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话不说(2)

 mzluochr 2021-12-24

属牛的李天香伯,生平经历也有点牛。时间回溯至1956年,时年20岁的他才上初一。都这把岁数了才就读初中一年级,从现在的眼光看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应该不是独无仅有吧,是当年的时代特色。他回忆说,1952年高小毕业后,因父亲去世而不得不辍学。四年后,在胞兄的鼓励下,再次走进久违的学堂,重圆求学之梦。

兄弟手足情深,必需为天香伯有如此开明大度的胞兄多说两句。主动建议让已经成年的弟弟继续读书,其结果是既减少家庭收入,又会增加经济支出。在得与失面前,兄长却毫不犹豫,不得不说这位哥哥具有做兄长的高尚情怀。这位兄长的开明之举,对那些儿时相依为命、长大后却形同陌路的弟兄们,是一面鲜明的镜子。他的兄长是李奎香伯,也许正是因他具有高尚的人品,故而在基层当了一辈子的干部,为农场建设挥洒汗水奉献青春,足迹遍及蕉华农场的角角落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的学位也属于稀缺资源。小学升初中设有门槛,必需经历统一的升学考试,参与优胜劣汰的竞争。天香伯回忆,辍学多年,为了能顺利考上初中,在亲戚的推介下,他前往徐溪小学复习功课,当年吴杰先老师在徐溪教书。他也说不清与吴老师是什么亲戚关系。然而,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被蚊虫叮咬得彻夜难眠。也许是山区的蚊子特别多,也许是蚊子懂得欺负陌生人的缘故。我听说过这样的顺口溜:艾坝的蚊长潭的风,san圳的路xing宁的布;风趣的顺口溜,讽刺这些地方蚊多风大,路烂布土。从一个侧面,说明山区的蚊子还是比较多的。无奈之下,在徐溪小学复习的计划只得半途而废,回家复习闭门修炼。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如愿考上了晋元中学。

弹指光阴,三年的初中生活稍纵即逝,很快迎来了毕业季,于1959年参加严格的升高中考试。他回忆说:或许是因为自己年龄比较大,更加懂得自爱的缘故,在中考过程中发挥稳定,如愿得偿被梅县高级中学择优录取。

攥着录取通知书拎着行囊,他踏入高级中学的校园,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回忆说,当年梅县高级中学颇具规模,光高一年级就有九个教学班。作为高级中学的新生他非常自豪,暗下决心放飞梦想。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当时国民经济处于紧张阶段,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学校食堂只负责为学生提供蒸饭服务,学生在各自的饭钵中放入或多或少的粗粮加杂粮;那段时间,学校食堂丢失饭钵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小部分饿得忍无可忍的学生,抱着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顺走了别人的饭钵,把饥饿转嫁给了别的同学。说来让人泪目,闻之何其悲哀!他说每当开饭时节,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厄运是否会降临自己头上。

半年后,蕉岭籍的学生悉数转学至晋中或蕉中就读,他选择离家较近的晋中读高中,与同屋的李荣珍共届,比吴玉祥老师低一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