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症烦躁状态中医证治举例分析-摘录

 柴桂苓 2021-12-22

失眠患者大多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烦躁状态是其中之一。由长期的心情烦躁导致失眠或由失眠引发心烦焦虑或二者交织影响在临床上常见。镇静催眠药物仅有短时的疗效,不是治疗的长久之计。追究烦躁的病因,使这类患者摆脱烦躁状态成为治疗的关键。笔者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失眠症烦躁状态中医证治的一点经验,现以病案形式介绍如下。

1食积化热心烦

患者梁某,男,60岁,2008年4月22日就诊。入睡困难,心烦3年余。患者3年来入睡困难,心烦痞满,体倦懒言,口中粘腻,大便滞涩不通,舌胖大苔白腻,脉象沉滑。观其形体偏胖,腹大如鼓,问其家人以前待人温和宽厚,近年来却心烦易怒。综合病人表现属《内经》所述“土形之人”体质,胃肠宽大,纳食偏多,体型偏胖,步入老年之后,胃肠功能下降,而饮食不减,食不得化而成积,食积化热,热扰心神而烦。以化痰清热、消食除积为治则。处方: 陈皮12g,半夏20g,云苓30g,甘草6g,莪术15g,山楂15 g,连翘20g,枳实15g,金银花30g,夏枯草15g,石菖蒲12 g,黄芩15g,黄连9g,丹皮15g。6剂之后,病人解下大量宿便,入睡改善,心烦减轻,稍加健脾之品白术20g、苍术15g,继服6剂,嘱其减少饮食量,诸症除,未再复诊。


2阴虚火旺心烦

刘某,女,54岁,2008年5月5日诊。入睡难,心烦焦虑近5年,患者5年来绝经后出现入睡困难,心烦焦虑不安,易怒,潮热汗出,大便干,小便频。舌红,苔薄黄,脉细数。阳盛之体,易于伤阴,加之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阴液不足更甚,阴虚火旺,热扰心神而烦。治疗以养阴清热,除烦安神为则。方药: 白芍30g,麦冬30g,玄参20g,川牛膝20 g,生龙、牡各30g、石斛20g,白薇9g,地骨皮30g,黄芩12g,知母15g。6剂之后,患者入睡改善,仍心烦,在原方基础上加苦参12g、栀子9g,6剂,之后配做药丸,服用半年,随访诸症已除。


3心脾两虚失眠

王某,女,33岁,2008年3月3日初诊。患者4个月来因妊娠后体虚,加之为孩子喂奶影响夜间睡眠,继而出现失眠,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心情抑郁,烦躁,少气懒言,易思虑,面色暗黄,纳差,大便干,小便调。舌红苔白厚、脉弦细弱。患者平素容易思虑,思虑伤脾,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差,加之妊娠之后,加重体虚,心脾两虚不能濡养心神,心神不安而致烦躁失眠,治疗以心脾双补,安神定志为则。处方: 仙灵脾15g,五加皮20g,山茱萸20g,五味子9g,人参15g,知母12g,黄芪30 g,白术30g,厚朴12g,白芍30g,茯神15g,龙眼15g,木香9 g,天麻20g,防风12g。7剂之后,症状改善。加用补骨脂15 g、菟丝子15g继服7剂后,嘱其可用归脾丸继服1~2个月,随访精神、体力大为改善。


4火热内蕴心烦

患者张某,男,67岁,2008年5月17日就诊,患者平素入睡时间长,睡眠表浅,醒后不易再次入睡,五心烦热,心情烦躁,易发脾气,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观察病人面红目赤,印堂发红,声高气粗,唇干,属《内经》所述“火形之人”体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易于造成“阳热”病理状态,热邪扰及心神,则烦躁失眠。治疗以清热养阴除烦为则,处方如下:人工牛黄粉3g(冲服),生地黄30g,金银花20g,连翘9g,玄参15g,黄连12g,黄芩12g,淡竹叶9g,丹皮12g,赤芍15g,生甘草6g。6剂之后,病人大便转稀,便后肛门周围发热感,但情绪好转,易激惹的状态减轻,烦热感减轻,加夏枯草20g、败酱草20g,继服6剂,嘱其平素勿进食高热量食物,饮食宜清淡为主。


烦躁状态是失眠症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是此类患者失眠的根本原因,如何把握烦躁状态产生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是治疗的根本所在。临床在了解失眠症烦躁状态的基础上,首先需要通过病人的病史、症状、舌脉表现,判断病人的体质,确定治疗的大方向,即寒热虚实、升降浮沉、用药的方向,而后根据个体症状的不同加减药味,或热清,或痰消,或补益,最终达到烦躁减轻、心情平静,诸症除失眠自然随之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