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中医】从国清寺缘起 谈佛教的养生之道

 玄鸟文化 2021-12-22

在天台,如果问起当地人,来此必须体会了才不枉此行的事,也许有人会给你一个文绉绉的答案——“问道天台山,悟真桐柏宫,礼佛国清寺”。作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国清寺几乎是每一个来到天台的人必会去走一遭的首选。


我们去往国清寺的那天,下着细雨,从住处步行只需五分钟。撑着伞在雨中看这一座历经1400余年的古寺,倒也十分应景。对儒释道颇有些着迷、经常节假日去寺庙待上半天的同行庞晔自然成了我们的导游。路上我问她,喜欢去的寺庙是哪里?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国清寺和万年寺。在她眼里,万年寺是个很适合一个人前往的小寺院,如今还没有声名鹊起,清净依旧;而国清寺,虽然作为千年古刹,香火不坠,但她说,每次游国清寺,总被它庄严、肃穆、宁静的气宇所倾倒,历史赋予它的底蕴和厚度,是国内其他寺院所罕匹的,“能让人心境澄明”。

清寺的山光人意

说起国清寺,不得不说到智者大师。

最初,智者大师渡江至天台山,亲自选定寺址,标杙(yì,指木桩)寺基,本拟建寺,未成而示寂,遗书与晋王杨光——“……不见寺成,冥目为恨!”作为菩萨戒弟子,杨光派人入天台山,遵照遗址,创建伽蓝。寺院于智者大师圆寂后第二年,即开皇十八年(598年)初春三月开始修建,历时三年半,于仁寿元年(601年)竣工落成,最初名为“天台寺”,后根据智者大师“寺若成,国即清”的宿缘灵瑞,御赐更名为“国清寺”。

国清寺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了下来。天台山国清寺,不仅是佛家梵刹,而且是佛学重地。天台宗最独特的法门是止观双修,同时注重禅定与经书,讲经是师父必须要做的事情,因而本宗寺院都被叫做“讲寺”。当我们走到寺门,上方匾额书着“国清讲寺”,一个“讲”字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寺内设有佛学研究社,历代高僧在此讲学,闻名于世的寒山子和济公都曾在此生活。

走进寺院,处处行去,只觉得它的高,它的大,它的深邃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神韵。数十个殿阁组成30多个院落,建筑群设计别具匠心,于严谨之中透着玲珑气。众多殿阁之间,唐樟宋柏,古木森森。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一株隋梅,树干就像苍劲的古藤斜倚在矮墙上。听人说,这隋梅有灵性,文革期间它几度枯竭,改革开放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重修国清寺,这棵当年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法师手栽的隋梅起死回生,繁花满树,硕果累累。每年寺里的方丈都会亲自摘下隋梅的果实做成罐头,与寺庙周边的人家分享。

国清寺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据悉有四件镇寺之宝更为珍贵:一是大雄宝殿内的明代铜铸释迦摩尼佛像;二是门神殿前一对分列两旁的汉白玉石狮;三是千年隋梅;四是王羲之的独笔“鹅”字碑。游人在国清寺,除了感受古寺的清幽,也深意了寒山、拾得这两位“和”、“合”二仙的情谊和所蕴含的和合文化。在门口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直白而又耐人寻味的对话——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且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短短两语,佛家秉承的禅意尽现。

寺内还有一座药师殿,供奉的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因为他发愿“除一切众生病”,名号中又有“药”字,因此逐渐被认为是能医治百病的“大医王佛”,不少寺院就将药师佛塑造成手拿药丸药钵的医王形象。

由于同行的有不少是中医药专家,当他们看到“药师殿”时,更是来了兴致。有人提议——“来到了药师殿,这下该找方丈讨教养生之道了。”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穿过长长的逼仄的回廊,我们终于在后院的厅室内见到了方丈,平常的桌椅、简单的茶具、自制的粗茶。当我们问起佛家的养生观时,方丈给我们一一斟茶,只道:“养生从'心’,心是地,性是王。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年轻时不懂得珍惜,身上落了很多伤,尤其是腿部,一到秋冬就痛得厉害。一开始也吃药,并不见好。后来慢慢意识到,大药其实在我们的身体内,心性养好了,身体自然慢慢好转起来……每日的打坐治好了我的腿伤。”在一盏茶香中,方丈开门见山说道。

佛教认为将“心”与“性”修好了,就能得“道”成“佛”,健康长寿,正所谓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修心,与道教的修德养性有许多共同之处。佛教崇尚“善”,以慈悲为怀,珍惜世间一切生灵。善待生命的态度,是佛家养生观形成的基础。炼心修性,首先要修养出好的道德情操来,在日常生活中遇事皆以心平气和而处之,人体的气机也就自然畅和,心性便也宏达明朗了。

其次,佛教非常重视修身养性,禅定是修身的主要入门阶段。禅定,即方丈所言的“打坐”。佛教文化中对于打坐也有种种方法,但大体上便是“结跏趺坐、制心一处”;而从医学、养生的角度看,打坐便是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以达到“入静”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祛病强身、陶冶情操、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另一方面,还可以克服外界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使人的精神得以专注、平和。

禅坐在养生中的作用以中医的观点概括,就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它是借助元气调息这种“精神内守”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再生能力和免疫能力。通过修心养性,可以保持和发展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使人身心轻安。

此外,在国清寺的方丈看来,适当的劳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早就听说这里的寺僧每天清晨佛事完毕就会打扫寺庙,习武健身。方丈还告诉我们,寺内的素斋食材都是僧人自己犁地种的菜。遇到有阳光的天气,他们还会在院子里铺上竹席,晾晒山上采的药材以及自己做的干菜等,自给自足。唐代马祖道一禅师制定了“丛林清规”,提倡农禅结合,习禅之时,种地劳作,目的在于自食其力,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品行的修行。

在佛教的诸多典籍中,“养生”一词所见不少,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素食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佛家特别强调饮食有节:不可过饱,亦不可太饥,同时要求饮食必须要按时。在这点上,我们寻访过的数十位百岁老人的生活习惯,已很好地向我们证实了饮食节制的可信度。

纵观古代高僧长寿者以禅师居多,他们虽然衣食简朴,医疗条件极差,甚至风餐露宿,但精神充实,“禅悦法喜”,总能尽享天年。缘起国清寺而衍生的佛教文化的养生理念在生活中的诸多体现,还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去深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