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级教师林志超:我对班会课进行的5次微革命丨关注

 张福涛lu70kpm9 2021-12-21
图片

从应付着上班会课,到构建“成长课程”“开学课程”“入学课程”系列课例,特级教师林志超专注班会课设计研究已13余年,他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班会课的研究、调整、改革以及创新的呢?5次班会课微革命你值得学习!


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不是在学生出了问题后去探寻如何艺术应对,应该在于学生出现问题之前的引导教育。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修养”,让学生做到知而善行,是不是就能把问题消弭于萌芽状态,做到防范于未然了呢?

第1次设计革命:

悬疑呈现,身临其境

我开始进行班会课的设计,期待能走入学生心灵,真正帮助学生,为学生解决问题,以课程的方式去引领学生。之后,我开始真正去用心地设计班会课,记得那是一节《让世界看见你》,是对一个毕业班孩子的引领。

我以盲人音乐家安德烈·波切利的励志成长故事为线,采用了悬疑的方式讲述,每一段文字的出现,都在前段内容多次猜测后呈现,每一个板书都在学生验证后写上,为学生创设了不断去猜想,去深究,去验证的情境。就这样,这节课我带领着学生自己去经历故事,去“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经验和情感纳入其中,学生一次次受到感染、震撼和教育。课后,学生坦言,那个12岁就失去光明的盲童,他的励志故事,让他们看见了光明的未来,在毕业考试冲刺阶段,个个精神抖索,动力十足。后来,我把这节课带到很多地方,受到了好评。

这是我第一次对班会课设计进行的创新,是对一个故事讲述方式的创新,创设了悬疑呈现的方式,引领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去猜测、去验证、去感悟,从中看见最好,形成经验并收获成长。

第2次微革命:

模拟经历,唤醒自我

第二次的创新,是一节生命教育课。上这节生命课的目的,是希望能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

我设计的时候,想起了一个心理学家给自己的一群研究生做的“生命测试”,他让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上自己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5个人的名字,然后把5个人装上热气球去海上旅行,创设了热气球遭遇暴风雨,不断下坠,不得不把热气球上的人不断抛出。我让学生尝试不断地删减纸上的名字,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关爱。当时自己觉得蛮震撼,就给学生试了一下,满满自信的自己却发现学生由于年龄、心理承受能力上的不适合,效果并不理想。

接着,我开始了第二次改变,试着对接学生的认知起点,寻找学生可以接受感知的方式,就同样这节生命课,做了调整。我让学生回去构想自己的生命未来,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梦想是什么,最想实现的愿望。之后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去删减自己的生命愿望,让学生去体验“得到之后又失去”的感觉,这个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愿望的美好,生命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不愿失去的是哪个愿望,若给你跨越时空的机会,你会代表哪个年龄段的自己,去跟那个年龄的自己来提提要求,说说想法。

这个课例创设了“预见美好”又进行“删减体验”的过程。第二次对班会课创新设计,创设了把学生纳入经历过程的情境,引领学生在自我参与的过程中,去选择、去发现、去觉醒,引领学生在情境中深刻感悟,唤醒学生成长。

第3次微革命:

细节切入,完善自我

2013年,我开始了班会课设计的第三次革命。开始把点放得很小,把视角集中在改变学生身边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真正改变。

这节课的题目叫《谦谦君子,知书达理》。针对学生之间见面不打招呼,不礼貌待人的不良风气。引入一张孔子拱手礼的画像。

图片

师(出示孔子像):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谁?

生:孔子。

师:不错,我们的祖师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你们知道,他的两手放在了胸前,这个姿势叫什么?

生1:一个简单的习惯性动作。

生2:天气冷,搓搓手暖和!(学生笑)

生3:是在行礼吗?

生4:我觉得是一种礼仪。

师:是的,一种行礼方式,叫“作揖”。那么从图上看,孔子的这个作揖姿势是见到了谁?

学生的回答,得到一片笑声。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凡是有带上“子”的,学生知道的历史人物,都说了一遍。

师:他若见到大王,可以用这个姿势吗?(两手得放额前)对尊者行上礼(双手放头上)同辈行中礼,双手放胸前;下辈可以行下礼,双手放肚前。

这种拱手礼很讲究,江湖人士是抱拳行礼,先礼后兵;而女孩子的双手放腰部,屈膝行礼,显得女子的一种温文婉约。

孔子画像,大多这样的姿态,为什么要这样?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学生表示:显得很有礼貌,他是大圣人,儒学讲究以理服人,以礼待人,显得很谦恭。

师:古人行礼的时候,给长辈、同辈,连女人作揖也都有不同的动作规范。为什么这么复杂?见个面,还这样手摆来摆去的,哼哈一句,或者点个头,甚至互不搭理,都简单呀?

