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解除“阳虚怕冷”的方子,简单6味药,疏肝解郁,温补肾阳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1-12-21

天气只要一转凉,很多人都会很怕冷,这很正常,可对有的人来说,这种冷可不单单只是怕冷那么简单,是那种侵入骨髓,寒风刺骨的那种冷,这种生理现象就有些不正常了。

有的人就会说了,那肯定是身体的阳气不足了,所以才会怕冷,不,这种情况不一定都是阳虚,多是源自于肝气郁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中医上讲,肝主情志,如果你长时间的心情不好,就会导致肝郁气滞,肝郁时间久了,就会伤及我们的肾阳,身体阳气的升发还需要依靠肝来运转,肝肾本同源,如果肝气不舒,肾阳则不能在身体里很好的温暖全身,就会表现出浑身发冷,尤其是腰部和背部还会出现寒凉的现象,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要从根源去解决问题,首先要疏肝解郁,再去温补肾阳,肝气舒畅了,阳气的升降才会正常。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既可疏肝解郁,又可温补肾阳的方子,首先用四逆散打底,随后再用附子和肉桂入药。

我们先来看看这四逆散,它是由柴胡、芍药、枳实和甘草这四味药材组成。柴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味苦,性微寒,入肝、肺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芍药,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芍,味道苦酸,性味寒,入肝、脾经,具有平肝阳、柔肝解郁的功效。枳实可理气解郁,与柴胡一起,一升一降,甘草则起着调和的作用,和上面三味药材相结合可使邪气得到郁解,让全身气血得以调和。

再用附子和肉桂入药,我们先来说说这附子,味辛,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一些因阳虚所致的肾阳不足、畏寒畏冷的人群有着不错的效果,肉桂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之前也给大家讲过肉桂,和附子一样性质属热,具有引火归元,补火助阳的功效,这两味药都可以温补肾阳,补足命门之火。

先用四逆散打底来疏肝解郁,再用附子和肉桂来温补肾阳,如此一来,肝郁也得到改善,肾阳也充盈全身,让你从根源来改善怕冷毛病。如你身边有此类人群,可收藏起来,找中医加以辨证。

:上半身有火,下半身虚寒。分享一个35年前的男科医案:中医常用此方,治上热下寒icon。

我发现每年一到冬天,就有很多关于上热下寒的留言咨询。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35年前,我就受恩师指点,悉知其中道理。

当年,我在参加临床之前,恩师给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他近半年的医学笔记都看完,他要考。

我那时候心气足啊,觉得自己会的已经很多了,直接跟着出诊都没问题。结果让我坐在书房里看笔记,一看就是一整天。没办法,我找了其中一个关于上热下寒的讲解,去敲恩师的诊室门。

我说:“书里说,上热下寒就是寒热错杂,上为热证icon,下为寒症。既然如此,先把上面的虚火降下来不就得了,由上至下嘛!”

结果恩师生了气,说:“你脑子里的思路,还停留在书本上,浅薄的很!”

接着他随手将桌上的问诊记录丢给我,说:“拿去看完了再来找我!”

被劈头盖脸说了一顿,我冷静下来,回去仔细看了这个病例:

此人是个功能障碍患者,男,30岁、

除了功能上总是没有想法、冷淡无力。还伴有一下症状表现:

1.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2.口干口苦、嗓子发干;

2.双脚冰凉,下肢十分怕冷。

舌质红,唇色也是红的,显然,这是上热下寒之症。

可再往下看,我糊涂了。

这位患者曾用过清热去火的药,结果下肢怕冷的情况就会加重;后来他再用温阳暖身的药,嘴里上火的情况又加重了。

这可如何是好?

我见这医案后面附了方子,老师刚刚写在上面的:

鹿角胶icon、仙灵脾、桂心、熟附片、大熟地黄、枸杞子、怀牛膝icon、泽泻、黄柏。

看到此方,我如梦初醒。接着去找老师,我说:“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这个患者的病根,是肾阳不足,对吗?”

这是恩师满意的点点头,对我说:“你小子,还算有些头脑。”

为什么说他的上热下寒,是因为肾阳不足所致?

首先你看,由于患者肾阳不足,源头在肾,也就是下焦icon。

下焦阳气不足,就是有虚寒,虚寒表现在下半身,肾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下身发凉的表现就更加严重。

下面的寒气越重,越是逼着阳气往上窜,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上火;

而肾阳不足,就不能温煦肾水,从而引发功能障碍。

这时候你先去火,还是先温阳,都不过是“表面功夫”。

结果不出所料,那个患者在一诊之后,明显感到嘴里的溃疡少了,手脚温度差不多,下半身不再特别怕冷;继续用原方加减二诊,功能基本恢复,能够顺利完成生活。

从那之后,这个方子在我手上也发挥了用处。

这三十多年来,我用它加减化裁,治过的患者少说也有千余人。

简单说一下这个方中用药的道理:

1.附片icon、鹿角胶、仙灵脾、桂心——滋补肾阳;

2.熟地icon、枸杞子——滋补肾阴

为什么阴阳都要用?

中医认为:善补阳者,必须于阴中求阳。

3.牛膝——有利于引热下行

4.泽泻、黄柏——泻热滋阴。

这样一来,患者阳虚icon之本得到改善,虚浮之火得到抑制,身体阴阳的平衡,上热下寒也就随之恢复了。

其实,关于这个上热下寒的问题,中医用的调理原则是相当灵活的,有的人要同时温阳滋阴,有的人则需要先清热去火。

一个人一个治法,才能保证“药尽其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