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世界500年:我们都来自一系列“非意图后果”?

 hercules028 2021-12-25

这一期来聊聊现代世界的500年,看看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此时此地,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现代世界这500年的历程?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但更重要的是,现代世界的500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变革”为视角去理解历史进程、理解人类社会的机会

我们今天同样处于变革之中。回顾过去,畅想未来,我们总觉得看又看不清,抓又抓不住。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难以正视历史的必然,但同时,我们又难以真正理解历史的种种偶然

01

贵族们的吟唱很优美,但只是一曲挽歌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想象,这种想象通常都是借助技术的革新来展开的。比如2021年,被很多人称为“元宇宙元年”,当人类感受到了这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在逼近,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这个新世界的想象。

有人对元宇宙感到兴奋,但也有人感到忧虑。在忧虑的人看来,元宇宙就像一种数字鸦片,现实世界和元宇宙比起来太无趣了,人就有可能沉浸在它所营造的数字世界里不愿意出来。这样一来,人类就进入到一种纯粹虚拟的空间,社会不再有发展,人类不再有前途。

这样一种担忧是很正当的,但它并不新鲜。在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变革,社会的革新,都伴随着类似的情绪。

两百多年前,随着工业革命爆发式的发展,社会的面貌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出现了大量的工厂、工人阶级,还有资产阶级。

对于这种变化,原先的封建贵族们是难以接受的,他们不断写一些抨击资产阶级社会的作品。

在这些贵族眼中,理想的社会存在于工业革命之前。在那个已经逝去的“理想社会”,贵族是社会的主导者,他们经营着自己的庄园,庄园里是接近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农业经济必须顺应自然的节奏,人们的生活安排也与大自然同频共振。

贵族们统治下的农民很贫穷,但是农民并不会太担忧,因为他们知道,在自己遭遇生老病死的问题的时候,领主会来照料自己的,领主也以自己能够扶贫济困主持正义而感到自豪,这是他们身为贵族的一种义务;领主和农民之间有着尊卑之分,这种等级划分却又构成了一种互相支撑的有机共同体,人与人之间是有着很直接的情感关联的。情感关联要想持续得下去,就要求这必须得是个熟人社会,它的规模不能太大,庄园刚好提供了合适的组织规模。庄园中或庄园附近通常都会有个小教堂,各色人等都经常会到教堂中去做礼拜,教会会教诲人们要虔诚信仰、克制欲望、尊重秩序,等等,所有这些教导都让人们对现实秩序感到满意,没有改变它的动力。

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到来,这些贵族眼中的理想社会被打破了。

整个社会迅速变得很抽象。首先是工厂制不再像农业经济那样,有什么自然的节奏了,每个人都被时刻不停的机器所裹挟,疲于奔命,人与自己的生活被完全撕裂了。资本家并不像贵族统治农民一样统治工人,而仅仅是雇佣工人,所以他们向工人支付了工资,不再有什么额外的义务要照料工人;于是,工人的收入比做农民的时候要高了,但是生活的不确定性却大大增加了;资本家跟工人之间更多地是简单的金钱关系,而较少直接的情感关联。

图 |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工厂

工厂里生产大规模可复制化的产品,里面聚拢的工人越来越多,工厂本身也聚集在一起以便提高效率,越聚越多,社会由此逐渐变成大规模陌生人社会,这种社会很难靠公认的地方领袖管理,主要得靠抽象规则管理,比如各种法律法规。人们面对的不再是带有人情味的个性化安排,而是冷冰冰的规则和表格。经历过政治革命之后,人与人之间变得平等了,不再有等级之分,但是人们也不像过去那样乐于去追求崇高的德性了;宗教也被从公共生活中赶了出去,世俗生活变得日益庸俗。

这些就是所谓的抽象社会,它抽去了传统社会中的脉脉温情,人情变得淡漠了。所以,两百年前的封建贵族们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所熟悉、所珍视的社会与价值,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社会蕴含着重大危机,甚至有可能会带来人类的沉沦,所以他们想要找办法把过去再带回来。

但是,这些贵族们发出的呼声,最多也就是一个时代的挽歌。

《共产党宣言》中,就专门有一段描述,来评价这些贵族抨击时代的作品。马克思把这群人的信念称为封建的社会主义,指出他们虽然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由于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共产党宣言》里还有一句评价非常深刻,马克思说,封建主们忘记了,“现代的资产阶级正是他们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

图 | 卡尔·马克思

历史一直在演化,现代社会的来临是必然。每一个时代的人看着下一个时代都觉得它堕落败坏了,岂不知下一个时代自然有下一个时代的玩法。不论你对于下一个时代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它都会到来。

离开马克思的时代语境再来看这些封建贵族,实际上他们的写作不过是在表达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正当担忧,他们担忧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他们抨击的这种抽象社会就是现代世界的基本面貌。

这就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所成长起来的环境,抽象社会里面的各种特征,我们早已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了,因为我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当中,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模型就是由它塑造的。两百年前的贵族担心这个抽象社会会剥离掉生活的真实性,而我们今天恰恰生长于这样一个抽象社会,我们日常若不是反思一下,甚至意识不到现代社会的抽象性,而是会觉得它无比真实。虽然偶尔我们也会感怀一下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事实是,我们根本离不开现代社会赋予我们的种种特性。

02

历史的变迁充斥着大量“非意图后果”

历史有其必然性,无论贵族们怎样哀叹,现代社会都会到来。但另一面,当我们换一个视角去看,会发现历史也充斥着大量的非意图后果,这里面有着大量的偶然性。所谓非意图后果,就是指在为了实现某一个结果的努力过程中,最终得到了意图之外的结果。打个比方就是,你想要A,为了A就不得不先实现B,没想到由此连带出了C,回应C的过程又发生了D,最后这一切累积出来的是E,而你已经忘了最初你想要的是A。

