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钢筋混泥土房屋中,在形色各异的电子产品中,我们的孩子正在与大自然失联!

 9252娃儿 2021-12-24

如今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他们衣食无忧,出门车接车送,全家围着转,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可这种滋润的生活,往往是由”圈养、五杀&吃鸡,以及刷不到尽头的短视频“所组成。

在钢筋混泥土房屋中,在形色各异的电子产品中,我们的孩子正在与大自然失联!

被圈养的孩子,长不大,也容易生病

不知什么时候,孩子接触自然变成了一件越发困难的事情。

”说过多少次了,不许捡!脏!”

”蜗牛身上都是寄生虫,你捡那东西干什么!“

”你看你把衣服又弄脏了,让你不要踩水坑,你就不听!”

你瞧!孩子往往就在我们的精心保护中,隔绝了自然,束缚了自己。

去自然化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孩子共同的现代病。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法则——鱼缸法则(Law of the tank)。

说的是,几条小鱼被圈养在一个小鱼缸里,每天都会有人照顾它们,可就是长不大。

人们一度认为,这鱼可能就是这种小身材。

后来有一天,鱼缸被打破了,因为一时找不到代替的鱼缸,人们索性就把小鱼养在了院子里的池塘。

谁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这些原本被认为永远长不大的鱼,竟然在池塘里长大许多。

小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

中国父母营造的“鱼缸”,其实是束缚。

被圈养起来的孩子,就像是鱼缸里的小鱼,被贴上“长不大”的标签。

由于缺乏足够的运动空间,也无法与外面的世界建立通畅的连接,个体的身心发展势必会因此受到阻碍,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教育部曾出具了一份针对115余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

截止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合格率,小学生为6.5%,中学生为14.5%,高中生为11.8%,而大学生为30%。

孩子被圈养,长期缺乏运动,与大自然断开连接,造成的健康问题不仅是生理上的肥胖、体质弱和近视,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心理问题。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2019-2020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其中一组数据触目惊心:

小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0%-13%;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25%-30%;高中生抑郁检出率约38%。

伴随着抑郁率问题的增长,跳楼自杀的悲剧也接连不断。

2021年1月8号,河南省濮阳市春天小区一名中学生跳楼自杀;
2021年1月23日,陕西西安一女生因遭同学辱骂,向老师求助无果后,跳楼自杀;
2021年1月27日,河北邯郸邱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因请假未果从学校四楼跳楼身亡;
2021年3月15日,广西南宁14岁初二女生因有严重的抑郁症坠楼;
2021年4月8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19栋一位女博士跳楼身亡;
2021年4月13日,长春15岁女学生从楼顶跳下轻生,当场死亡;
2021年4月15日,河南信阳第六高级中学一高二男生跳楼,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1年4月21日,中南大学粉冶院一名研二的研究生22号凌晨坠亡;
2021年5月4日,昌吉高三男生饱受3年抑郁煎熬,高考前选择跳楼;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因为他们的内心早已生病!

他们所处的环境,已经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内心压力。

没有地方去发泄,只好憋在内心,等待着爆发,等待着死亡。

卢梭曾说过:"虚弱的身体,永远培养不出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被圈养在城市的孩子,虚弱的灵魂拖着虚弱的身体,还被各种烦心事所迫害着。

自然教育的优势是无法被估量的

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在这部纪录片中,芬兰人对孩子的自然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每个国人深思。

纪录片一开始,周轶君跟随卡苏卡拉小学的师生们来到一处森林。

到达目的地后,自然教师劳拉先给孩子们发放色卡,要求孩子们在森林中寻找与色卡颜色匹配的植物。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找到了很多植物。

当这些植物一一摆放在对应的色卡上面时,大自然的色彩图谱,立马映入眼前。

你会发现,原来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色彩老师!

