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辨证 一看舌: 1.定邪气: 腻:湿、痰、食苔白腻:无热 苔黄腻:有热 (湿热、痰热、食积化热) 2.定瘀血:舌紫暗,瘀斑瘀点 3.定寒热:舌红为热舌红苔少:阴虚火旺舌红苔黄:里热亢盛二看脉 1. 定表里:浮:表证。浮紧(风寒),浮数(风热) 2. 定气滞:弦:肝气郁结弦数(肝火) 3.定血瘀:涩 4. 定痰湿食:滑:痰湿,食积 滑数:湿热,痰热,食积化热濡:湿 濡数:湿热 5. 定寒热:迟紧:寒 数:热。洪数(实热);细数(阴虚内热) 再找定位 心:血脉和神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胸闷胸痛,口舌生疮 肝:情志和循行部位:情志不舒、太息、目赤口苦,头痛眩晕,两胁胀痛、巅顶,乳房, 胸肋,少腹,会阴 脾:饮食:食少,纳呆,腹胀,便溏 肺:咳痰喘+卫外:咳嗽喘息,容易感冒,鼻塞流涕肾:腰膝酸软 胃:脘,恶心呕吐,反酸嘈杂,嗳气呃逆膀胱:尿频,尿急,尿痛 胆:善惊易恐 一、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表里辨证辨别病位 寒热辨证疾病性质虚实辨证邪正盛衰 阴阳为总纲: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 (一)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 病位 | 常见兼证 | 舌脉 | 鉴别要点 | 表证 | 卫表肌肤 | 头身疼痛,鼻塞 | 苔薄白,脉浮 | 恶寒发热,脉浮为表 证 | 里证 | 内在脏腑 | 相关脏腑症状 | 苔黄,脉数或沉滑 |
(二)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寒证与热证:辨别疾病性质 寒证 | 怕冷 | 面白 | 不渴,或渴喜饮热 | 尿清便溏 | 舌淡苔白,脉迟或 紧 | 热证 | 发热 | 面红 | 口渴喜饮冷 | 尿黄便干 | 舌红苔黄,脉数 |
(三)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虚证与实证:辨别邪正盛衰 | 病程 | 声音气息 | 疼痛 | 舌脉 | 虚证 | 久病内伤,病程长 | 声低息微 | 疼痛喜按 | 舌嫩,苔少或无苔,脉虚 | 实证 | 新病外感,病程短 | 身高息粗 | 疼痛拒按 | 舌老,苔厚腻,脉实 |
| 临床表现 | 辨证要点 | 气 虚 证 |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 舌淡,脉虚无力 | 神疲乏力、自汗 | 血 虚 证 | 面色萎黄或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手足麻木,月经量少或经闭,舌淡,脉细无力 | 面白无华、唇甲色淡 | 阴 虚 证 | 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眩晕失眠,尿黄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 | 颧红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 细数 |
阳 虚 证 | 畏寒肢冷,面白无华,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小便 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胖嫩,苔白,脉沉弱或细迟 | 畏寒肢冷 |
例题·A 某男,30 岁。发热喜凉,面红目赤,伴有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
苔黄,脉数。中医辨证是 A.实热B.虚热 C.虚实错杂 D.实寒 E. 里寒表热 【答案】A 【解析】实热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发热,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脉数等以症状表现亢盛为辨证要点。 二、脏腑辨证 (一)心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证型 | 相同症状 | 不同症状 | 舌脉 | 心气虚 | 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 神疲乏力,气短,动则尤甚 | 舌淡苔白,脉弱 | 心阳虚 |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 舌淡,脉细弱或结代 | 心阳虚脱 | 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不清, 口唇青紫 | 脉微欲绝 | 心血虚 | 心悸,心烦,易 | 面色苍白无华,唇甲苍白, | 舌淡,脉细弱 |
