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入局文旅,留给传统文旅人的时间不多了

 主题公园设计 2021-12-22

我前几篇文章认同了元宇宙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去往元宇宙路上的今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数字化,与现有的互联网连接。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首先建立了人和人信息沟通的桥梁,接着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中购物,现在朝着物联网方向前进,汽车、手机、家电等都开始智能化发展,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的眼鼻手口。可是无论现在的互联网如何发展,线上线下仍然存在,这个界限即是互联网留给传统产业最后的喘息机会,一旦他们从线上迈向线下,带来的将是碾压式的降维打击。(降维打击这个观点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多次)

前车之鉴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年来自“互联网+资本”进入过的行业发展情况,2012年以来的滴滴,通过app打车补贴获得用户,通过司机补贴获得司机,起初用户和司机都可以通过资本不计成本的补贴获得利益,人们在免费或很少钱打车中获得占便宜的乐趣,而这一切对于出租车行业是致命的打击,因为传统行业的特点是无法拼价格,现在呢?出租车也加入了滴滴平台,滴滴一面手握大量用户,一面手握所有车主的生杀大权,再也不用补贴车主或者用户,反而可以从车主那里抽取利益,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消费习惯恶意提高用户消费,这些成立的源头都是因为互联网是一个有技术瓶颈且可以形成自然垄断的行业。当互联网与资本联手,无论他们的“魔爪”伸向哪个行业,其行业都将面临生死浩劫。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线上购物平台的崛起对商场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饿了吗、美团等对餐饮行业形成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携程、驴妈妈等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订酒店直接抽取商家高达15%的利润.....互联网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重塑了整个世界的产业生态格局 ,坐以待毙不思进取的原来的行业龙头公司,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世界里逐渐失去话语权,而这一天已经到来。

线上线下的观点已然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产业逐渐的发展成熟,线上互联网不断将产业链向下延伸拓展,传统行业该何去何从?

加强监管

国家其实在这两年已经注意到中国的网络发展快速到不可控的地步了,一方面由于没有隐私保护相关法律,中国的各大互联网相关公司肆意获取用户数据,一方面由于监管困难,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用户反向推送碾压传统行业于无形。因此今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一方面强调注意个人数据的获取界限和用途保护个人隐私,另一方面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数据需要在国家有关部门备份。

除此之外还点名互联网公司应该更多的向高科技领域发展,而不是围着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做文章,甚至抢走卖菜叔叔阿姨的工作。

文旅当自强

我们说回文旅行业,这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区别是一直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即使是今天,那些天造的自然景区仍然以地方垄断为主,大部分在地方的景区管理委员会手里。听听这名字就知道其行业的落后程度。而随着文旅产业继房地产之后成为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块肥肉。

而偏偏坐拥金山的众多景区由于习惯了占山为王,收取门票已经很难再适应今天口味越来越挑剔的游客了,网上疯传的文章“为什么中国百分之九十的景区都亏损?”说出了文旅行业的现状—落后。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头部文旅企业开始技术输出、运营输出、管理输出...但是,很多头部企业的成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获得了政策红利或地理位置红利,真正操作输出的时候又会遇到种种问题,简单的说文旅行业的发展程度还不如商场购物中心或者房地产这些传统行业,他们没经过自由市场的洗礼,自以为的优势也在如今变化莫测的世界中变得越来越“靠运气”。

文旅人断不可以菜市场卖菜人一样自居为弱者等待国家的庇护,靠外力庇护只能获得短暂的欢愉,而失去自强自立的能力和成长的机会,而应直面形式之严峻,紧跟时代步伐,小步快跑加速产业升级。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数字世界,网络重塑的将是方方面面的,在这个滚动向前的洪流之中,必须学会游泳,必然加速前进,必须转型升级。

分析利弊

我们来分析一下互联网公司下场与传统文旅企业竞争的利弊。

1)数据量

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的数据量与传统文旅行业靠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传统的方式一定存在非常严重的幸存者偏差,而互联网的数据量却可以尽量避免这个问题。

