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应该明确四个问题: 1、是否为真的高血压? 2、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3、血压有多高? 4、有多危险? 高血压定义: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血压变化
2、一般表现
3、神经官能症症状
主要危害: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
非药物治疗 1)戒烟、戒酒或限酒 2)合理膳食 3)减轻和控制体重 4)运动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1)最小的有效剂量,应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2)使用24小时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 3)低剂量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 4)长期服用降压药 降压目标: 一般患者:<140/90mmHg 糖尿病或肾病患者:< 130/80mmHg 理想血压:< 120/80mmHg 控制体重:饮食干预和运动结合 用体重指数(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 BMI=体重(kg)/身高(m)2 BMI: 20-24 正常 BMI: >25 超重 BMI: >30 肥胖 1) 控制高血压膳食(DASH) ASH为富含水果、蔬菜、低脂乳类和全谷类的平衡膳食,其特点为低能量、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低钠、高钙、高钾和高镁膳食。 2) 低钠高钾膳食 WHO推荐健康人每日钠盐摄入总量不超过6g,非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超过5g,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g,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超过2g。还应特别注意减少食物和调味品(如咸菜、榨菜、黄酱、豆瓣酱、腊肉、味精等)中的钠离子摄入。同时注意增加钾离子摄入,每日摄入量应达90mmol(3.5g钾)。为此,应增加高钾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土豆和蘑菇等。 3) 增加膳食钙摄入: 选择适宜的高钙食物,特别是保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高血压患者有必要每日饮用250~500ml牛奶。部分患者还需注意补充钙片。 4) 脂肪和胆固醇 需严格限制: 如动物内脏、肥肉、蟹黄、鱼子、蛋黄、西式糕点、巧克力派、咖啡伴侣、速食食品等。高血压患者每日烹调油用量为25g(相当于2.5汤匙),可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 5) 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 蛋白质含量依次为:奶、蛋、鱼、虾;猪、牛、羊肉、植物蛋白等,其中豆类最好。多吃蔬菜和水果。 6) 限制饮酒 : 每日饮酒量限制在12g乙醇以内,相当于270ml啤酒或100ml葡萄酒或30ml 40度白酒。 运动结合 √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运动种类及强度选择:应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情况、个人爱好及锻炼基础来进行。每次活动中可交替进行各种运动。 √ 把握好运动量:运动量的指标是病人的自我感觉及运动时的心率: 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失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现象,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运动时的心率最好不要超过适宜心率,像长跑、长拳、足球、篮球等项目运动时的心率都在每分钟140 - 150次以上,所以均不适宜高血压病患者。 √ 规律排便:排便困难时给予缓泻剂,以免用力 排便发生意外。 √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稳定情绪和保持平衡的心态,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尽量降低社会环境不良因素造成的恶性刺激, 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生活在最佳环境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用药指导:
病情突然变化时的处理: 1.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表现: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 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特别注意。 预防方法: 1) 避免长时间站立,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 2) 服药时间可选择在平静休息时, 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 如在睡前服药, 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 3) 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 更不宜大量饮酒。 4) 取头低足高位平卧, 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 屈曲股部肌肉和摇动脚趾, 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2. 高血压急症: 表现:凡短时期内( 数小时或数天) 血压急剧上升,收缩压> 200 mm Hg和( 或)舒张压>130 mm Hg 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多汗、视力模糊等表现时均视高血压急症。 院前急救: 1) 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 mg 或卡托普利12. 5 mg,如20 min 内血压无下降,可再含服半量,同时与急救中心联系做立刻送院准备。 2)绝对卧床休息,要让患者半卧位,或将床头抬高30°,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安定患者的情绪,避免患者躁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