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1战:南龙有悔,北龙在天(2)方向东北,五世纪女王剧本开始接入

 十五志于学者少 2021-12-21

431年正月十五,檀道济率军从清水出兵救援围城已久的滑台。(正月丙申,檀道济等自清水救滑台)

正月十六,檀道济军抵达寿张,遇北魏安平公拓跋乙旃眷所部,檀道济率王仲德与段宏怒战北魏,大破之,随后转战高梁亭,斩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丁酉,道济至寿张,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帅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斩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不特么是咱南方战斗力不行啊!

檀道济大胜后开进济水,在二十多天里先后与魏军交锋三十余战,多次大捷(檀道济等进至济上,二十余日间,前后与魏三十余战,道济多捷

随后的路线看不懂了,或者说滑台又一次被放弃了。

檀道济将大军开到了历城,南辕北辙的没再提滑台的事,魏军随后率轻骑兵前后截击烧了宋军粮草,檀道济因军中乏粮高调宣布无法再进。(军至历城,叔孙建等纵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草谷,道济军乏食,不能进)

粮草,烧了······

图片

魏军随后开足马力攻打滑台,拓跋焘又派楚兵将军王慧龙增援。

此时滑台已经坚持了三个月了,粮食吃光了,守军已经开始吃老鼠了。(朱之坚守数月,粮尽,与士卒熏鼠食之)

到彦之这个拉裤的货至少连粮食都没有给将士们准备充足,你明明知道自己怂,你要指着将士们去守城拼命,却不给将士们备足能撑到来年春夏的粮食。

粮食和铠甲兵器可以烧了,造了,却一定不能给别人。

二月初十,魏军攻破滑台,朱修之与万余兵被俘。

檀道济也退军了。

从檀道济去的那个方向就能看明白这是要开溜的架势,根本就没考虑滑台的事,到彦之也是从历城开始努力奔跑自由是方向的。

檀道济撤军时遇到了惊悚剧本,军中出了叛徒。

宋奸报告了魏军此时檀道济缺粮困难。

魏军随后展开了追击。

宋军军心涣散,人人自危,即将崩溃,檀道济利用夜色掩护命士卒把沙袋当粮食进行点数,把军中最后的那点粮食铺在沙子上,魏军第二天看到后杀了那个降卒。(魏人追之,众惧,将溃。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馀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军见之,谓道济资粮有馀,以降者为妄而斩之)

檀道济兵很少,而魏军人多势众,骑兵四面八方而来,檀道济踏踏实实的自己穿着便装从容出营退军,魏军以为有伏兵随后撤了包围圈,檀道济全须全影的带回了队伍。(时道济兵少,魏兵甚盛,骑士四合。道济命军士皆被甲,已白服乘舆,引兵徐出。魏人以为有伏兵,不敢逼,稍稍引退,道济全军而返)

檀道济此次南撤也是顺着到彦之的山东方向走的,随后产生了崩盘山东半岛的效果。

青州刺史萧思话听说檀道济也跑了觉得天塌了,随后打算弃城自保,萧承之一再劝阻没有用。(青州刺史箫思话闻道济南归,欲委镇保险,济南太守萧承之固谏,不从

二月二十六,萧思话弃城逃奔青州南部的平昌(诸城西北)。

驻守下邳的参军刘振之听说了檀道济和青州刺史都撤了后,甚至连超级大后方的下邳都不守了直接弃城而逃。(丁丑,思话弃镇奔平昌;参军刘振之戍下邳,闻之,亦委城走)

图片

北魏最终没有来,山东半岛因此没丢,萧思话最终被抓回了建康,原因是因为青州治所的东阳城中有大量的物资,官军走了后百姓也要去逃命,最终都被百姓抢了烧了。(魏军竟不至,而东陽积聚已为百姓所焚。思话坐征,系尚方)

这侧面反映出了啥?

山东的储备和积蓄大大的有,檀道济并没有担当,或者说根本就没替国家考虑过。

檀道济在历城被烧了粮草后一路也撒丫子了,只不过区别在于他把队伍和武装全都带了回来。

其实如果他真的是为国着想的话,应该从历城撤到不远的青州治所东阳城顶住,东阳城也有着足够的物资去帮助他打好阻击战,至少山东不会丢。

他这一后撤,被到彦之第一批没吓尿的同志们再也禁不住精神摧残了,彻底崩溃后开始组团逃跑,这就是魏军没来,来了的话山东半岛这个时候就已经易主了。

宋军全面痿了之后,司马楚之上疏请求拓跋焘大举伐宋。

拓跋焘认为连年征战兵马久劳,不许,遣散骑侍郎周绍来找刘义隆求婚。

刘义隆没敢怼人家。(帝依违答之)

这是继拓跋嗣第一次南下后,山东地区第二次因为北魏的主动收手而意外得到了救赎。

还会有第三次吗?

