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说了线段中枢线的选取,上涨线段和下跌线段中枢线,因为Kq的选取不同,使得线段中枢线的取值不同。 对于上涨线段,线段中枢线的选取为Kq实体的下沿;下跌线段,线段中枢线的选取为Kq的实体上沿;跳空的Kq中枢线的选取为靠近MA5的实体,向上线段为实体上沿,向下线段为实体下沿。 一张图复习下:
中枢线的选取很简单,只要明确了线段方向,找到K0,就能确定Kq。前文也留了一个问题:所有已经明确的Kq,最后都能构建线段中枢吗? 不然,线段中枢有线段中枢的构成原则,简单点说,有些Kq最后并不会成为线段中枢线。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枢是走势价格的重叠区域,只有达到一定的重叠,最后才能构成中枢,也就是,两根K线并不能构成线段中枢。 换句话说,想要构成线段中枢,必须是两根以上的K线,最少是3根K线,这个和三个级别走势构成中枢是一样的的道理。 总结一下,要有线段中枢,除K0和Kq,必须至少有一根K线,最少3根K线构建成为线段中枢。而且这根K线和MA5有价格重叠或者和线段方向相反,价格跳空MA5。这根K线简称Kj。 Kj不仅仅是线段中枢的构成,也是保证线段中枢的级别一致。 看一张图: 图中粉色箭头的Kq不能形成中枢,因为在Kq后面没有Kj的跟随。 另外两个都可以成为线段中枢。 线段中枢的形成有三种形式,今天先说其中一种,也是构建比较简单的一种:3K成线段中枢。 这3K中,有K0,Kq和Kj,至少包含这三根K线,才有可能成为线段中枢,这个线段中枢,是线段级别最小的中枢。 还是先看一张图: 图中已经标出来K0,Kq和Kj三根K线,线段的方向向上。在明确了线段方向的前提下,中枢线的选取为Kq实体的下沿。 这种形成线段的方式,在Kq之后的一根K线的实体部分,要穿过中枢线,在这张图中为Kj,这根K线的实体下沿,穿了中枢线。 有了Kj,不管Kj后面的K线怎么变化,都有可能形成线段中枢。 所以,看一个Kq最后能否真正的成为线段中枢的中枢线,就是看Kq后面是不是有一根Kj存在。并且这根Kj与Kq的关系和K0和Kq的关系一样,也就是Kj必须紧挨着Kq。 再重点说下Kj,Kj的价格一个是和MA5有交叉,另一种是和线段方向相反,价格跳空MA5。 比较难理解吧,上一张图: 那会有人问,K线的走势并不都是这样,图中Kj的实体有可能穿中枢线,也有可能不穿中枢线,那么,不穿中枢线,能形成线段中枢吗? 是否能成,后面的文章会再介绍,这里先只说这一种线段中枢的形成方式。 继续看这种形式的K线形成的中枢。 在这里分两种情况: Kj实体穿中枢线和Kj实体不穿中枢线。如下图: Kj实体穿中枢线,后面在等一根K线,实体上沿在中枢线下方,就组成了线段中枢。Kj实体没有穿中枢线,再等一根K线实体穿中枢线,之后再等一根K线实体上沿在中枢线下方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后面的描述,Kj后面这根K线成为Kf。 不过,一般第二种情况不多,如果有,也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线段中枢。 这种形成线段的方式,简称双穿。继续放一张图: 图中的箭头为线段的方向。 上涨线段的逻辑和下跌线段反过来: 图中的箭头为线段的方向。 感兴趣的,可以打开上证指数日线周期图,对照的划线试试。 总结一下双穿的线段中枢: 第一:Kq后面要有一根Kj,Kq和Kj必须是紧挨着,不能有间隔。 第二:如果Kj实体穿了中枢线,再等一根K线,也就是Kf,上涨线段,Kf的实体下沿在中枢线上方;下跌线段,Kf实体上沿在中枢线上方。 一张图描述一下下跌和上涨线段: 先到这里,有问题公号留言吧。 |
|
来自: jiem93xdtefp7g > 《缠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