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不要在同一个坑里摔跤

 呼吸科的故事 2021-12-22

大家好!我是沈凌,一个希望和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临床医生。

老话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再俗一些“不在同一个坑里摔两次跤”,既往发生过的错误应该让我们长个心眼,以后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是,很可惜,有些人却常常在一个坑里摔跤。

最近,有一个病人因为发热、右上腹痛以及低血压来就诊,右上腹压痛明显,超声显示胆囊增大,胆总管增粗,考虑胆管炎收治入院。主管医生考虑感染性休克,给予大量补液,安排第二天上午进行消化内镜介入手术。

但是手术前患者却出现喘息发作,不得不停止手术,准备转呼吸科继续治疗,但是患者既往并没有哮喘病史,入院前也没有哮喘的症状,怎么会突然出现哮喘呢?

于是呼吸科医生会诊,发现患者在消化科仅一天时间输入了大量液体,因为入院前患者血压低考虑休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认真一看,在这些液体中,有大量的氯化钠(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盐),共有来自11.7g的氯化钠。要知道正常人日常需求量只要6g就可以了,问题其实就出在输注过多的氯化钠上。

之前我也有多篇文章提到补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参看《廉颇老已,尚能饭否》、《细节就是魔鬼--论如何病史》和《没有化验单,我们就不能不会诊断了吗?》),这个病人的主管医生正是我在《没有化验单,我们就不能不会诊断了吗?》故事里另外一个病人的主管医生。我记得当时和这位医生交待过,在给病人补液时一定要注意出入平衡和补液的类型,特别是氯化钠液体的输入不宜过多,更不能出现5%GNS(5%葡萄糖水+0.9%氯化钠溶液)500毫升这样的。

但是,很多医生听不进别人善意的劝告,仍然我行我素,要知道大量的氯化钠输入人体会带来很多危害,主要有高氯性酸中毒和心功能负荷增加,这个问题我以后再专门撰文说明 。

坦率地说,我们在追求高精尖技术的过程中,很多医生却连基本的补液问题都没有搞明白,我见过不少因为不合理的补液而导致病人病情恶化的情况,甚至有一些手术成功,但人却死了的结局。

每次我会诊,我都会苦口婆心地告诫相关科室的医生,注意补液的量和成份,有些医生能听取意见,之后就很少发生类似的不良事件;但有些医生仍然不管不顾,一再犯错,导致严重不良事件一再发生。

每一个医生都会犯错,这个事情永远都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应该避免在同一坑里摔两次跤。这就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 每天进行反思,对于误诊和漏诊的病例应该建立一个档案(我称之为错题本),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注意。

  • 对于那些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甚至死亡的病例,不要敷衍了事,而是重新梳理一下诊断和治疗过程,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可能的问题所在,一条条罗列,也许一时半火不能理解,但只要这根弦还在,也许哪一天看到某篇文章或者听了某个专家讲的课,你就突然明白了。这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真是让人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 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看书看文献,也可以看看专业公众号,所谓一点一滴看起来不明显,但日积月累却能有惊人的效果。

  • 对知识要有渴求和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我记得有一次某科室的年轻医生在路上遇到我,请我会诊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的病情发展过程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病人已明显好转了,但他并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好的,因此希望我能帮他解惑。我非常乐意和年轻人一道解开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于是我在梳理这个病人的全部治疗过程之后,给他解释了病情变化的原因,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好的病例,而他也能从中收获到知识。

  • 要真正从原理上理解疾病,要学会举一反三。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对于每一个病人都有其特殊性,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掌握正确的方法,并不断实践,我们是可以很快成为高手的。高手不是靠每天混日子熬资历出来的,高手是通过每天打硬仗啃硬骨头出来的。

希望年轻医生们能够每天踏实工作,且勤于思考、敏于实践,更重要的是将摔过跤的坑填平,让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

在你们成长的过程,希望下面这本书能够伴你们更好的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