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胡椒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2-25

中药古今研究:胡椒

2021-12-24 20:59·药王追随者

#2021生机大会#

中药古今研究:胡椒

一、典籍摘要

1.《唐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2.《本草备要》:“辛热纯阳。暖胃快膈,下气消痰。治寒痰食积,肠滑冷痢,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浮热作痛。杀一切鱼、肉、鳖、蕈毒。”

3.《海药本草》:“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和气。”

4.《本草便读》:“味辛性热,入肺胃以散寒邪;下气宽中,消风痰而宣冷滞。发疮昏目,助火伤阴。”

5.《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心腹冷痛,壮肾气,主冷痢,杀一切鱼、肉、鳖、草毒。”

6.《本草从新》:“辛大热,有毒。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肠滑冷痢,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浮热作痛,杀一切鱼肉鳖蕈毒。”

7.《本草蒙筌》:“味辛、气大温。无毒。下气去风痰,温中止霍乱。肠胃冷痢可却,心腹冷痛堪除。疗产后血气刺疼,治跌扑血滞肿痛。”

8.《本草分经》:“辛大热,温中快膈,下气消痰解毒,治胃寒吐水齿痛,最能僭上。”

9.《本草害利》:“辛热,入脾、胃、肝、大肠四经,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

10.《本草求真》:“胡椒,辛热纯阳,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火衰寒入,痰食内滞,肠滑冷痢,及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浮热作痛者,治皆有效。”

11.《本草衍义》:“去胃中寒痰吐水,食已即吐,甚验。过剂则走气。大肠寒滑亦用,须各以他药佐之。”

12.《本草易读》:“辛,大温,无毒。温中下气,祛痰除湿。止心腹之寒痛,暖肠胃之冷痢,解齿痛之浮热,除胃寒之吐逆。消宿食而止霍乱,破冷积而消阴毒。杀一切鱼肉毒,解诸般风冷气。”

13.《本经逢原》:“胡椒大辛大热纯阳之物,走气助火,昏目发疮,多食损肺,令人吐血。心腹冷痛,反胃吐利,霍乱气逆及鱼鳖蕈毒宜之。”

14.《得配本草》:“辛,热。有毒。入足阳明经气分。除寒湿,下膈气。治一切风冷、积滞、痰饮、泻痢诸痛,杀一切鱼肉鳖蕈诸毒。得木香、蝎梢,治背膜寒癖。配绿豆,为末,治冷热下痢。使芒硝,治大小便秘。入麝香,治伤寒呃逆。”

中药古今研究:胡椒

15.《食疗本草》:“治五脏风冷,冷气心腹痛,吐清水,酒服之佳。亦宜汤服。”

16.《药笼小品》:“辛,大热有毒。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冷痢,阴毒腹痛。”

17.《药性切用》:“胡椒味辛大热,暖中快膈,燥湿除寒,为胃寒吐水;阴冷腹痛之专药。”

18.《证类本草》:“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19.《冯氏锦囊秘录》:“味辛,气大温,无毒。胡椒,下气祛风痰,温中止霍乱,肠胃冷痢可却,心腹冷痛堪除,食勿过剂,损肺伤脾。”

20.《医学入门》:“除脏腑中风冷,去胃寒痰吐水,食已即吐,尤验。消食下气宽胸,止霍乱腹心冷痛,大肠寒滑寒痢亦用。调五脏,壮肾气,过餐伤肺走气。饮食中用之者,杀一切鱼肉鳖蕈毒。”

21.《饮片新参》:“辣香热烈。散寒湿,温中,止痛泻,杀虫。”

22.《本草纲目》:“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

23.《中药大辞典》:“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24.《中华本草》:“辛;热。温中散气;下气止痛;止泻;开胃;解毒。主胃寒疼痛;呕吐;食欲不振;中鱼蟹毒。”

25.《新修本草》:“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冷。”

26.《本草经疏》:“其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者,总因肠胃为寒冷所乘,以致脏腑不调,痰气逆上,辛温暖肠胃而散风冷,则痰气降,脏腑和,诸证悉瘳矣。”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胡椒碱、胡椒林碱、辣椒碱、胡椒油碱A、B、C等生物碱,尚含挥发油、有机酸及木脂素类等。

2.作用:本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骨骼肌松弛和抗抑郁等作用。

中药古今研究:胡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