2)用户偏好

文旅行业所售卖的产品及服务很大程度通过表面数据无法识别,而要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人们最需要的文旅产品往往是现实中还未曾出现的,这就需要对游客的偏好及未来行为进行预判。

比如抖音,在第一次申请时抖音为了了解客户会让客户选择关注的倾向,然后在视频推送时根据倾向推送个性化视频。但是他不会完全按照用户选择的内容推送,还会通过计算和预判推送些其他的视频,当用户在其他视频上(长腿美女)上花更多的时间,比如一个25秒的美女视频用户看了40秒,而用户自己选择喜欢的健身视频50秒他只停留了10秒,那么抖音的后台数据就会认为用户实际上更喜欢的是美女视频,因此会增加美女视频的推送数量,这样才形成了上瘾式的抖音爱好者。

这里面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以为的我们的偏好跟我们实际的偏好本身就有偏差,当有第三方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消费者时、很多时候消费者会撒谎。

因此,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积累,真正知道用户需求的是那些线上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如果说当年迪士尼公司通过对媒体的话语权引导了游客的消费倾向,今天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通过完全了解客户需求而对其进行投其所好的产品供给。

3)产品供给

如果把互联网变成一种辅助文旅行业发展的技术手段,那么对于传统的文旅行业发展是十分有益处的。可是,由于文旅行业一直游离在主流产业发展之外,当其他行业都完成了产业升级的今天,很多景区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梦里,国家反复强调不要只守着门票这个财路,要积极降低门票甚至不收门票,提高其他收入能力。国家甚至强制降价门票,一方面给假期游玩的百姓一实惠,一方面他是看到了看门收票的产业模式已为暮年,倒逼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这样的头部企业也肩负着帮助全国的景区产业升级、管理升级、运营升级的历史使命。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互联网公司已经跃跃欲试,按耐不住冲下场的冲动。留给传统文旅人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互联网科技变成文旅产业的工具,那么未来就会被工具所左右。彻底失去话语权。

我的意思不是拒绝互联网,恰恰相反,我的意思是传统文旅产业需要拥抱互联网,现在谈判合作未来还可一起坐着分蛋糕。现在不合作,未来必然被踢出局。

按照我们公司类似商业模式的咨询公司,其筹码是获得更多的景区运营权,因为在用户分析,获取用户,提供产品方面根本不占优势,唯一的优势是通过获得景区运营权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一方掌握用户,一方掌握景区产品,由于用户是一定要去景区这个物理空间消费的,因此当双方都能有绝对一方面的话语权时,这就是势均力敌的谈判。

商业模式

如果掌握最多景区话语权的文旅公司,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管理所有景区的网络平台,将互联网技术变成辅助文旅产业升级的技术手段,那么就避免了被外行弯道超车的可能。

比如像我们公司:

第一步:可以尽量通过谈判获得更多景区的运营权,而不是把重心放在通过运营管理输出获得的眼前利益上(我们看前面讲的互联网思维在获得话语权时不惜重金补助以获得行业垄断的商业模式屡试不爽);

第二步:当我们获得足够量的景区运营权时,可以通过降低门票或免门票的形式获取更多游客,再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游客大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游客需求及消费偏好;

第三步:将所有运营管理的景区都变成娱乐化商业消费场景,用互联网技术连接用户,引导消费者到这个场景中消费。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很多商场及商街也开始娱乐化转型,他们与景区也存在竞合关系。

这个三步走的商业逻辑完全复刻了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只是我们将互联网变成了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支持。

而如果我们仍然走在老路上,当阿里系、腾讯系小试牛刀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一方面手握用户数据,一方面大刀阔斧的向那些经营不善的公司购买运营权,一方面通过游客分析为游客推送定制化游线及旅游产品,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那时传统文旅人将失去谈判筹码。

像现在的行业现状,靠信息不对称获得利益,靠“专家”分析获得利益,靠“智力输出”、“管理输出”获得利益?这些在失去景区控制争夺权及用户数据的那一天开始,所有“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在计算机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现在也许还有机会将互联网技术变成文旅行业的技术工具,这个窗口期正在闭合,很快互联网大军袭来将不会再有谈判,而是碾压式洗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