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学困生起家,培养了数百名清北生,北京这位特级教师道出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

 新用户45709684 2021-12-23

图片

杨进基,一位在北京的中学化学圈里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

他能有多牛呢?

有人说,他走到哪里,就把奥赛金牌带到哪里。也有人说,无论什么样的生源素质,他都能培养出清北学生。

的确,无论是在薄弱的不知名乡村校,还是在后来任教的北京十一学校、育英学校等校,培养尖子生似乎是他的专业技能。从教38年来,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他把数百名学生送进了清华北大,无数学子在他的影响下成长成才。

他的教育秘诀是什么?

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什么才是最关键的能力?

为什么不提倡报培训班?

学习成绩薄弱的孩子如何提升?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


最近,“校长会”走进了杨进基目前任教的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和这位特级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谈。对于上述学校和家长关注的问题,杨进基一一给出了答案。

图片
杨进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化学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化学竞赛委员会委员,第23-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第4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北京市金牌教师。

以下是他的自述——

文 | 徐来   讲述 | 杨进基
本文图片来自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01

“那些考入名校的学生,几乎都具备这一特质”
 
要说所谓的学习秘诀,得先从我的个人经历谈起。

我来自河南信阳大别山区,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考生。恢复高考之前,我每天要先挣工分,插秧割草、喂猪放牛,然后再去学校上课。当时,学校不怎么考试,考试也是开卷,上大学是推荐制,好像学习失去了意义。

恢复高考后,要考文化课,怎么办呢?我就只能找教材自学。这种学习一开始很痛苦,比如老师45分钟能讲明白的东西,我可能几个小时都看不懂。但是,时间长了,阵痛期过后,就发生质变了。慢慢地,我把整个高中的知识学下来了,包括后来我读大学也是完全靠自主学习的,对我而言,自学真是充满了无穷乐趣。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河南的三门峡西铁路中学任教。这是一所薄弱的初中校,在铁路沿线的乡下,校门口很长一截都是泥巴土路,生源好点的学生但凡有点办法,都去了更好的学校,剩下的都是比较难教的学生。

我这个人上进心比较强,比较好胜,“差生”交给我我也想教好。有人说,别费劲了,石头里是暖不出小鸡的。但我认为教书育人是个良心活,既然做了教师,就要尽力把事儿做好。

因为想让学生学得好,我想了很多办法

之前,学校做化学实验都是去教室,一来实验室和教室距离远,来回拿设备不方便,二来,教室里没有水管,药品出了问题处理起来尤其麻烦。我就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上化学课,我同时也把办公室换到实验室旁边的仪器室里去了,学生可以随时来进行实验,我就在旁边辅导

咱们化学教材上的实验一般都是验证性的实验,就是提前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只需要在实验里检验一下。但是,在我所在的实验室里,学生们做的很多实验都是探索性的,不再拘泥于课本,就是发现问题之后我们才去设计实验,是自然诞生的实验。

在实验和爱好的驱动下,学生们觉得初中的实验不过瘾了,就自发往前学,不少学生能设计出很多高中的实验。这种超前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正是学习的关键。

1997年,在这样一所薄弱校,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我的学生有4人获全国一等奖,这震动了整个三门峡市。

被调到洛阳铁路一中高中部后,作为班主任,我要求学生先自学,老师后讲。慢慢地,我的班上开始培养出了清华北大学生,而且打破了洛阳铁一中没有保送生资格的纪录。

后来,铁路系统调整,洛阳铁一中被撤并后,我就来到了北京任教,在北京十一学校、育英学校等学校任教时,也一直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育理念。

有一年,全国化学奥赛初赛,北京市有34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我的学生就占了21名。最高峰的那几年,每年都有二十多个学生被我送进清华北大。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全部具备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特质。

在我看来,自主学习可以提升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和信念,不仅是终身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而且在大多数学习环境下,它是帮助学习者取得成功的关键。

图片

杨进基(左二)担任第4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教练。在第23届至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杨进基率弟子一共斩获了近30枚金牌,10余名弟子入选国家集训队。2016年,杨进基的一名女弟子获得第4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金牌(理论成绩世界第一,总分世界第二),也是近二十多年来北京市获得的唯一一块化学奥赛国际金牌。

02

“如果不克服这一习惯,学生在学习上很难有大突破”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面是有门道的。

就像喂小孩吃饭,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要喂的,但喂是为了不喂。现在我们有好多孩子,你叫他学他就不学,他就着等你讲,他一养成了一辈子听讲这种习惯,学习的依赖性太强了,这种孩子在学习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建议报培训班的原因,以应试为导向的补习以及培训班的“填鸭式”教学会占用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逐步损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严重依赖他人,从而缺乏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对学生的高阶认知也有负面影响。

