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重棺里谁在安睡? | 尘外千年

 海棠盈香 2021-12-22
定州市博物馆有一个展叫“尘外千年”,展出的是静志寺、净众院两座塔基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
这个展中最值得一提就是

七 重 棺

先来看一下七重棺到底什么样吧!

七重棺由外到里依次是(从右至左):

➊石函

➋盖形石志

➌鎏金錾花铜函

➍鎏金錾花银碗

➎鎏金錾花银塔

➏绿玻璃瓶

➐白玻璃瓶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规定

“天子棺椁七重,

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历史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后世这种棺椁制度并没有承袭下来

那么北宋时期再次埋于地宫的七重棺中是谁呢?

白玻璃瓶后面白色方盒中所装的

就是原本装在白玻璃瓶中的

也就是七重棺的主人——

传说中的佛祖舍利

根据佛教文献记载

佛陀释迦牟尼涅槃火化后

遗骨形成许多舍利

这些舍利被分成八万四千份

在世界各地建塔加以供奉

静志寺和净众院塔基地宫均有舍利供奉

前两层都是石制的,上面刻满了字
记载了这段历史

(以上两张图片来自定州市博物馆)

七重棺是如何放置的呢?
定州市博物馆有制作视频~
下面我们详细看看后五重吧~~
➌鎏金錾花铜函

看上去似乎简单

实际上每个面都阴刻着非常繁复的图案

主要是菩萨像、天王像、狐狸、夜叉

菩萨、朱雀、天马、金翅鸟等纹饰


➍鎏金錾花银碗
錾花是通过锤击錾子,使金属表面呈现凹凸花纹图案的一项工艺。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这个银碗,碗壁上錾刻的两层莲花瓣

碗底刻的是鸳鸯浮游及波浪纹

莲花瓣纹饰好理解

就是不太明白给佛陀用的“棺”上刻鸳鸯

是什么含义


➎鎏金錾花银塔

银塔上面有一个小锁锁着两扇门

出土的时候旁边有钥匙

银塔为六面亭阁式

每面都錾有不同纹饰,有飞天的仙女

下部束腰仰莲状塔座承托塔身

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舍利银塔


绿玻璃瓶
玻璃瓶模仿壶的造型,经鉴定是隋代国产玻璃器。
玻璃是由一些矿物一起融化而成的产物,其实古已有之,萌芽于西周时期,并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只不过发展的速度过于缓慢,玻璃制品一直也没有像青铜、陶瓷一样成为日常用品。
到了隋代(甚至清代),玻璃制品一直是相当名贵、稀有的。

这个绿玻璃瓶(更像蓝)的透光度不是很好

当时世界上已经能生产出透光度比较好的玻璃

不过中国大概没这种技术


白玻璃瓶
这个白玻璃瓶,也并不是特别白,有些偏黄,不过透光度比绿玻璃瓶已经强很多了。这个并不是国产的,视频中说是隋朝的,又推测为9-10世纪的伊斯兰玻璃,但9-10世纪中国已经是宋朝了。可见视频中的分析结论是有误的。
根据铭文,唐代重葬时就有这两个玻璃瓶,也许白玻璃瓶是唐代时加进去的?或者玻璃是5-6世纪隋朝时进口的。

这些五光十色的佛祖舍利

原本就放在这个白色玻璃瓶中

瓶口有莲花银盖

最上面还有一颗珠子

释迦摩尼生活在2500年前
和孔子差不多时代
他的舍利
一千年后的500年间
在中国的四个王朝被四次瘗埋
又一千以后再次重见天日
这真是一个延续了2500年的传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