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版进一步精选和重组了数学课程内容,其内部关联进一步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将课程内容进一步情境化。这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物化。同时,努力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相关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将必修课程规定为:必修课程内容为144课时,包括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五个主题。其中,主题一为预备知识;主题二为函数(新增了函数应用单元);主题三为几何与代数(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上的向量,以及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主题四为概率与统计;主题五为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探究活动系新增章节)。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版将实验稿的“必修模块”改为“选择性必修课程”,将实验稿的必修1-5 模块整合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个主题。 对于选修课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将实验稿“按照系列1、系列2,每个系列…从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进行说明”,改为:先对选修课程进行分类,整个选修课程分为A、B、C、D、E五类,每类课程下分若干专题,然后按照专题内容进行详细内容说明,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某一类知识结构。其中,A 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三个专题;B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空间向量与代数、应用统计、模型四个专题;C类课程特指人文类课程;D类课程是体育、艺术类课程;E类课程系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课程。 特别地,首次明确设置大学先修课程系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能够充分体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新渠道。 声明:本公号部分视频,文字内容,图片等收集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
|
来自: pingjunshu >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