心阴虚 | 惊,失眠,健忘 | 盗汗,五心烦热 | 舌红少苔脉细数 | 心血瘀阻 | 心前区刺痛,常引左臂内侧疼痛,见唇甲青紫,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 心火亢盛 | 心烦失眠,口舌生疮,满面通红,口渴,舌红,脉数 |
(二)肺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 证型 | 相同 | 不同症状 | 舌脉 | 虚证 | 肺气虚证 | 咳嗽 | 咳喘无力,动则喘甚,自汗,气短声低 | 舌淡,脉弱 | 肺阴虚证 | 干咳,或痰少而粘,盗汗,潮热 | 舌红少苔脉细数 | 实证 | 风寒犯肺 | 咳嗽咯痰 | 恶寒发热,痰白清稀有泡沫,清涕 | 苔薄白,脉浮紧 | 风热犯肺 | 恶风发热,痰黄稠,浊涕 | 舌红,脉浮数 | 燥热伤肺 | 干咳或痰少难咯,口鼻咽干燥 | 苔薄少津,脉浮细而 数 | 痰浊阻肺 | 痰多,色白易咯,胸满痞闷,呕恶 | 苔白腻,脉滑 |
(三)脾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证型 | 相同 | 不同症状 | 舌脉 | 鉴别要点 | 脾
气虚 | 脾 失 健 运 | 食少腹胀便溏 | 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四肢无 力 | 舌淡,苔白,脉 细弱 | 脾气虚+ 运化 失常 | 脾 虚 下 陷 | 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少 气懒言 | 舌淡,苔白,脉 弱 | 脾气虚+ 脏器 下垂 | 脾 不 统 血 | 便血,肌衄,月经过多,崩漏 | 舌淡,脉弱 | 脾气虚+出血 | 脾阳虚 | 腹冷痛,形寒肢冷,四肢不温 | 舌淡苔白,脉沉 | 脾气虚+寒像 |
| | | 迟 | | 寒湿困脾 | 胸 痞 泛恶,食少, 头身困重 | 便溏,口不渴 | 苔白腻,脉迟缓 而濡 | 湿+寒象+脾 | 脾胃湿热 | 发热,口苦,尿少而黄, | 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 | 湿+热象+脾 |
(四)肝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肝病:(与情绪有关,抑郁,易怒,胁痛,口苦脉弦) | 临床表现 | 辨证要点 | 肝气郁 结 | 肋胁胀痛,善太息,头目眩晕,口苦,脉弦,女性月经不调 | 肝经循行部位胀痛+抑 郁 | 肝火上 炎 | 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脉 弦数 | 肝经循行部位见实火 | 肝阳上 亢 | 头痛头胀,口燥咽干,两目干涩,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 弦有力 | 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 | 肝阴虚 | 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 弦细数 | 肝病+阴虚 | 肝血虚 | 眩晕耳鸣,口唇面苍白,爪甲不荣,视力减退,舌淡苔白, 脉弦细 | 筋爪目失去血濡养+血 虚 | 肝胆湿 热 | 肋胁胀痛,黄疸,小便短赤,或带下色黄腥臭,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 胁痛+湿热象 | 寒凝肝 | 少腹冷痛,牵引睾丸,或睾丸下坠,或阴囊冷缩,舌润苔白, | 肝经循行少腹绕阴器+ |
肝风内动:以抽搐震颤为主症,属内风 证型 | 风象 | 兼证 | 舌脉 | 辨证要点 | 肝阳化 风 | 眩晕欲仆,肢麻 震颤 | 语言謇涩,猝然昏倒,舌强,半 身不遂 | 舌红苔腻,脉弦有力 | 肝阳亢+动 风 | 热极生 风 | 肢体抽搐,角弓 反张 | 高热,项背强直,神昏,两目上 翻 | 舌红苔黄,脉弦数 | 高热+动风 | 血虚生 风 | 肢麻震颤,肌肉 瞤动 | 爪甲淡白,面白,头目眩晕 | 舌淡少苔,脉弦细 | 血虚+动风 |
(五)肾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肾病:(腰膝酸软)
|
|
|
|
|
|
|
| |
|
|
| 证型 | 相同 | 不同症状 | 鉴别要点 | 肾阳虚 | 腰 膝 酸软, 头晕耳鸣 | 形寒肢冷,或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迟或两 尺无力 | 腰膝酸软+虚寒 | 肾阴虚 | 心烦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 数 | 腰膝酸软+虚热 | 肾精不足 | 发落齿摇,男之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小儿 发育迟缓 | 腰膝酸软+物质基础不 足 | 肾气不固 | 小便频数清长,滑精早泄,尿后余沥,舌淡苔白, 脉细弱 | 腰膝酸软+不能固摄 | 肾不纳气 | 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舌淡,脉虚浮 | 腰膝酸软+咳喘(肺肾 气虚) |
