治疗。本案病经反复,尿浊夹血,量多而无热痛,初投补中升清、益气摄血之剂,虽能取效但相隔十余天又复发,以血块、尿液暗红为主,根据"久病多瘀"及"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的理论,配用震灵丹通涩兼施,服药仅一周,乳糜血尿逐渐消失。震灵丹原用于妇女崩漏,有固涩化瘀止血功能,通补兼施,今用于乳糜血尿伴有气虚血瘀者每获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