此次刘宋北伐,打的实在是太现眼了。

图片

但客观而论,其实宋魏差距真的很大吗?

魏军根本没咋出动代人集团本部,拓跋焘更是亲自西进灭的赫连定,基本上主力就是原本北魏的南部军团。

宋军的军力、军备、粮草、船只准备的都是相当充分的,檀道济因不被刘义隆信任所带的兵很少,但却在二十多天里激战三十多场还大多都赢了,这说明魏军的南军实力其实很一般,并没有展现出拓跋焘亲率大军时那种摧枯拉朽数千里纵横杀伐的可怕战力。

回军时檀道济抖机灵是一方面,其实侧面也说明魏军的战斗意志和死磕水平真的都很一般,二十年后刘康祖率八千铁军组车阵撤退那也是堂堂正正丝毫不惧,但却被魏军彻底围死了,虽然杀敌万余但最终依旧被魏军全歼。

更为直观的体现就是山东都不设防跑没了,魏军却根本没来。

魏军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斗能力,其实都很一般,宋军交战的一直就是魏国二队。

檀道济能顺利逃走,其实更多是得利于此。

此战败在哪呢?

到彦之再怎么尿,归根结底也是领导的问题。

刘义隆确实是这个时代的南京委员长。

刘义隆从小到大,没指挥过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没亲临过一次一线战斗,但这位爷作为业余军事爱好者却对于作战这事极度看重,必须按照自己的计划打,甚至交战日子都得等中央的指示,导致了所有将帅都不敢担责。(上每命将出师,常授以成律,交战日时,亦待中诏,是以将帅趑趄,莫敢自决)

司徒雷登对运输大队长说过:毛先生没有你的私人飞机,因此只有等着同志们给他送去捷报,而你却要飞到每一个战场。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才能把工作干好,也不是啥事都需要事必躬亲,更不要说干的是你根本不熟悉不专业的事。

在战略上刘义隆根本也没琢磨明白,他认为黄河就是长江,随后这两千里的黄河防线完全是按长江那么布防的。

他不知道黄河不像长江那样永不结冰,他也不知道黄河的水量跟长江比起来那就是他的战力对比他爹。

他对于军权极度执着的控制欲和不安全感,是因为他死去哥哥交的学费和他上位逆转的经历。

到彦之拉的满地都是,不耽误最后盖棺定论的一个“忠”字。

他爹给他搭班子的时候选了个举世闻名的尿王做司马,其实核心原因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削弱荆州对建康的威胁。

结果历史很幽默,等刘义隆阴差阳错真的上位时,他手里放心能用的,也只有这位尿王。

檀道济虽然第二梯队上前,但却并没有太多兵权,刘义隆敢一上来就让檀道济督那五万兵去北伐吗?

他更担心檀老师吃得饱睡得着跟北魏的客官们去谈生意,毕竟徐羡之和他本人都很轻松的就得到了这位老师的服务。

这种人谁能都上,没有他不能卖的,关键心理素质还极好,从来走肾不走心,当年刘裕对他这么厚待他都能一觉睡到大天亮,这种没有底限的人实在太可怕了。

到彦之再尿,他能背锅,他不至于把刀架自己脖子上。

图片

刘义隆只是没有料到,他会在手握五万全副武装精兵的情况下离敌千里就尿出了史诗级的溃败。

图片

知道他傻X,没想到这么傻X。

此役后,刘义隆回忆起他爹的时候心情会很复杂。

给自己选了这么一位司马,真是眼光独到,用心良苦。

图片

431年二月二十二,拓跋焘伐夏大胜后回平城举行盛大宴会,祭告祖庙,朝中所有将帅和官员均得到赏赐,士卒们更是一律免了多达十年的赋税。

连年的大胜让拓跋焘抢的盆满钵满,因此代人集团上下的矛盾都被转嫁了,借着这个难得的全阶层被收买的宏观环境,拓跋焘开始要搞改革试点了。

南方大胜后不久,拓跋焘下诏:“如今北面和西面都已经被我们摧毁,我们要紧抓精神文明建设了,整顿过去被搁置和忽略的工作,推举过去隐居不出来做官的文化人,像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人,都是门阀后裔,当地翘楚,凡是才华能与卢玄相仿的,各州郡都要礼贤下士的给人家请过来。(壬申,魏主诏曰:今二寇摧殄,将偃武修文,理废职,举逸民。范陽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冕周邦。易曰:“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如玄之比者,尽敕州郡以礼发遣)

拓跋焘征召了卢玄等及地方州郡荐举数百汉族豪族出品来平城上班,因才而用。(遂征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人,差次叙用)

领导给了未来发展方向,地方开始把各地名士强行遣送平城。拓跋焘听说后立即下旨,要求一定礼遇人家,来去自由,不得强行遣送。(魏主征诸名士之未仕者,州郡多逼遣之。魏主闻之,下诏令守宰以礼申谕,任其进退,毋得逼遣)

这堆汉人为啥大规模的迎来了政治红利呢?

