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都需要改错本

 呼吸科的故事 2021-12-22

        记得以前上中学时,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弄一本错题本,如果有错题就写在这里,然后考试前除了浏览一下书本以外,重点就是看一下错题本。直到大学还有同学在用错题本的方法进行复习。

         错题本学习法重要是要对我们所犯下的错误进行反思,找到错误的原因,了解错误的后果,以及避免下次再犯的一些细节和策略。但是人生哪有不犯错,甚至可以说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犯错的可能永远存在。

        工作后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复杂和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回顾近二十年来的经历,可以说自己犯下了不少错误,也看到了别人犯下了很多错误,而其中又有很多错误是一犯再犯。我们有不少医生会在诊断搞清楚后,大发感慨,有的老医生也会在年轻医生面前谈论曾经经历过的种种往事,期许年轻医生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还记得北京协和医院的张孝骞教授吗?那位天天扎根临床,用小本子记录着在协所所遇到的一个个疑难杂症患者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日后成为协和重要的宝贵财富。这些本子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错题本和改错本,虽然有不少成功诊断的病例,但协和医院的医生也不是神,不是诊断率100%的大神,而是和我们一样也会犯错的普通人。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张教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记录,探究错在何处并提醒自己如何不再犯错的宝贵的错题本。

         虽然张老已经离开我们30多年了,现在的技术也好了不少,电子化的表格、各种用于记录的软件应用、随时随地用于拍摄的手机,大量的影像学资料,这些张老想都想不到的东西正成为我们手中最好的错题本,可是却越来越少人去重视这样的错题本。

         我在想如何更好地提高我们的临床诊断水平呢?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动态的过程,与我们获得资料的多少和重要程度和可靠程度相关,也与我们的临床思维有关。以前对于诊断的准确性仅有模糊的认识,虽然直觉告诉我,在病理或者最后诊断之前,我们初步诊断准确性能有50%就非常不错了。但是我想在今年底就开始尝试去在表格里设定一个初步诊断的东西,去看看自己的诊断准确性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想看看医生内部的诊断一致性如何。更重要是的希望这个错题本能帮助我在临床思维上发现认知的规律和误区,更好地提高诊断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