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政府发文,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方案公布!

 空谷天籁 2021-12-23
构建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的“一区一带两廊多点”总体格局;推动兰考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全面融入郑州、开封基础设施网络……12月23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省政府印发《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 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将通过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为兰考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外部推力和战略红利,同时也为郑开同城化拓展发展空间、增添精神动力。
Image
NO.01
2025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亿元以上

根据《方案》,到2025年,兰考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650亿元以上、8万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0亿元,税收达到4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8∶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幅度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Image
NO.02
构建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的“一区一带两廊多点”总体格局

《方案》提出,河南省要构建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的“一区、一带、两廊、多点”总体格局:

“一区”即郑开同城化东部示范区

包括兰考全域,将其与郑开同城化南部示范区、北部示范区一道,共同打造成为支撑引领郑开同城化的三大核心引擎片区。

“一带”即黄河生态文旅带

依托横贯东西的黄河生态屏障,将郑开沿黄生态带向兰考段延伸,推动兰考与郑州、开封共同开展规划设计,统一标准体系,整合沿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生态资源,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样板。

“两廊”即北部科创走廊和南部产业走廊:

北部科创走廊:以郑开沿线的创新平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以郑开科学大道为东西主轴,推动兰考向西深度对接融入郑州、开封科技创新链条,积极承接郑开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构建科研成果从平台到中试到工程化、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打造分工合理、协同联动的高能级创新走廊。

南部产业走廊: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延伸高端服务业链条,推动优质产业资源集聚发展,强化兰考和郑州、开封的优势产业协同、衔接互补、错位发展,引导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激活产业走廊发展新动能。

“多点”:

即发挥兰考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智慧家居、民族乐器、绿色食品、会展服务、研学旅行、现代农业等产业特色优势,培育形成多点发力、多业并举、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

Image
NO.03
郑开大道至兰考等高快速路网扩容改造

加快菏兰高铁建设,积极谋划兰考经杞县、通许、尉氏至郑州南站高铁,强力推进区域内S312、郑开大道至兰考等高快速路网扩容改造提升,规划布局兰考通用机场,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深入开展规划研究和项目前期工作,适时推动城际铁路S2线东延至兰考。

Image
NO.04
推行郑州、开封、兰考公共交通一卡互通

交通互联互通工程方面,推进菏兰高铁经杞县、通许、尉氏、航空港南延至郑州南站

推动郑开大道东延高架快速通道至兰考、新曹路至汴兰大道提升改造,推动实施S312东延至兰考和G240、S218、S216等国省道改造项目。

规划布局兰考通用机场,开通兰考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快线,支持建设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异地航站楼。推行郑州、开封、兰考公共交通一卡互通、联网售票一网通

Image
NO.05
推动郑州和开封高校在兰考建设“飞地产业园区”

依托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农业育种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将兰考打造成为郑开科创走廊重要创新节点。

探索“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器+产业基金+高端智库+产业联盟”模式,推动郑州和开封高校在兰考建设“飞地产业园区”,支持兰考龙头企业与郑州和开封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支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兰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特色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工程。争取到2025年兰考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培育创新龙头企业3~5家。

记者 李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