因为拓跋焘的外患解除了,他要开始捋顺和汉人的关系了。

这波政治东风下,最大的暂时受益者,是崔浩。

崔浩这几年几乎是扮演着张良的存在,帮助拓跋焘北扫西定南平,那位拓跋焘征请名士的模板卢玄,就是崔浩的外甥。(玄舅崔浩,每与玄言,辄叹曰:对子真使我怀古之情更深)

崔浩利用这个政治风口开始打算严格整顿朝中官员的品级,他要辨明官员的出身和姓氏等级,恢复九品中正制。(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

他外甥卢玄就劝道:“创立制度这事一定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去因地制宜,这是人家鲜卑人的天下,是代人集团的江山,赞成您这改革的能有几个人!三思啊!(玄止之曰: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有几人!宜加三思)

崔浩没搭理。

如果说之前崔浩仅仅是让代人集团的高层不满,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北魏统治阶级的全体开始对这个汉人产生愤怒。(浩不从,由是得罪于众)

崔浩埋下了祸根。

432年,拓跋焘开始治兵于南郊,准备伐燕。

此时的北燕,已经不是后燕二十多年了。

“五燕”政权来到最后一棒了,前面“四燕”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都是慕容家的政权,到了北燕时,已经挂羊头卖狗肉了。

话说慕容宝被拓跋珪赶到关东后一度有过一次暂短的反攻大陆,习惯性失败了。

真要能打回去当年就不会被打出来了。

慕容宝在回龙城的路上被舅爷爷兰汗弄死了,随后他舅爷爷又杀其太子慕容策及王公大臣百余人,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

398年4月,兰汗称帝,改元青龙。

因为兰汗的闺女嫁给了慕容宝庶长子慕容盛,兰汗留了他的命。

这个当年在北境爆炸的环境中带回了弟弟和小叔叔的少年郎在十多年后再次沧海横流显英雄了。

当年7月,慕容盛用离间计让兰汗兄弟互杀,兰汗随后被慕容盛乘虚干掉,于10月复国成功。

慕容盛的复国一度短暂的得到了北魏的尊重,因为拓跋珪娶了他妹妹当皇后,但好景不长,401年8月,慕容盛的表哥前将军段矶兵变,虽然慕容盛平叛成功,却最终重伤身亡。

慕容盛死后,由于幼子慕容定年幼,时任皇太后的慕容令的妻子丁氏拥戴了与她私通的慕容垂幼子慕容熙继位。(初,熙烝于丁氏,故为所立)

慕容令370年就死了,此时这位丁太后就算年轻也该快五十了。

慕容熙时年虚岁17。

一老一少的取向都值得商榷。

慕容熙上位后开始了大兴土木,用两万余人建了方圆十多里的龙腾苑,苑内筑景云山,广五百步,山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开凿天河渠引水入宫,又为宠妃挖曲光海、清凉池,建承华殿;军事上也不闲着,向北攻打契丹,向东和高句丽开战。

不够他折腾的。

这货还是个情痴,宠妃苻训英在六月想吃冻鱼肉,在十一月要生地黄,慕容熙表示逆天才能够证明我对你的爱,下令有关部门必须办到,办不到就干掉。(苻氏尝季夏思冻鱼脍,仲冬须生地黄,皆下有司切责,不得,加以大辟,其虐也如此)

等苻训英得病死了的时候,慕容熙一度哭昏,醒来后命人打开棺材和尸体交配。(苻氏死,熙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拥其尸而抚之曰:“体已就冷,命遂断矣!”于是僵仆气绝,久而乃苏。大敛既讫,复启其棺而与交接)

这么看,他会和五十多的老嫂子搞联动就一点不意外了。

口味确实独特。

慕容熙搞完女尸后命全国给他心上人服丧,命专人考核百官有没有眼泪,没有就处理。

407年七月,在天怒人怨下,中卫将军冯跋、左卫将军张兴等与冯跋堂兄冯万泥等二十二人结盟,推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首领,率五千多服役囚徒政变。