培训班传授的那些死记硬背的练习或者所谓“秘籍”,削弱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能力。另外,一些接受大量课外补习的学生,因为疲劳而在课堂上睡觉,不仅使学习的质量大打折扣,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积极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时候,我就特别反感我班上的孩子报班,开班会和家长会三令五申,但也会有家长偷偷摸摸带孩子去上补习班,我就在后面跟踪看哪些学生去上补习班了,然后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谈话。别的我管不了,我带的学生我肯定要管。现在,“双减”政策堵住了培训班的口子,这是个好事儿。

学生刚开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学会自主思考。他们的问题也会由问多到问少,到最后可能压根不问老师问题。等到孩子们不问问题的时候,说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发生了质变。

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尤为关键。

在学生问我问题的时候,我不会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告诉他应该加强哪个知识环节的学习,因为我知道他为啥卡壳,明白他学习过程中的痛点是什么。

比如,学生高一的时候学习对数,如果学对数的时候看不懂,那就是他的指数没学明白,指数是初中的知识,如果初中有的孩子指数还不会,那就是乘法出问题了,要一环一环地找到出问题的根儿,慢慢地潜移默化,孩子就知道怎么学习了。

所以,如果有学生问我:“老师,这道题我不会。”我会告诉学生:你去找一找哪本书哪个部位看一下。如果他还是有问题,我则会说,这个地方你看不懂,实际上是前面还有一本书的某个地方你没看懂。我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学生没问题要问了,就是真正把知识学明白了

而且,对学生学习而言,各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比如,学生要想真正把化学学好,数学物理不能差,数学是化学的工具,物理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又是生物的基础。数学、物理学不好,化学你怎么学?尤其是化学竞赛里面的化学,更没法学了。

虽然我是个化学老师,但如果学生的数学、物理学不好,我建议他化学就暂时先不要自学,不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充满太多疑惑。
 

03

“人文素养必须及早培养,数理化反而没那么着急”

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等成绩优异的学生,是综合素养等各方面都很突出的学生。而且,当了那么多年班主任,在我看来,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及早培养,数理化反而没那么着急。

现在很多家长热衷给孩子报奥数、计算机等课程,这是搞反了,要先培育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直接关乎孩子情商,情商太低了,智商就很容易发展不起来。从教近40年,我接触了数不清的学生,同一届学生之间,智商几乎没有区别,最主要的差别还是情商。而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是培养情商的重要路径。

我现在所任教的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行自由班体系,全校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只要想自学,都可以申请来这个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数理化只要不做实验,就不用去教室上课,可以在自由班里自学,不会的可以问我,我们共同探讨,但语文、历史和政治最好去上课。

图片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园

就拿语文来说,这门学科学起来不能投机,它是需要积淀的,很多学生高考语文差,那是因为他初中、小学就差,还是家庭总不重视,家庭的人文素养都不到位导致的。如果你语文不好,从素养上来说,至少你不善解人意,在做数理化题的时候,就不容易善解“题”意。语文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学科,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而是人文素养的积淀。

这个人文素养不是简单地靠词语、语法能解决的,它需要学生多阅读,发自内心地去关注社会,关心自然和生活。所以说,孩子的语文成绩上不去,不仅是语文老师的责任。我们的很多孩子从小就报奥数班、编程等,就像一个小蚂蚁,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不知道地球、宇宙,他的视野很窄,也就很难有大的成就。

对家长来说培育孩子人文素养最关键的是要培育爱爱的力量很强大,给孩子播种爱,孩子会收获爱,也会反馈爱。首先要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根本的,然后让孩子学会爱自然、爱社会,了解社会和生活的历史,包括地球和生命的发展过程,孩子只有对身处的环境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社会责任感。回归到学科来看,地理好,历史也好,政治也好,它只是这方面的一种教材罢了。

我们周围的孩子,大多在众星捧月的环境里长大,得到父母的过度关爱,却不会感恩;得到他人的帮助,却不愿给予,对身边的社会缺乏敏锐的感知,学不会爱,很容易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这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尤为不利。