学生纷纷表示:一种尊敬,文明,显得知书达礼,谦谦君子,很有修养。

师:的确,显得很文明,有教养,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提倡做人要有“谦谦君子”风度,凡事要“知书达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如何“见面有礼”这些问题。之后,呈现学生日常见面招呼情况,引导看见自己,发自内心探讨如何去改变,并拟定行动表,落实带日常行为上。

这节课在一次公开展示活动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引领了班会的改革。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甚至豁然开朗的方式去引入,以身边的小事展开,创设让学生看见自己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发自内心地探讨如何去改变,并以行动表示的方式去落实。

之后,我立足学生,围绕学生身边的小事,设计了大量的班会课,比如指向习惯培养类的班会课《学会倾听》《如何安静》《告别坏情绪》《不做马大哈》,有指向品质提升类的班会课《懂得感恩》《学会团结》《友善待人》。

第三次革命,在于细节切入,捕捉学生教育生活中的习惯、行为等方面的不足,围绕学生最日常的内容展开,引领学生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辨、理一理、做一做,从“不足-看见-醒悟-行动”的教育过程,促动学生“知行合一”。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自我生动特色,让感悟更深刻,学生更喜欢?需要更深入地进行班会课的设计和打磨,我思索着,能否用一种创新的模式。

第4次微革命:

从“六个一”,情境模式

于是我开始了第四次班会微改革,对班会的设计模式和课堂上课方式作了调整,进行微革命。在课例设计方面,做到“六个一”:一个深刻有趣的引入、一则经典故事的分享、一次身边经历的模拟、一番辨别是非的讨论、一个内心感悟的提炼、一项付诸行动的落实,期待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感悟,真正深入学生内心,落实到行动上;再后来,为了更加突出趣味性和情境化,我把“六个一”变革为情境模式:“引入戏”“故事屋”“情境剧”“两难题”“感悟单”“行动表”,更为形象童趣,更有情境味。

我创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戏、情境剧,能够启发学生感悟的素材,并在班会课中大量运用,对班会课教育做了延伸的行动,把班会课的“知”,日常行动的“行”,及教育评价的“评”进行一体化开展,在日常常规中去落实,活动中去开展,在教育中评价。真正做到班会课从“知”的层面落实到“行”的层面。遵循了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的课例设计,班会课更生动,更受学生喜欢。

第四次微革命初步形成了班会课设计的模式,班会课更具情境化、更有趣、更契合学生的学习内化。

第5次微革命:

灵动课堂,生命成长

第五次改革,是在班会课堂教学方面,创设灵动班会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为我所用,为课堂所用,使之变为“活水”,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微革命。

一是“让学生先开口”,挖掘学生现有的认识,大量运用小调查,现象反思等,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的方式,来呈现学生已有知识和价值观点,进而引发认知的冲突,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加以深入的了解和辨析,以便重构知识;

二是“善用学生体会”,通过情景剧表演,日常视频的呈现,呈现学生的思考和表现,通过引发学生的辨析,顺着学生的思路延伸下去,步步追思,引导学生从不懂如何解决,到生成预防新知,达到班会课堂活动的目标;

三是“妙用学生两难”,设计了生活中的两难题,这些现象都是在学生身上发生或是身边发生,通过让学生选一选、辨一辨的方式,进行因势利导,选择最佳解决途径,从而生成智慧的应对方法;

四是“精用学生感悟”,一节班会的精彩,在于学生的感悟是否深刻,更在于对学生精彩感悟的提炼,课堂上,接学生言语中有意义的“下茬”,精要概括,让学生自我感悟的内容,成为学生自我行动方向,让学生在感悟中明理,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课堂上闪烁。这样的班会课堂,一下就愈显生机,盈溢机智,充满灵动。

第五次微革命立足于班会课堂,捕捉学生生成资源,创设更加灵动的、机智的、富有生气的课堂,收获学生的生命成长。

我对班会课的研究和设计,跨越了13个春秋,经历5次改革性的思考。这个过程中,稿件设计、课堂实践、打磨修改,是一个费神耗力,艰辛漫长的大工程,需要付出足够的智慧、耐力和毅力。当时,动员很多人参与进来,我的学生,我校的老师,我的工作室团队都动起来。我的家人也不例外,设计之初的模拟上课,把孩子当做学生来提问,回答,以求准确了解学生的所知、所思、所想,而孩子都非常完美地给我了答案,给了我很多的思路。

班会课研究之路还在伸长,研究学生,研究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也让我们在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收获一路风景,收获一路好心情。

作者 | 林志超,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著有《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德育特级教师的班会微革命》《小学班会开学第一课》《了不起的一年级——创意入学课程》等

本文编辑 | 李孜

责任编辑 | 李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