前现代社会如何长出了现代社会,这就是大量非意图后果累积的结果。如果给两百年前的那些封建贵族们开一个上帝视角,他们或许会惊讶地发现,正是自己的一步步努力,带来了一系列非意图后果,最终必然导向了一个他们不喜欢的现代社会。

封建主们最初想要的,只不过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强的战争能力,以免在争夺庄园领地的竞争中落败。中世纪的战争能力主要是依赖重装甲骑士冲击敌军的能力,但中世纪后期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的骑士在英国步兵面前一败涂地,因为这些英国步兵装备了远距离射程的长弓,专克贵族骑士的锁子甲。法国国王丢掉了大部分领土,直到他开始使用火炮,才反败为胜,并在1453年,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攻克君士坦丁堡的同一年,以胜利结束了百年战争。

图 | 君士坦丁堡陷落

火炮能够轻松攻克传统城堡,于是贵族们又在16世纪开始修建新型的棱堡,棱堡的防御力超强,这让围攻的时间变得更长,进攻方不得不再去开发更大口径的火炮,结果就是战争本身开始发生内卷,战争的规模和单场战役的持续时间都迅速变大。而要支撑如此长时间和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小规模政治体根本撑不住,传统的贵族庄园、领地逐渐被吞并,大规模的领土国家开始出现。

要管理如此大规模的国家,传统的熟人社会的管理方式肯定不够用了,必须得发展出一整套的抽象规则才行,还得有庞大的官僚系统来执行这些抽象规则。

同时,大规模领土国家要支撑大规模战争,还需要大规模财政能力,财政能力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从商人们那里贷款,一是大规模的税收能力。

为了能够更容易地从商人那里贷款,各个邦国都竞相对商人授予特权,以吸引更多商人来到自己的领地上。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展开,海外贸易能带来越来越多的利润,各个邦国对此也会大力支持。远距离海外贸易所需的资本金数额较大,同时风险也非常高,为了能够有效地筹集资本金,并对冲风险,各种复杂的金融制度和保险制度也发展起来,相应地一系列复杂的民事商事法律也发展起来。

而为了建立起大规模税收能力,各个邦国又会依照这种需求来不断优化其官僚系统的结构设置;大规模税收的基本需求,是得知道社会上能交多少税,所以这又要求着大规模的社会统计工作,而大规模统计的视野中,每个人都只不过是一个行走的税收对象,其他的特征都不重要。政治眼中的人开始不断抽象化。

政治治理越是复杂化和抽象化,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就越高,掌握专业知识的官僚系统有着独立的运行逻辑,跟宗教所追求的方向大不一样,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宗教也就逐渐退出了公共政治生活。

所有这些过程,都让贵族们所熟悉的传统社会秩序日益萎缩、坍塌,个人越来越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中脱离出来。人们不再拥有关于如何应对生老病死的确定性,陷入某种焦虑感,但同时他们也摆脱了传统社会秩序的约束,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创造的机会,去克服那种焦虑感。开启了近代社会的宗教改革,又进一步强化了信徒的焦虑感。新教告诉信徒,你是否能得救,完全由上帝说了算,跟你自己做过什么没关系,上帝会把正确的信仰赐给祂选定的人,这些人就得救了,但个人并无法确认自己到底是不是得救了;这种焦虑刺激着信徒,他们要通过努力工作同时又节俭生活来证明自己确实得救了,以便克服焦虑。足够的勤奋加上足够的自由创造的空间,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这让传统社会秩序以更快的速度萎缩、坍塌,个人也以更快的速度从中脱离出来。整个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抽象,而官僚系统也为此进一步地在优化着自身的结构。

图 | 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这个过程不断加剧着人们的焦虑,过去的观念系统已经不足以安顿人们的内心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也让过去的观念系统没法再为现实进行辩护,人们需要新的观念系统来回应这一切。于是,各种新观念层出不穷,彼此竞争。有影响力的新观念,深刻改变了人们对于理想秩序的想象模式,在过去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新的观念系统下可能就会变得无法忍受。

社会的急速变迁再加上观念的颠覆式转型,终于让传统秩序彻底绷不住了,从而引爆了一系列的近代革命。革命后建立了各种现代国家,经济、技术、人口等都获得了爆发式的成长,而这些都让战争能力和规模获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发展,终于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乃至冷战后的世界,塑造了当下的我们。

回到原点,所有这些变化的发生,最初只不过是因为一些封建贵族在争夺一片小小的领地的时候,想要开一些外挂而已。当我们回顾现代世界的500年,总是能看到人类一次次努力所带来的非意图后果,而这些非意图后果不断长大、演化,才造就了今天的我们。

03

500年来现代世界的全貌

刚才我所说的这些,是以一种非常粗略、甚至很意识流的方式勾勒了现代世界的诞生。我要推荐一档节目《现代世界500年: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在这档节目里,会分成五季,通过现代的来临,现代的精神、现代的政制、现代的冲突、现代的生意,来展现500年来现代世界的全貌。你会在其中深刻地感受到,历史如同长河,会沿着自身的规律向前滚动,同时也会感叹,人类理性的火花居然触发了如此多的非意图后果,我们就在偶然中一步步走到了现在,而人类在历史中又是多么渺小。

跟随这档节目,让我们可以借由上一次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大转变,理解我们今天的由来,也可以多少找到一些构想未来的基本路径,不至于在未来到来时,发出过多无谓的感慨,而是沿着人类的前路展开有依据的想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