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酬和诗的特征及简易写法

 杏坛归客 2021-12-23

——例说从类型特征中寻找酬和诗的写作规律

邹天顺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在他的《燕歌行》前面有一段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焉。”(统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附后诗歌)

由此可见,高适的乐府诗《燕歌行》不仅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杰作,而且通过作者的小序,我们还发现,这首诗也是一首著名的酬和诗

酬和诗不仅是古代诗人们表达志趣,交流感情的常见方式,同时也是当今诗人们进行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段。我和我的诗友们也常有诗歌的唱和。

其实,酬和诗也是一种特殊的句式仿写,训练写酬和诗,可以提升句式仿写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酬和诗的基本写法。

一、何谓酬和诗

1.酬和诗,是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也称为唱和诗。“和”读hè ,是唱和,和答,附和的意思。酬和旧体诗词创作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唱和,是歌唱的一种形式,原指歌唱时此唱彼和,即有人先唱,随后有人跟着和。“和”,是指声音相应,要依据原作者的诗词体裁、题材、原韵,或原作者“唱”的思想内容,作诗词和答。唱和之作,内容上要有衔接、呼应,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诗·郑风·萚兮》有“倡予和汝。”唐陆德明释文:“倡,本又作唱。”后来成为诗人们作诗、情感交流的一种创作形式。

2.酬和诗与句式仿写、对联的关系:

(1)句式仿写:就是仿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再造一个句子。例如:

原句:教室的前方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老师播种知识的沃土

仿写:学生的面前堆着一叠书,不,那不是书本,那是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

基本要求:①内容相关,②结构相似,③修辞相同,④句式整齐。

(2)对对联:即根据所给上联写出下联,或者给出下联对出上联等。例如: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下联:白首方悔读书迟。

基本要求:①内容相关,②字数相等,③词性相同,④结构相似,⑤平仄相对。

3.唱和诗的基本特征和衡量标准。

由对联和句式仿写的特征归纳唱和诗的特征。

基本特征:①内容相关,②字数相等,③结构相似,④押韵对应,⑤平仄相符。

因“平仄相符”甚至押韵的一些细则都较为复杂,中学生可暂时忽略。

二、酬和诗的种类

从形式上看,酬和诗可分为和意与和韵两大类。

(一)和意诗,即只酬和原唱诗的诗意,两者之间只求内容相关,而押韵的韵脚可以不一样。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和张籍赠酬诗。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这首诗虽然明写闺情,实是以新妇喻自己,将夫婿比张籍,用舅姑即公婆来暗指主考,“画眉深浅”则指自己的诗文。该诗含蓄而有余味,得到了张籍的赞赏。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这首酬和诗同样是明写妆容既美、歌喉又好的女子,实际是对朱庆馀才华的赞赏和前景的看好,有明显的暗示作用。

最初的唱和对于押韵没有要求,只需要在诗意上有所呼应就行了。例如,永贞革新十年以后,柳宗元与刘禹锡二人回京没有多久又一次被贬,柳宗元与刘禹锡告别时,先做七律一首,刘禹锡回和了一首。

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这两首都是七律,但是押韵完全不同,柳宗元押青、庚韵,刘禹锡押支韵。

据考证,唐代元稹(字微之)与白居易(字乐天)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两人唱和的诗歌最多。

唐代最著名的一次唱和,应该是贾至唱“早朝大明宫”,而岑参、王维、杜甫等人应和的诗。

(二)和韵诗。和韵诗又有三种类型:依韵,用韵,步韵。

下面我们以吴同和先生2021年10月所作的《八十抒怀及友人们的和诗,来谈谈和韵诗的类型。

八十抒怀

吴同和

无悔平生常寂寥,功名利禄视云飘。

暮年唯喜书斋静,朽木偏祈霜刃彫。

育李培桃殚浅智,参禅悟道望危桥。

前途臧否毋须问,愚老同和犹树苗。

(本诗首句入韵,五个字押韵。用平水韵,二萧)

1.依韵 :按照对方诗歌的韵部作诗。韵脚只要求与对方诗歌同韵而不必同字。如,

贺同和兄八秩之喜

龙国庆

未向朱门折半腰,惯于绝顶弄云涛。

瑾怀瑜握辩如讷,道古神清格自豪。

研笔有神切癖痼,师心似母细秋毫。

休言八秩囊如洗,潇上人称北斗高。

2.用韵:指和诗的韵字与对方诗歌的韵字相同,但先后次序可以不一样。如,

望中有怀(唐·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观唐绝句

云生远岫风行雨,石卧苍苔翠点衣。

僧打疏钟花渐落,舟横南浦雁孤飞。

两首诗押韵的两个字相同:飞、衣,但是次序不同。

3.步韵:也叫做次韵,指和诗与对方诗歌的韵字相同,次序也一样。

步韵同和老先生《八十抒怀》以贺八秩寿诞

广东省清远清新区一中 邹天顺

儒硕吴师耐寂寥,杖朝尚作桂香飘。

三更灯火寻章句,四季清茶避浊彫。

翰墨丹青歌盛世,风流倜傥架心桥。

大唐子厚播文种,今世同和育幼苗。

这首酬和诗跟对方赠诗的押韵字和顺序都是一样的,属于步韵类型。

后来,这类步韵和诗最受诗人们的喜爱,成为最为常见酬和诗形式。如,元白之间的次韵诗。

白居易《梦微之》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白以后的诗人唱和越来越喜欢步韵,例如,苏轼与苏辙兄弟的酬和诗:

