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手术期以ctDNA为基础的MRD检测在NSCLC术后复发预测中的价值

 外科黄文斌 2021-12-24
循环肿瘤DNA(ctDNA)是指肿瘤细胞、体细胞游离DNA经脱落或释放进入循环系统,是一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记。具有检测周期短、能够克服肿瘤异质性等特点。目前已经应用于晚期NSCLC的基因检测推荐,此外,也常作为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对象。
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概念最早来自于血液肿瘤,目前逐步延伸到实体瘤当中。目前在肺癌中仍然处在研究阶段,整体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期探索阶段,国内的研究者制定的MRD共识将MRD定义为:肺癌分子残留病变,指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 PET/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肺癌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对于肺癌分子异常,是指在外周血可稳定检测出丰度≥0.02%的 ctDNA,包括肺癌驱动基因或其他的Ⅰ/Ⅱ类基因变异。
目前,国内MRD共识认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MRD阳性提示复发风险高,需进行密切随访管理,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MRD检测;建议基于MRD开展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临床试验,尽可能提供围术期精准治疗。
最近,国内研究者在CCR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提示围术期ctDNA检测能有效预测NSCLC患者的术后复发,且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选择的指标之一。

 研究设计: 

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动态监测肺癌手术患者的ctDNA(LUNGCA),分别与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1月3个时间点进行外周血采集,共收集330例 I-III期NSCLC患者的共950血样,采用769基因NGS进行ctDNA为基础的MRD分析。

 研究结果: 

术前ctDNA状态与NSCLC预后的关系
46.4%(32/69)的术前ctDNA阳性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而仅有14.8%(38/261)的ctDNA阴性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而且术前ctDNA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明显缩短(图1)。有趣的一点是,鳞癌患者术前ct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患者,然而,ctDNA阳性仅在腺癌中是显著的RFS预后因子,在鳞癌中预测价值不明显。

图片

图1. ctDNA在围术期NSCL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术后ctDNA状态是MRD检测指标且是复发预测标志物
生存分析提示术后3天时ctDNA阳性是复发的有力预测标志物,同时,术后1月时ctDNA阳性同样能够有效预测复发。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了术后ctDNA为基础的MRD检测在复发预测中的价值,本研究中MRD定义为术后3天或(和)1月时ctDNA检测阳性,而任一时间均不能检测到ctDNA时为MRD阴性,最终MRD阳性患者为26例,而303例为MRD阴性患者,研究显示,MRD阳性的患者复发率高达80.8%(21/26),而MRD阴性患者仅为16%(49/303),而且,与术前ctDNA相比,MRD状态对RFS预测效力更强。多因素分析同样提示MRD是RFS的强效预测因子(上图1)。

MRD与辅助治疗的关系
众所周知,I-III期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小部分人群能够从中获益。本研究发现MRD阳性的患者更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其中5/17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目前仍然未复发,而9个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均出现了疾病复发,而且MRD阳性且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RFS明显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更长,与之相反的是,阴性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RFS反而更短。
图片
图2.  RFS与辅助治疗的关系

 重要结论:
  • ctDNA可以作为NSCLC术前的预后标志物;

  • 围术期可通过ctDNA为基础的MRD检测对NSCLC复发进行预测;

  • MRD的RFS预测价值优于包括TNM分期在内的临床病理变量;

  • MRD阳性患者更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