所以,我特别建议家长: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对自我的责任感;二是要带孩子去做义工、做慈善,去接触自然和社会,进行爱的付出,通过一些实际的事情来训练孩子爱的品格。让孩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培养同理心,让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分享,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我们现在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好的身体是一切的前提,有学生和家长甚至会觉得,上体育课浪费时间,还不如多上一节自习多做两套卷子,这就大错特错了。体育可以消除疲劳,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有充沛的精力,而充沛的精力来源于健康的身体。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也能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品质,这都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孩子最好有一门特别爱好和擅长的,这样他的生活就会很丰富,在遇到挫折、困境的时候也容易有排解的出口。其实,学习艺术课程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使孩子们学会欣赏与理解,塑造勇敢的个性,培养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推动孩子整个情商的培养非常有益。

图片
杨进基(左一)和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在一起。

04

“在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培养上,很多学校都搞反了”

在当下的一些学校,学习基础好、有一定条件能进行自学的优等生,学校管的太多、盯得太紧,导致学生学习的空间少,甚至没有空间。其实,这类学生最需要的是时间,是自主发展,但是学校和老师给的“紧箍咒太多。

而对所谓的学困生,学校放弃的又比较多,往往进行简单粗暴的流水线管理,因为对学校而言,这种流水线的管理往往最省事儿。

其实,这是完全搞反了。我是带学困生起家的,优秀生能带好是好事儿,但是对教师而言,把学困生带出名堂才是真正的本事

对学困生而言,同一道题,每个人的痛点都不一样。每个基础差的学生背后,差的原因千差万别。我记得之前任教过的学校有一次开研讨会,主题是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大家讨论了一上午也没得出什么名堂,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就说:

我们在关注教学方法之前,是不是得先关注这些孩子想不想学了,他自身有没有学习的意愿和内驱力,如果他不想学,咱们在这里开一天会讨论怎么教有用吗?

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如果是动力问题,就要具体找一找原因,他为啥不想学了。如果他想学学不好,老师们就要研究他是哪儿学不好,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必须进行科学的诊断,还是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去了解了这些学生。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分类,只是都搁到一块儿来讨论学习方法,效果可能是有,但是效率高吗?

其实学校领导也好,老师也好,家长也好,你只要陪孩子陪得越多,对孩子的了解也就越多。

说到教师对学生的投入问题,其实也就是责任心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待在学校,无论在哪所学校,我都是把家安在学校,我一年四季没有寒暑假,没有双休日,我几十年就喜欢在学校待着,归根结底,还是喜欢学生,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甚至可以说,学校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学生太需要陪伴了,不陪着学生,学生出问题怎么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秘诀都在陪伴,只有在陪伴中,孩子才能成长;也只有在陪伴中,才有家长、教师以及校长的成长

我的办公室就在教室后面,刚刚我也讲了,我现在所在的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行自由班体系,我就是自由班的大班主任。

学生每人一套方案,同样一个年级一个班的两个孩子,学习成绩可能都差不多,但他俩的课程体系就不一样:这个孩子在学数学,另一个孩子在学物理,或者这个孩子同样都在学数学,学的进度甚至难度也不同。

这种做法就是因材施教,和简单的批发式、流水线作业有很大不同,这也就要求老师必须是多频道、全方位的。也有人说,这样做,教师工作量太大了,太辛苦了。但是教育工作不辛苦是不行的,教师不投入教育,效果就是不行。

教师是一个高责任心的岗位,如果在这个岗位上没有丝毫责任心,那不仅仅是误人子弟了,那应该叫害群之马。

图片

杨进基(右一)与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在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获奖的学生合影。本着“全方位跟踪”和”综合性培养”的教育理念,杨进基为学生们全方位设计课程,并指导他们具体落实和实施,在这样的“全科教育培养”下,学生各科学习没有短板,真正做到了全面发展。

对家长而言,还是那句话,教育需要尊重成长规律,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我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很急功近利,就是要考试分数。要考试分数没错,但是这个分数啥时候要我们需要讨论,必须要把握住短期的急功近利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越要分数越得不到分数

孩子的一生很长,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要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眼光,摒弃短视化和功利化教养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应对社会挑战的综合能力。

图片
图片

● 李镇西:摸一摸“双减”后教师负担的“底牌”!结果令人吃惊

● 李希贵:一个成熟的学校,必须坚持不懈地向常规性会议开刀

●新《教师法》草案修订了什么?给教师带来了哪些好消息?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为何有些教师一辈子没有明显进步?

● 风向!在中关村三小,近四成课后服务由社会机构承担,学校教师“巡课”

● 宝藏在这里!看看清华附小等五校延时服务课表里的秘密……



图片

文字 | 徐来

讲述 | 杨进基

图片 |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

责编 | 清风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系校长会原创,转载请务必标明来源。公号转载请联系授权或在文章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