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后共服药30余剂,症状体征消失,尿糖阴性,空腹血糖6.8mmol/L,果糖胺2.6mmol/L。...

 qzdfm 2021-12-24
有一个患者,成某,男,53岁,一年前没有任何原因,就出现了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

自述,“去医院检查了,说是糖尿病,治不了,只能吃降糖药,吃了几个月,但是现在不仅症状加重了,还多了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来之前刚查过,空腹血糖12.4mmol/L,尿糖(+++),果糖胺3.0mmol/L。”

看他舌质红绛,苔微黄,脉弦细数,说,“你这是气阴两虚挟瘀,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为治疗的一个原则。”

方:生地、知母、黄连、党参、玉竹、枸杞子、丹参、榛花、甘草、五味子、麦冬、桃仁、红花。

他说,“这真的可以治疗糖尿病?不都说治不了吗?”

说,“若是只盯着血糖的话,那当然是治不好的,就像你用再多的老鼠药,都解决不了鼠患,是一个道理。”

他说,“那这是怎么治的?”

说,“当然是,结合你全身的各种表现,综合分析你整个人的一个状态,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病机,你说是解决因好呢?还是解决果好呢?”

他说,“这不需要多说,当然是解决因好一些,这可以一劳永逸。”

二诊:乏力、口渴等症状明显减轻,嘱其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继续服用上述中药2周。

三诊:查空腹血糖8.3mmol/L,尿糖(+),果糖胺2.8mmol/L,诸症均有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于是,在方中加黄芪,地骨皮,再进10天。

四诊时,患者前后共服药30余剂,症状体征消失,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6.8mmol/L,果糖胺2.6mmol/L,舌脉正常。嘱其服六味地黄丸巩固1个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为什么要这么开方?是如何考虑的?

传统观念认为,消渴病从三消论治,证候多属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但是,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及实践,发现:

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出现气滞、痰凝、血瘀、湿阻水停等病理产物,蕴积体内化生毒邪。

所以,面对消渴病,不能单纯的用滋阴清热法,“解痰瘀之毒,祛络脉之邪”这一原则,才是应该贯穿始终的。

方中以生地、知母、黄连为主药,此三药治消渴最好,生地、知母常用量可达30。生地甘寒微润,药入血分,既能凉血泻热,又能养阴生津。知母苦寒清泄,药入气分,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阴润燥。黄连苦寒清燥,泻火除烦。

三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滋阴润燥、清热泻火之功效。又以枸杞子、玉竹、地骨皮滋阴、生津、止渴,人参温阳补气,丹参养血活血,金银花、榛花解毒降糖。

这个方在治疗消渴早期药物中,加入行气活血之品,一则可寓补于通,使补而不滞;二则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状况。

消渴由毒邪所致,因此在应用益气养阴之品的同时,配合金银花、榛花,以解毒通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