(六)六腑病变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腑病辨证:胃病(胃痛、嗳气、呕吐、呃逆) 证型 | 临床症状 | 舌脉 | 鉴别要点 | 胃寒证 | 胃脘疼痛,遇寒加重,得热则缓,呕吐清 水 | 苔白滑,脉沉迟或沉 弦 | 胃痛+寒象 | 胃火证 | 胃脘灼痛,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口臭, 牙龈肿痛 | 舌红苔黄,脉滑数 | 胃痛+热象 | 食滞胃 |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矢气酸臭 | 苔厚腻,脉滑 | 胃脘胀痛,嗳腐吞酸 |
肠 | | | | 胃阴虚 证 | 饥不欲食,心烦,干呕作呃 | 舌红少苔脉细数 | 阴虚+饥不欲食 |
|
|
|
|
| |
|
|
|
| 大肠病 | 大肠湿热 | 腹痛下利,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 热,尿黄 | 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 | 舌脉 | 大肠液亏 | 大便干燥,难以排出,兼见头晕,口臭 | 舌红少津,苔黄 燥 | 大便干+津 亏 | 膀胱 | 膀胱湿热 | 小便不畅或尿频,尿涩痛,尿浑浊或砂石 或血尿 | 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 | 尿涩痛+尿 频 |
大肠病(大便异常:腹泻,便秘,痢疾) 膀胱病(小便异常:淋证,癃闭) (七)脏腑兼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证型 | 临床表现 | 辨证要点 | 心肺两 虚 | 久咳不已、气短心悸、面色白,甚者可见口唇青紫,舌 淡、脉细弱。 | 心悸、咳喘+气虚证 | 心脾两 虚 |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纳减少、腹胀、大便溏 泻、倦怠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 | 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 少、腹胀便溏心血虚+脾气虚 | 心肾不 交 | 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多 梦遗精、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无苔、脉细数。 | 失眠,伴见心火亢、肾水虚的 症状 | 肺脾两 虚 | 久咳不已、短气乏力、痰多清稀、食纳减少、腹胀便溏, 甚则足面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 咳喘、纳少、腹胀便溏+气虚 症状 |
肝火犯 肺 | 胸胁窜痛、咳嗽阵作,甚则咳吐鲜血、急躁善怒、烦热 口苦、头眩目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 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 苦、咳嗽 | 肺肾阴 虚 | 咳嗽痰少、动则气促、间或咳血、腰膝酸软、消瘦、骨 蒸潮热、盗汗遗精、颧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 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 阴虚症状 | 肝脾不调 | 胸胁胀痛、善太息、纳呆、腹胀、肠鸣、大便稀薄、矢 气多,精神抑郁、急躁易怒,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
舌苔白或腻、脉弦数。 | 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 | 肝胃不 和 | 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嗳气吞酸、嘈杂或 呕恶,苔薄黄、脉弦。 | 脘胁胀痛、吞酸嘈杂 | 脾肾阳 虚 | 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 或见浮肿,甚则腹满膨胀,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 腰膝、下腹冷痛、久泻不止、 浮肿等+寒证 | 肝肾阴虚 | 肝肾阴虚证临床常见头晕目眩、耳鸣、胁痛、腰膝酸软、 咽干、颧红、盗汗、五心烦热,男子或见遗精,女子或见月经不调,舌红无苔、脉细数。 | 胁痛、腰膝酸软、耳鸣遗精+ 阴虚内热症状 |
