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间小腿抽筋有什么办法?

 新用户72004013 2021-12-22

01

NEWS

夜间下肢痛性痉挛定义

小腿抽筋,学名夜间下肢痛性痉挛(NLC)是夜间无意识的、突然发生的下肢痛性收缩,俗称抽筋,经常发生于下肢小腿肌肉。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38% ~ 50% 的老年人患有夜间小腿痉挛。但目前关于下肢肌肉痛性痉挛的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诊疗时医生对此病不重视,且由于目前没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NLC患者就诊时常得不到有效治疗。

图片

02

NEWS

发病机制

肌肉系统起源学说

肌肉系统起源机制是最早被研究的机制,常用的治疗方式:如拉伸、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等,均是依据肌肉系统起源机制进行的。研究表明,与正常肌肉相比,在痉挛的肌肉中发现更多的自发收缩,自主活动时肌纤维收缩频率是 10~15次/s,在抽筋的肌肉中单根自主肌纤维收缩频率高达300次/分。

图片

老年人由于缺乏运动,下肢肌肉缩短,是NLC一个危险因素。

而现代人习惯坐位休息或上厕所,而不是像先前那样蹲着,会导致下肢肌肉和肌腱的缩短及伸展不充分,这些都会增加个人发生NLC的风险。

图片

神经受累起源学说

运动神经自发放电又可分为2种,包括运动轴突末端分支的异常兴奋和脊髓水平神经的过度 兴奋。

图片

肌肉痉挛是由运动神经的自发放电或运动轴突末端分支的异常兴奋引起的ꎬ这表明周围神经系统可能是其发生的起源。

脊髓受累在肌肉痉挛的 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外周机制可能并不是原因,通过 γ-氨 基丁酸介导的持续内向电流,在脊髓水平上产生放大的感觉输入,传导至运动神经元后产生肌肉痉挛。临床发现,腰椎椎 管狭窄患者患有下肢痉挛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间接证明脊柱受累可能是NLC的起源。

一般将神经末梢分为传入性和传出性两种。传入神经末梢是感受器,对机械、热或化学性刺激做出反应。传出神经末梢支配效应器,包括肌细胞和分泌细胞。

传入神经纤维:分为一般感觉和特殊感觉。特殊感觉包括嗅觉、视觉、平衡觉、味觉。传入神经末梢在功能上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外感受器(存在与皮肤表面,对痛、温、触、压力等刺激做出反应)、内感受器(存在于内腔,对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做出反应)、本地感受器(存在于肌肉、关节、肌腱,提供关于姿势、运动的意识觉)。

图片

皮肤中感觉神经末梢

感觉像神经末梢又可分为有髓和无髓两种。无髓末梢称为游离神经末梢,这些纤维较细,传导速度慢,代表有Merkel末梢小体。有髓神经纤维有各种特化的组织包绕,被称为小体,代表有迈斯纳小体(真皮乳头内,对触觉敏感)、Pacinian小体(肠系膜)。Golgi腱器存在于肌腱中,对相对强的牵拉做出反应。

图片

肌梭内肌纤维神经支配

传出神经纤维:类似于神经元之间的突出结构。在横纹肌中,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终止于肌细胞的特化结构称为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终板。所有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的神经递质都是乙酰胆碱。

药物因素

药物会导致下肢痉挛:包括利尿剂、硝苯地平、β 受体激动剂、类固 醇、吗啡、西咪替丁、青霉胺、他汀类药物和锂。

与肌肉痉挛有关的疾病包括: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低镁血症、低钙血 症和低钾血症。

因此。下肢痉挛患者有必要检查尿素、肌酐、 钾、镁和钙浓度以及血糖和甲状腺功能。

03

NEWS

临床表现

NLC 具有 7 个典型临床特征 :

①剧烈疼痛;

②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最长10分钟;

③位于小腿或足部位置;

④很少位于大腿或 腘绳肌位置;

⑤持续的后遗疼痛;

⑥睡眠中断;

⑦痛苦;

这种痉挛 常发生于单侧,可以自发性缓解,缓解后常伴有半小时左右的残 痛残余痛可以通过拉伸痉挛的肌肉得以缓解。

1分钟了解小腿抽筋

04

NEWS

鉴别诊断

需与不宁腿综合征(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相鉴别。还应与其它神经过分兴奋类型的肌肉痉挛ꎬ如 肌强直、肌纤维颤搐、肌张力亢进、肌张力失调、肢强直综合征鉴别诊断。

图片

图片


05

NEWS

治疗

常规措施

改善睡眠 可以使 NLC 患者从中获益,告知患者可以改善睡眠的一般措施,如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饮酒及喝咖啡、睡前不要过早 躺倒床上等。由于剧烈运动和久站可能与 NLC 有关,所以建议避免这些行为,蹲位时可以使下肢肌肉和肌腱充分伸展,因此 建议患者可以增加下蹲动作。

图片

拉伸

肌肉拉伸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替代疗法。它是使用交 互抑制反射来中止痉挛,在这种反射中,收缩一组肌肉可以迫 使拮抗组放松,因此采用强迫背屈伸直膝盖可以缓解小腿痉挛。

图片

图片

图片


药物治疗

临床上用来治疗 NLC 的药物有奎宁、加巴喷丁、镁剂、钙通 道阻滞剂等,但这些药物均尚无显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奎宁是一种生物碱,它降低了运动终板对神经刺激的兴奋性,增加骨骼肌收缩的不应期,自 1940 年以来一直被用于治疗下肢痉挛。但存在潜在致命的免疫介导作用,如溶血性尿毒症、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心律失常,2004 年,奎宁因存在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被澳大利亚医疗用品管理局取消治疗痛性肌肉痉挛的审批。

虽然补镁对孕妇下肢痉挛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夜间下肢肌肉痉挛和慢性持续性下肢肌肉痉挛的作用并不优于安慰剂。

中医药治疗

下肢肌肉痛性痉挛是 由于感受风寒之邪、寒邪凝滞收引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或因年老、妊娠、过劳等导致肝血不足以濡养筋脉ꎬ筋脉失养而致挛急。常见经典中药方剂有芍药甘草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芍药散、四逆散等。针灸穴位多选腓肠肌及其附近的足三阳经穴位: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承筋、委中、束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阳陵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其它一些方法,如刃针疗法、点刺放血、推拿疗法,也证明对腓肠肌痉挛有 效。

图片
图片
图片

肌筋膜触发点MTrPs

MTrPs 伤害敏感性的增加,可能是MTrPs与肌肉痛性痉挛联系的基础,且运动终板区潜在的 MTrPs是肌肉痉挛的潜在起源之一。灭活MTrPs可以为肌肉痉挛提供治疗性缓解。

图片


腓深神经神经内侧支阻滞

腓深神经支配胫前肌、趾长伸肌、腓肠肌、长伸肌和拇长伸肌。沿着足部胫动脉和静脉走行。在踝关节浅 筋膜水平分为外侧和内侧分支,足背内侧终支伴行于足背动脉内侧,在前足ꎬ它深入到短伸肌肌腱,并在跖骨中部分叉,支配 第一趾间隙和第一和第二趾的相邻两侧感觉。腓深神经远端 周围分支阻滞后夜间痉挛频率和严重程度降低的机制尚不清楚。虽然局部麻醉剂不能到达病灶本身,但可以通过干扰细胞 膜去极化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打破 外周传入和 α 运动神经元之间的正反馈环,产生有效的长期效应,以减少夜间腿部痉挛程度和频率。

图片

参考文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