紧接着,劳拉带领着孩子去探索森林的气味。

她要求学生闻过植物后,结合自身感受,说出名字,哪怕名字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了解“自然”。

随后,劳拉拿出两张一模一样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各种形容词。

意思分别是:1、可爱的;2、恶心的;3、棕色的;4、黄色的;5、坚硬的;6、柔软的;

她要求孩子们根据卡片上的形容词,分别寻找对应的植物。

孩子们纷纷动了起来,不一会就找到了一大堆植物。

一堂自然课通过简单的三个小游戏就训练了孩子的视觉、嗅觉、触觉。

不仅如此,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事物的观察力也被逐一锻炼。

在这样真实的森林课中,没有什么是需要过滤的。

而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期望在这些寻找、发现和接触的过程中,培育孩子的各项能力。

同样,在我们中国也有一所很有特色的书院——小团山香草农庄中英书院。

在这所书院里,孩子们每天都要去被绿植包裹的道路上健行几公里。

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接触不一样的绿色风景从而锻炼脑力。

在健行徒步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学到很多自然知识,还能品尝到山间的野果。

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向学生讲述植物的特点的同时,会结合着与植物相关的古诗词

到了晚上,孩子们拿着望远镜、激光笔、图册等工具,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对夜空的探索。

当下,我们为了让孩子更好、更快地学习知识,采用了很多的方式:智能点读笔,各种形式的网课,人工智能……

可是我们似乎从未想过一个问题:“知识从哪里来?知识最终要用在哪里?”

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便可知:

人类文明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得到的,而我们智慧的结晶,也最终要体现在真实的世界里。

想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也就知道应该如何学习知识了。

现代教育之父、教学法的奠基者夸美纽斯曾提到:

不要在认识事物之前教孩子认字;事物是本质,而文字是偶然的东西;事物是躯体,文字只是衣服;事物是核心,文字只是外壳。“

是的,所有的知识,最初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的,最终是要附着在人的身上的。

最好的学习,就是来到真实的生活中,让孩子自己产生感受,启发他的思考,从而把知识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是最好的投资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看电视,从不接触大自然,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和罗伯特.J.琼维斯曾做了一个“电视对儿童9252.COM创造力伤害”的实验。

他们邀请一群孩子进行“画小人”测试,结果令人震惊!

第一幅图是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孩子画的。

第二幅图是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

第三幅图是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受任何限制的孩子画的。

不难发现,当孩子投入过多的时间在电视上,绘画创造能力就越差!

美国摩尔教授指出:“多媒体给人的体验是间接的,替代的,失真的,双感官,而且是形式单一的。”

同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通过针对孩子观看DVD而设计的实验发现:

每天都观看DVD的孩子,比完全不看DVD的同龄孩子理解的单词平均少6~8个。

其中17%看DVD的孩子,比不看DVD的孩子语言判断能力差。

在观看电视时,大多数孩子是被电视强大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所吸引。

虽然听到了声音、看到了画面,但是大脑对这些信息不会深加工。

讲真,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

玩具、电脑、游戏机、ipad、手机随处可见。

看似这些产品能给孩子带来丰富的生活,实则正一步步吞噬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这种“吞噬”,正如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作品《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出的“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造成自然缺失症的原因主要有:父母阻碍儿童在户外玩耍,可供玩耍场地的减少,以及电子产品的日益盛行。

当所有的视野都从虚拟世界获取,当所有征服艰难险阻从游戏中感受,孩子就会显得单薄,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

自然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孩子能够区分出多少动植物,也不是搞清它们的生活环境,更不是成为在他人面前炫耀的资本。

而是在于让孩子接触动植物,感触生命的多样性;让孩子看见山河,感叹生态的壮美;让孩子奔跑在太阳下,感慨生命的美好,

著名的作家、海洋生物学家、环保主义先驱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到:

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

儿女能走向广阔的世界,是为人父母这一生最大的骄傲。

可是,大多数孩子连自己的家门都走不出去,何谈走向世界?

电影《霍比特人》中甘道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世界不在你的书或地图中,而是在门外。”

走出去,亲近自然,才是迈向世界的第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