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斜阳摇红 2021-12-21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属于印度教供奉毗湿奴的神殿。整座寺庙都是使用红砖所砌成,在路线的地理位置属于小圈的东方。虽然该寺庙在小圈的路线上,但前来的游客不算多,Mr.Angkor 也只来过两次。但他的砖头浮雕还满值得一看。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哈沙跋摩所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位于皇家浴池之南。豆蔻寺建于 921 年,19 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太太吉祥天女。

建筑特色
  • 特有的红砖浅浮雕

  • 特有的五座砖塔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开

  • 尺度不大

  • 塔的上方结构有一层层的密簷

该庙建盖于西元 10世纪早期,属于吴哥窟早期寺庙。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寺庙经过重建

荳蔻寺在经历五百年的风霜,整个毁灭掉了,本寺庙是经过法国的考古团队所进行修复的。其中以中央塔 (最高) 修复的最为完整。其中,法国人在修复残缺的砖块时为了让游客了解修补的部分,特别在新修补的砖块上打上 “CA”两个字母,用以区别新砖与旧砖,而 “CA” 则是为“Conservation Angkor”的缩写。

荳蔻寺位于大/小圈

荳蔻寺位于吴哥遗址群东南边,属于大/小圈都会经过的行程,小圈一天的车资约 12 ~ 15 美金,大圈一天的车资约 15 ~ 20 美金。建议游玩时间约 15 分钟。

PRASAT_KRAVAN_MAP

荳蔻寺游览介绍

荳蔻寺在尺度上非常小,共有五座塔建立在基座的平台上,五座塔一字排开,全都是红色砖块建造,中央塔较高,特别漂亮。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属于印度风格的庙。整座庙除了底座基台、门楣与结构梁柱为石头所制,其余所有部分皆为砖头。该寺庙是毗湿奴神殿,毗湿奴 (Vishnu) 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在塔的上方结构有一层层的密簷,向是一片片叠起来的蛋糕,密簷在结构上并没有实际功能,单单为了修饰建筑物的视觉呈现。密簷叠出一层层的线构成一种秩序上的美感,且在转角的部分,有很多结构的变化。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在这五座塔前,都有一台阶,每个台阶的前方都有石狮子在镇守。柱子为八角形很特殊。每块砖头贴密整齐,结构紧实,欧洲的考古团队特别欣赏这些砖块的砌作工法。

吉祥天女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该寺庙的中央供奉的是毗湿奴神,因为 Mr.Angkor 到的时候正在维修,并不开放进入,所以没有拍摄到该毗湿奴的浮雕,而面对神殿的西塔内供奉的是毗湿奴神的太太,吉祥天女 (Laksmi)。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中间的就是吉祥天女,在两侧有供养人。在图片上可以看出砖块的颜色有深有浅,浅的砖头就是新建造的砖。砖雕是先盖好后,在进行雕刻。这种浮雕在早期是看不到砖的,因为上面会敷上一层灰泥。由于时间久远,灰泥剥落,才露出砖头拼接的砌痕。

游览心得总结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该庙尺度非常小,游客来的也很少 (因为走 3 分钟就结束),但是特别的是在砖雕的部分很精致,属于印度教供奉毗湿奴的神殿。在路线的地理位置属于小圈的东方。

荳蔻寺,又称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这边由于观光客不多,想跟小朋友照相,这边很适合 (而且不用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