例题·A 某男,49 岁。虚烦失眠,心悸健忘,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酸梦遗,舌红,无苔,脉细数。中医辨证是 A. 心 阴 虚 B.心火亢盛C.心肾不交 D.心脾两虚 E.肝肾阴虚 【答案】C 【解析】心肾不交证临床常见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咽干,腰膝酸软,多梦 遗精,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无苔,脉细数。一般以失眠、伴见心火亢而肾水虚的症状 为辨证要点。 例题·A 某女 5 岁。母亲诉患儿饭量比同龄孩子少,但饮水较多,且常说口干,平时容易发脾气, 手足心热,大便偏干小便黄。诊察见患儿毛发皮肤失于润泽,舌红,舌苔花剥,脉细数。中 医辨证是 A.脾失健运 B.脾胃气虚 C.胃阴不足 D.脾胃湿热 E.肝胃不和 【答案】C 【解析】口干多饮,纳呆食少,皮失润泽,大便偏干,小便短黄,易发脾气,手足心热。 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辨证为胃阴不足的厌食。 三、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证型 | 主症 | 兼证 | 气虚证 | 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淡,脉虚无力 | 自汗,面色无华,声低息微 | 气陷证 | 腹部坠胀,脏器下垂,舌淡,脉弱 | 头目昏花,少气倦怠 | 气滞证 | 腹胀闷痛,妇女乳房胀痛,脉弦 | 善太息,抑郁,易怒,胁痛 | 气逆证 | 肺气上逆咳,喘 |
| 胃气上逆呃逆,呕吐,嗳气,恶心 | 肝气上逆头痛眩晕,易怒,昏厥, |
(二)血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 主要症状 | 舌脉 | 血虚证 | 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甲色淡,头晕,心悸失眠,手 足麻木 | 舌淡,脉细无力 | 血瘀证 | 局部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加重 | 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 血热证 | 心烦躁扰,口干,身热,夜间为甚,或见出血 | 舌红绛,脉细数 | 血寒证 | 疼痛喜暖,得暖则缓,形寒肢冷,妇女月经后期,色 暗有块 | 舌淡,脉沉迟涩 |
(三)气血同病常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证型 | 临床表现 | 舌脉 | 气滞血瘀证 | 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兼痞块刺痛拒按 | 舌紫暗或瘀斑,脉弦涩 | 气血两虚证 | 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白或萎黄,心悸失 眠 | 舌淡而嫩,脉细弱 | 气不摄血证 | 气短乏力,面白,各种出血,血色淡红,质 清稀 | 舌淡,脉软弱细微 | 气随血脱证 | 大量出血的同时,兼见面色白,四肢厥冷, 大汗淋漓 | 脉微细弱 |
(四)津液不足、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1. 津液不足:以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辨证要点。 2. 水肿:阳水以发病急,来势猛,先见眼睑头面、上半身肿甚为辨证要点;阴水以发病 较缓,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为辨证要点。 例题·B A.气滞血瘀 B.气不摄血 C.气随血脱 D.气虚血瘀 E.气血两虚 某女,57 岁。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舌紫暗,有瘀斑,脉涩。中医辨证是某女,48 岁。月经出血量多,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唇舌色淡,脉微细,中医辨证是某女,51 岁。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而嫩,脉细弱,中医辨证 【答案】A、C、E 例题·C 某女,25 岁。月经延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血色紫暗有块,经行不畅,经前胸胁、乳房胀痛,饮食可,二便调,舌暗,苔白,脉弦。 1. 根据中医诊法理论与实践,本病例所见小腹胀痛,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的病机分析是 A.气虚 B.气滞C.血虚 D.血瘀E.气逆 2. 四诊合参,本病例的中医辨证是A.气滞血瘀 B. 阳虚内寒 C. 瘀血阻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