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场百年 筑梦蓝天

 冬荣悦阅 2021-12-24

中国机场百年发展宣传片《机场百年 筑梦蓝天》(视频来源:民航局机场司)


图片1910年的南苑机场

1910年,南苑机场建成,开启了中国航空发展的序幕。百年来,中国机场建设始终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命运与共。
 

图片

1944年党中央扩建延安机场


解放前的中国机场,面对国家危亡和深重的民族灾难,在破坏和修复的轮回里艰难前行。

图片

1964年虹桥机场改扩建为民用国际机场


图片

1970年代郑州机场


解放后的中国机场,迎着共和国的朝阳,在党的领导下重回正轨、迎难而上、稳步发展,与国家共进,与人民同行。
 

图片

1980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1航站楼建成


图片

1989年沈阳桃仙机场通航


图片

90年代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站楼


图片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图片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远眺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机场,借助改革的春风,全面提升、跨越发展,在时代风云中飞速前行,为经济腾飞提供磅礴动力。
 

图片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


图片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楼


图片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鸟瞰


图片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航拍

新时代的中国机场,厚积薄发、日新月异,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新的动力源,奏响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如今,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上,248个现代化运输机场和346个通用机场星罗棋布。4大世界级机场群,10大国际航空枢纽,29个区域枢纽为骨干的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正在强劲脉动,逐渐成型。今天的中国机场,闪现着各种四型亮点,承担着各式角色定位,提供着重要战略支撑。

图片

数字化新技术机场选址模式


图片

采用BIM技术进行机场设计


机场建设的跨越发展,源自于机场建设水平的巨大进步。从人工手画到计算机绘图,再到GIS选址,BIM设计,仿真模拟,机场规划设计手段不断提升。从人背肩扛到机械化施工,再到智慧化无人施工,机场建设的工程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从建管分离到建设运营一体化,再到现代工程管理,机场建设的管理模式不断进化。从原样引进到吸收消化,再到创新发展,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的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离再到市场化充分竞争,机场建设的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向自然妥协到改造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机场建设的发展理念持续更新。

图片

深圳机场航站楼内景


图片

大兴机场航站楼内景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民航正在朝着强国目标奋力迈进,向机场建设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挑战。立足中国民航机场建设发展新阶段,我们将始终铭记“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打造民用机场品质工程,为加快建设民航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编辑|张   彤
校对|陈虹莹
审核|曾晓新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