过场走的很顺利,慕容熙接着跟他知心爱人去另一个世界交配了,慕容云继位,仍用燕国号。

慕容云原名高云,是高句丽远支宗族,当年慕容垂隔代选中的孙子慕容会谋反时,高云袭击平灭了慕容会及其叛军,随后被慕容宝收为养子,赐姓慕容氏。

由于高云并非慕容氏血脉,所以后世开始称其为北燕。

慕容云继位后两年,又被宠臣离班、桃仁杀害,他当年上位时的重要股东,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武邑郡公冯跋随后平叛继位。

瞅瞅那堆官职,慕容云被干掉其实就是个时间问题。

冯跋,长乐信都人,永嘉之乱时其祖父冯和避乱于上党,父亲冯安,勇武有器量,是西燕慕容永的将军,西燕被灭后,冯氏被迁到和龙(今辽宁朝阳)。

之后冯家的奋斗史就不讲了,不重要,总之冯跋这位汉人是个英主,上位后开始励精图治,给辽北迎来了难得的20多年美好时光。

内无漏洞,外敌就不好做文章,北魏这些年也一直没往东边看。

430年,冯跋病死,其弟冯弘逼杀冯跋太子冯翼自立为帝,拓跋焘不困了。 

432年,拓跋焘伐燕。

七月,拓跋焘至濡水,遣安东将军奚斤征幽州民及密云丁零万余人运攻城器械出南道,会师于和龙。

魏军所过之处一路如归,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郡降魏,拓跋焘轻松来到和龙城下,随后以一路裹挟而来的三万燕民挖围堑去围困和龙。(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郡降于魏。魏主发其民三万穿围堑以守和龙)

拓跋焘是那种悟透了战争精髓的人。

人口与阶级的意义,怎样去奴役驱使不同阶级和种族去达到自己目的,他已经开悟了。

八月,冯弘派数万人出战,被打死一万多,与此同时魏平东将军贺多罗攻带方,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攻建德,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攻冀阳,皆拔之。

九月,拓跋焘引兵而还,徙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郡民众三万家于幽州。

北燕在短短的一个夏天被打残。

军事输惨的同时,内部还出现了叛国的王子。

冯弘的嫡妻王氏生的冯崇本是太子,但冯弘即位后却立慕容氏为王后,并将冯崇调离中央派去镇守和北魏接壤的肥如(卢龙县)。

咱也不知道这种人事安排是咋考虑的。

冯崇的同胞弟弟冯朗和冯邈私下商量后逃往辽西去劝说冯崇投降北魏。

十二月十九日,冯崇派冯邈前往北魏沟通投降事宜。

433年二月,作为投诚好榜样,拓跋焘以冯崇为都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幽·平二州牧,封辽西王,录其国尚书事,食辽西十郡,并可按照朝廷旧制有权任命尚书、刺史、征虏将军以下的官职。

作为冯崇投诚的重要股东,冯朗也成为了早期拆迁得到好处的钉子户,在北魏历任秦州和雍州刺史,封辽西郡公。(世祖平辽海,熙父朗内徒,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

这位冯朗后来在长安当刺史的时候,生了个闺女。

他这个闺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时隔六百年继吕雉之后的第二个女王级政治家。

434年正月,冯弘遣使请和于魏,拓跋焘不许。

闰三月十八,冯弘再派使者上疏北魏请罪,求当藩属,并乞求拓跋焘给机会纳自己幼女充实其后宫团队。(辛己,燕王遣尚书高上表称藩,请罪于魏,乞以季女充掖庭;魏主乃许之征其太子王仁入朝)

拓跋焘同意了,召北燕太子冯王仁和其妹来平城。

这个被冯弘上供的小丫头成了拓跋焘的左昭仪,对于七年后即将出生在长安的那个小侄女,起到了重要的铺路作用。

冯弘面对拓跋焘要求一儿一女的征召光把闺女给送过去了,没送儿子。

然后这闺女白送了。

六月,拓跋焘派抚军大将军拓跋健等再度伐燕,割了北燕庄稼后又迁徙了大量北燕百姓回国。

转过年来435年七月,一年一度的东北旅游再次成团,拓跋丕又去和龙拆迁了六千口男女。(秋七月,田于棝杨。己卯,丕等至于和龙,徙男女六千口而还)

这次迁往平城的六千人中,有一个刚刚生过孩子的女人,姓常。

这个女人作为亡国奴此时身份比较卑贱,但她后面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拓跋珪那“子立母死”制度的重要受益人,随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将六年后即将出生的那个小丫头带到帝国的前台。

436年,北燕还是被拓跋焘挤兑亡了。

不过此时这个国家已经不重要了。

北燕送往平城的三个女人,最终蝴蝶效应的在东北振翅的二十年后卷起了风暴,环环相扣的控制住了曾经蹂躏她们的庞然大物,并永远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历史之神,您真的是最伟大的编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