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老屋琐事

 昵称45109175 2021-12-24

三间楼曾是奶奶的祖、父辈居住的宅院,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式传统民居,因面宽三间再加一进的建筑格局,故称“三间楼”。

一直以来,我对老屋怀有情感,且把它认作是祖宅。每次与奶奶闲聊时,经常听她说起,也渐渐地对老屋有了不少认识与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着家族回忆,带有故事性,为此我还专门写过文章,作了记录。

每逢大年初一,祭拜祖坟后,我们家要去老屋做客,一年中去的次数较少,平常几乎不去,所以难得与老屋“见上一面”,我就东张西瞧,好奇心满满。

三间楼的主人是梁炳夫先生(奶奶的祖父),民国三年(1914),当老屋建成后,他与其弟共分东西各一间半,中间堂前、后院属于众家(即共同所有),梁炳夫共育有四子,分家时,老大住典屋,老三住侧楼,而老二、老四则住在这一间半内,如今,整座老屋内仍住着四户人家,都是奶奶娘家的亲属,这其中包括舅祖父(奶奶的兄长)。

每次进入老屋,都要穿过既大又深的堂前,说起堂前,我印象很深,每回走过,见到那高大、斑驳的墙壁上写满了大小粗细的字,看上去非常清晰,如“毛主席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等当年的“流行语”,这是谁写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字?我经常会提这样的问题,向长辈们讨要“答案”。

堂前除了是家族举办红白大事的地方,也是族人会友见客,召开“家庭会议”场所,同时还是族内孩童的玩耍之处,如捉迷藏、捅燕子窝、还有各种游戏,听村内老一辈人说,30年代,梁炳夫先生去世后,搭设彩排楼,各种操办,都讲究“大排场”,他的棺材曾停放在堂前达一个月之久,过了“五七”才大殓出殡,这种现象在旧时农村是罕见的,由于少了顶梁柱,此后,梁氏家族日渐衰落,到了40年代,开始将首饰财物拿去典当或出售,来维持生计。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百余年来,老屋的正立面已进行多次修建,但昔日的堂前,以及后院,前几年,看到已堆满了杂物,有些荒废凌乱,使我难以想象……

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我还写过一首打油诗,以表达对老屋的赞美之情,诗曰:“白墙黑瓦庭院深,百年老宅记忆沉。往事如云岁月新,春风吹拂却有情。”

 旅游文学的小作坊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