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陷胸丸治愈急性哮喘发作一例 宣某,男,20岁。 初诊∶1986年6月7日。 主诉及病史∶咳嗽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发展成为哮喘已有十余年。每逢秋冬之交,或气候突变时,咳嗽就作,喉间痰声辘辘,夜间不得平卧。1986年6月1日哮喘忽然大作,急送急诊。吸氧、抗菌、氨茶碱及肾上腺素静滴,并服用强的松,医治6天哮喘仍未平息,整天端坐,不得安枕,胸闷气窒,烦躁不安,于6月6日邀董老会诊。刻诊面胱少华,形瘦乏力,自汗淋漓,胸闷气仄不舒,咳不畅,痰吐不易,整天端坐呼吸不得平睡已6天,脘胁气胀,腹满按之有压痛,纳尚可,大便五六日未通。 诊查∶舌淡红,苔白腻根厚,脉来滑数鼓指。 辨证∶证为肺气不足,外邪侵袭,痰浊内阻,气道不利,食滞蕴结,胃肠传导失司,虚中夹实之候。 治法∶急则治标。理气化痰,消积导滞,以攻实为主。 处方∶生军9g(后下)芒硝9g(冲)葶苈子9g麻黄5g(后下)射干9g杏仁10g厚朴5g枳实6g焦曲12g苏子9g莱菔子9g(杵)蝉衣5g全瓜萎15g(杵),2剂 二诊∶1986年6月9日。服药后小腹微有胀疼,肠鸣辘辘,排气较畅;继而大便畅通,先坚后溏,气臭量多,2日内通行达四五次;胸宇突然开朗,咳痰亦利,哮喘已平,夜寐较安;惟觉喉痒,鼻流清涕,喷嚏频仍。苔腻已化,脉来濡滑带数。再拟宣肺化痰,理气行滞。 处方∶炙麻黄4.5g射干9g杏仁9g厚朴4.5g蝉衣4.5g桔梗3g甘草4.5g陈皮4.5g焦曲12g枳壳5g腹子皮各9g浙贝9g炒竹茹4.5g,3剂 三诊∶1986年6月12日。前进宣肺化痰、理气行滞之剂,哮喘未作,咳痰亦少,胸闷得除。腹软,食欲增进,大便日行1次。惟觉精神疲倦,自汗未止。舌淡苔薄,脉濡细滑。良由肺气得宣,痰滞已化,但正元未复,腠理空虚。本着缓则治本之旨,再拟益气育阴,佐以化痰宁嗽为治。 处方∶太子参15g麦冬9g五味子4.5g黄芪12g炒白芍12g炙桂枝3g麻黄根9g杏仁9g茯苓12g炙甘草5g广陈皮4.5g煅牡蛎30g红枣7枚,5剂 【按语】本例乃由痰滞互蕴、气道不利,肺失治节,肠失传导,上下阻塞不通,导致哮喘频发,病情加剧呈持续状态。首用大陷胸丸、三拗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力攻其痰热积滞。药后腑气迭通,痰滞渐化,肺气得宣,咳喘遂平。再以麻黄射干汤化栽,理气化痰,宣肺和胃,净其器而制其源,使痰浊步化,咳喘平息。病去正虚,气阴亏损,再用生脉散、苓桂术甘、芪芍汤、牡蛎散等方增删,补气育阴调中涤饮,以善其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