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仰先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1-12-21

二、扶正活血、养阴润肺法治愈喉返

神经损伤导致失音一例

陈某,女,47岁。

初诊198293日。

主诉及病史∶失音3个月。三个月前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术后即发生失音症,3个月来病情益重,经五官科及外科会诊,认为喉返神经损伤,难以恢复。目前失音,咽干舌燥,烦渴多饮,头昏,颈部不能转动,肩背活动也受影响,手臂不能上举。

诊查∶面浮清瘦,痛苦表情,默默不言,或口动而无音。舌苔少,舌干,舌质红;脉弦细而数。

辨证∶肺络受伤,气阴亏损。

治法∶养肺通络,调补气阴。

处方∶南北沙参各15g天麦冬各9g党参12g丹参15g赤芍15g野百合15g五味子4g生熟地黄各12g玉竹12g蝉衣6g木蝴蝶4g甘草5g凤凰衣6g天麻粉3g(分吞)

二诊∶经过两周的治疗,证情较稳,失音有减轻之势,余症如前。舌苔薄,舌质红,脉细弦。依前法增强益气养血之品。

处方∶南北沙参各15g天麦冬各15g蝉衣9g木蝴蝶4g野百合15g五味子4g甘草6g黄芪15g生熟地黄各15g当归15g赤白芍各15g党参12g丹参20g川芎15g凤凰衣6g天麻粉3g(分2次吞服)

三诊∶经过两个月治疗,开始出现细微的嘶哑之音,但仅能在鼓足气力时讲上一两句短语。舌苔薄,质红,脉弦。治法同二诊,前方药继服。

四诊∶半年来舌燥咽干大减,声音逐渐增大,语言也流畅。尤其近1个月来证情更明显好转,发音基本正常,但多讲话咽部有紧束之感;颈部及上肢活动也基本恢复。舌苔薄,舌质涨红,脉细弦。仍宗调补气阴、养血润肺之法。

处方∶黄芪15g党参12g丹参20g炒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当归15g赤白芍各12g蝉衣9g玉竹15g野百合15g南北沙参各15g天麦冬各15g生熟地黄各15g凤凰衣6g天麻粉3g(分2次吞服)

198410月随访,已恢复原来接待员工作,虽整天工作,讲话也能胜任,精神充沛,心情愉快,复工后1年多未请过病假。

按语】失音与肺及会厌的关系最大。其病因主要有外感风寒、内伤痰热、贪食寒凉、肝郁气滞等,更有因大声呼号、歌唱悲哭等等而致使肺气不滋、会厌受损而发本病者。本病发病的原因在于;①手术创伤使络损血瘀,致会厌失职;②患者系接待员,终日言谈多,休息少,致肺气肺阴损伤、会厌失养。这与一般的失音有异。

本例的治疗主要有如下数法∶①润肺养阴∶本法对于恢复阴伤之肺络和会厌的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张潞云;"凡咽干声槁者,润肺为主"。确实,运用本法取得显著的效果,并且自始至终在运用它。②扶正养血、活血;本法在治疗过程中也是常用方法之一,它不仅对久病体弱、气血双亏者具有调补作用,更有助于受损筋络的恢复。本例在加用扶正养血活血药物之后,患者感到体力增强,又能发出语音并逐步增大,直至恢复到原有的音量,说明本法对于恢复神经功能是有一定作用的。③消风通络、清肺开音∶医者本例运用了蝉衣、凤凰衣、木蝴蝶、野百合、天麻等品以消风通络、润喉开音,对治愈失音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补肾、活血通络、消风化湿法治愈腰椎狭窄一例

唐某,男,37岁。

初诊1991824日。

主诉及病史∶腰痛十多年,近3年加剧。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腰椎狭窄。去年经外科手术后虽稍有好转,未几又发。目前腰痛如折,卧床不能稍微转动,日夜呼痛,不得安眠,饮食大小便均需人护理,食欲极差。

诊查∶面色萎黄,周身消瘦,痛苦病容。舌苔厚腻,脉弦细而数,按之无力。CT检查∶腰椎四、五节狭窄。

辨证∶西医诊断为腰椎狭窄。中医诊断为肾亏血滞、风湿阻络所致之腰痛。

治法∶补肾为主,佐以活血通络、消风化湿。

处方∶杜仲15g川续断15g熟地黄15g山药15g仙灵脾20g当归15g赤芍15g红花9g生苡仁30g生白术20g乌梢蛇15g威灵仙15g木瓜5g炙地龙15g甘草6g鸡血藤15g

∶麝香0.3g以保珍膏贴痛处。

二诊∶服上方药1周,疼痛渐轻,2周后痛势大减,食欲较佳,睡眠良好,能下床小步行走,饮食、起身均能自理,面色转华。舌苔化,脉弦。前方尚合病机,依法加减治之。

处方824日方加黄芪20g、炙蜈蚣1条,去木瓜,停外用麝香膏药。

三诊∶腰痛基本消失,登楼走路均轻松自如,且能骑自行车行较短的路程,但午后腰部有些疲软,午睡后即恢复正常。舌苔薄,脉弦。症情显著转好,宗法继治。

处方∶乌梢蛇15g生苡仁40g山药15g仙灵脾20g生熟地黄各15g杜仲15g川续断15g黄芪20g当归15g赤芍15g威灵仙15g独活10g炙地龙15g炙蜈蚣2条甘草6g

另服生晒参3g

1992312日随访,上述方剂连服5个月,患者一切良好,腰痛未发,食欲、睡眠、大便均已正常,并开始恢复工作。舌苔薄,脉弦。再以补肾扶正、养血消风之剂以资巩固。

【按语】腰痛之因繁多。本例经过检查诊断为腰椎狭窄,实乃肾虚不能充骨,致使骨间病变。再据证情分析,其卧床不能转动,日夜呼痛不安,饮食、大小便均需人料理,此即"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分析患者虚损之由,乃肾气虚惫、诸邪入侵而引起血滞不畅,致使风湿乘虚为患。由此可知本例属"肾亏是本,诸邪为标",故在治疗立法时即以益肾为主,佐以活血通络、消风化湿,并助以外贴法。当用上方药7剂后,痛转轻,14剂后痛势大减,20剂后腰痛消失,生活能自理。此后加黄芪,取其与当归配合;对重病后气血虚者有一定调补作用,使其精神、体力易于恢复∶加蜈蚣解痉止痛,对久病者具有消除余邪及预防复发的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