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家都有的调料竟是补虚的宝贝!温补气血,驱寒活络,每天含两片,气血流通手脚不凉~

 蓝天飞翼oi5j67 2021-12-23
图片

饮食听我的,健康跟着走~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室长一样,经常都会感觉手脚冰凉。

这种情况,大都是中医里说的“阳虚”了,也被称为“冷底”或是“寒底”冬天寒冷而干燥,会一定程度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血液循环不畅,手脚冰凉的情况就会经常出现了。

图片

此时,除了要添加衣服来保暖,还要多吃一些驱寒暖身的温补食物,今天室长就给大家推荐了一种食物可以补血活络,温补驱寒的食材,在冬天常常常常吃点,可以帮助驱寒暖身,这种食物就是“平平无奇”的生姜了。

姜,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传统食材,也是一味重要的中医药材,集营养、调味、保健于一身。

图片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很多人都觉得夏天才是吃姜的季节,其实冬天吃姜也有很多好处的。中医认为,冬天适量的吃姜可以提升人的阳气,还能够起到温胃散寒的效果呢~

图片

冬季吃姜有什么好处

图片
1

驱寒暖身

进入冬季,受天气影响,很多人也跟着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的情况。而姜中含有姜辣素,能够帮助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喝点热的姜汤,姜汤的温度加上姜辣素的双重作用,身子很快就能暖起来了~

图片

不过,在发烧的时候,就不适合吃姜了,此时人体更需要的是降温。如果喝下姜汤,还要捂个大棉被发汗,很可能适得其反。

2

暖胃护胃

不少学者和营养专家认为,早午吃点姜,是可以健脾温胃的。尤其是早上吃上三两片姜,可以为一天中食物的消化吸收做好“铺垫”。

并且,生姜中含有姜烯可以刺激胃粘膜,使胃粘膜分泌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内源性胃蛋白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胃粘膜免收损伤。

图片

3

增强食欲

而食用生姜时,生姜的辣味,可以刺激唾液、胃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肠胃蠕动,进而增加食欲,这也是“饭不香,吃生姜”的原因。

4

防治腹泻

冬天气温低,肠胃也较为脆弱,一个没注意,肠胃就喜欢闹脾气,因此腹痛腹泻的情况常常发生。

图片

而适量食用生姜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由于食品受到细菌污染而引起的腹痛腹泻。(但饮食不可代替药物,若生病还需及时就医)

图片

冬天吃姜要去皮吗?

图片

中医认为:生姜肉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等功效;而生姜皮性味辛凉、微寒、止汗,与生姜肉药性正好相反。

图片
内热症状宜用姜皮

生姜在用于治疗水肿时不宜去皮,尤其是患者有便秘、口臭、痔疮等内热症状时,应该使用生姜皮,以避免姜肉的热性,阻碍姜皮散火除热、利水消肿功效的发挥。

图片
寒凉致病宜用姜肉

对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女性经期受寒及寒性痛经这类症状时,吃生姜就应该把皮去掉,以免妨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功能。

图片

图片
生姜入菜,宜完整使用

为保持生姜药性的凉热平衡,做菜时一般不必去皮,洗净即可,尤其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在烹调羊肉、火锅等热性菜肴时,最好是放不去皮的生姜,只有在食用螃蟹、苦瓜等寒凉性菜肴时或脾胃虚寒者,才建议去掉生姜皮。

图片
糖渍姜片

孔子一年四季不离姜,“不撤姜食,不多食”,这就提到了对待姜的两个很重要的原则:经常吃点和少量吃。所以,冬天吃姜,可以在做菜时,经常放上一些。但今天室长要教大家一种姜的做法——【糖渍姜片】

图片

用到的材料很简单,只有生姜和白糖,可以一次多买点,做一次,放在密封容器保存,可以平时泡水喝、或者早上起来在嘴里含两片,随吃随取非常方便,还能轻易的贯彻“不撤姜食,不多食”

●食材:

生姜 白糖 (生姜和糖的比例约为3:1,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增减)

●做法:

生姜洗净切片,锅中加水,烧至冒小泡时,放入姜片焯水2分钟后捞出;

起锅加入相应比例的白糖,加入半碗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入姜片;

煮至锅内冒小泡,糖水变浓稠时,转小火,用铲子不停翻炒;

翻炒10分钟左右,水分基本干后关火,用筷子不停搅拌,等片上挂满糖霜,即可出锅装入容器内了。

图片

图片

入菜生姜这样选~

图片

●看。看表皮、看颜色,好的生姜一般表皮略粗糙,黄色较暗沉。

●捏。好的生姜一般比较硬,若捏起来是软的或者有水,则说明生姜已经发霉或腐烂,已经不能食用了。

图片

●闻。好的生姜闻起来会有清新的姜辣味,天然略刺激。若闻起来有一些其他酸酸的特殊性气味,这样的生姜则不能选。

物美价廉的应季蔬果,吃得舒心~

知时顺令的生活方式,活得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