嘉佑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miǎn chí],止于奉闲僧舍。嘉佑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值得一提的是:押韵的字都有自己所属的韵部,细究起来也很复杂,作为中学生的和诗,只要求大致押韵就行了。

三、如何写酬和诗

根据我和诗的经验,写酬和诗,可采用两种方法,三个步骤。

两种方法:一是仿写法,即像仿写句子一样写和诗。二是摄像法。即仿照对方赠诗的特征写作。

三个步骤:

第一步,判别赠诗类型与结构

格律诗中有七绝和七律两种基本类型。四句的七绝酬和比较简单,八句的七律,要注意三看:一看是首句否首入韵,二看押韵类型,三看中间两联对仗句的结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2021年10月,语文特级教师、作家吴同和先生八十岁大寿,他给我发了一首《八十抒怀》。

八十抒怀

吴同和

无悔平生常寂寥,功名利禄视云飘。

暮年唯喜书斋静,朽木偏祈霜刃彫。

育李培桃殚浅智,参禅悟道望危桥。

前途臧否毋须问,愚老同和犹树苗。

三看之后,明确是:1.是七律诗,2.首句入韵,3.押韵的五个字寥、飘、彫、桥、苗,韵母都是ao。

第二步,确定自己酬和诗的押韵类型。

酬和诗的押韵类型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依韵、用韵与步韵,和诗前要选择其中的一种类型。经过分析比对,我采用了最为常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步韵来和吴先生的诗歌,即也选择寥、飘、彫、桥、苗五个字做韵脚。

第三步,确定酬和诗的主题和内容。

即根据对方赠诗的主题来和诗主题,一般与对方诗歌的主题保持一致。吴先生的诗歌主要是回顾自己身世,抒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对教书育人工作不很满意。这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经过以上三步,我采用摄像法,完成了一首和诗:

步韵同和老先生《八十抒怀》以贺八秩寿诞

邹天顺

儒硕吴师耐寂寥,杖朝尚作桂香飘。

三更灯火寻章句,四季清茶避浊彫。

翰墨丹青歌盛世,风流倜傥架心桥。

大唐子厚播文种,今世同和育幼苗。

四、学生练习写酬和诗

今年10月是清新一中三十周年华诞,我写了两首诗,一首100句长诗,一首七律。请我的学生们根据我的七律再和一首诗歌。

而立之年庆华诞

——写给清新区一中30周年校庆

邹天顺

花尖山下阅书声,逐梦千寻报国情。

崇善尚卓成校训,勤耕细作育精英。

有教无类培桃李,低进高出展美名。

而立之年风雨路,创新守正再前行。

现在展示几个同学的和诗,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1.梁同学的和诗:

而立之年庆华诞

梁同学

善桌学子意气发,书声琅琅迎三十。

追求卓越心中育,顽强拼搏向阳生。

心怀梦想少年影,革故鼎新创奇迹。

代代英才争荣光,同舟共济扬其名。

【邹老师点评】根据酬和诗的三个基本标准(主题一致,句字数相等,押韵对应),这首诗的押韵不合要求。

2.潘同学的和诗:

和邹老师诗

潘同学

太和洞旁伏台,心有理想前途

为善善为成校风,勤学好问不忘

积极向上争创新,笔下生辉映红

三十而立谱新章,奋进逐梦筑国

【邹老师点评】根据酬和诗的三个基本标准,这首诗基本符合要求。

3.潘同学的和诗:

和邹老师诗·贺清新一中建校三十周年校庆

潘同学

三十而立逐梦行,恭贺一中华诞临。

因材施教不忘初,风雨同舟永不停。

勤学善思不畏难,起早贪黑争高名。

赤脚追光天更阔,未来无限成功迎。

【邹老师点评】根据酬和诗的三个标准(主题一致,句字数相等,押韵对应),这首诗基本符合要求。

和邹老师诗

 袁同学

太和洞旁宣誓,句句宣言映我

雄心壮志定夺本,善卓学子报校

今日我以校为傲,明日校榜有我

一中少年为梦战,持之以恒一定

【邹老师点评】根据酬和诗的三个基本标准,这首诗基本符合要求。

【再来试一试】

下面是邹老师写的两首七绝诗,如果您有兴趣,欢迎您来和一首。

1.连州潭岭天湖诗潮

邹天顺

2021年10月30日,参加清远诗社在连州天湖采风。我们乘船在绿波荡漾的天湖中游玩,触景生情,以诗记之。

天湖波涌涨秋潮,水唱山吟比笛箫。

神女欲来收画卷,我先展景当歌谣。

2.校园奇光

邹天顺

2021年11月11日,也就是我校高二同学参加期中联考那天早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彩虹。见此奇景,以诗记之。

东方蒙亮起晨风,忽见西边挂彩虹。

欣问苍天何喜事?学生联考满堂红。

2021年12月13日

【作者简介】邹天顺,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